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和歷史文物中,埋藏著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黑科技武器”——赤龍舟、子母船、連環船、“水底龍王炮”、“火龍出水”火箭彈、“水老鴉”魚雷等多種明朝海戰尖端隱形作戰兵器,它們既閃耀著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又蘊含著古代手工匠人的初心……

作為漢民族的最後一個王朝, 明朝的科技水平已發展到了古代最高峰,這促進了明朝陸海作戰武器的發明和航海業的登峰造極。在明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在全世界驚歎的龐大海軍艦隊中,有一種赤龍舟最為引人矚目——赤龍舟(船)在外形上與普通快速戰船無什麼區別, 船兩舷設飛槳或輪, 能乘風破浪, 船體用生牛皮或竹笆作護甲以卸矢石, 設有銃眼和射箭窗。它的設置奧秘在機關、通道、佯攻, 而進攻時又以火攻為主。

明代茅元儀的《武備全書》中對赤龍舟有這樣描述:“舟形像龍,分作三層,內藏器械火具。蓋頭做成龍首,口開,容兵一人,窺賊動確為最上。蓋胸開一小門,用鐵板為戶,中層之船放中間,開一井口,以通走動,舉發火器,兩旁用兵一名使槳,又用堅木造兩架,撐起舟蓋,便使火器。舟底造龍骨,中空用機括以鐵墜之,風濤不能沉溺。此舟頭堅,一桅,帆開一窗,用兵一名掌舵,以觀水道。又用二名掌火具,二名輪使槳。若造此數百隻,渾如赤龍,遊於江河。待賊船接近岸時,舟中暗機一動,神火、毒煙、神箭、飛弩一舉俱發。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赤龍舟先誘敵, 再陷敵, 隱有形於無形, 其設計構思之巧妙確實不得不讓人歎服, 故當時就有“一隻赤龍舟足抵十條普通戰船”之說法。

明代軍事家戚繼光發明了大船肚子裝小船的巧妙戰船——子母船。據明代何汝賓《兵錄》記載, 大船長三丈五尺(約9 .87 ~ 10 .89 m), 前二丈仍然是戰船樣式, 後一丈五尺(約4 .23 ~ 4 .67 m)兩邊是幫板, 中間虛空通連一小船, 並設有蓋板掩蔽人員。母船前艙內裝易燃易爆茅薪、麻油火藥。船頭兩邊有尖利狼牙釘尖刺。平時航行時靠棹槳, 遇到倭船, 或迎頭衝上去, 或快速追上去, 母船與倭船一撞, 狼牙釘就粘住了敵船, 艙內士卒發鉤拒棹搭以溜索將敵船與母船彼此聯一處, 通過箭砂引燃母船, 子船同時迅速從母船腹內撤離, 結果母船與敵船俱焚。赤龍舟的船體結構, 船體型線, 船體建造工藝, 母船與子船聯接方式等都具有特殊性, 這反映了500 多年前中國的古戰船設計與建造水平。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明代還誕生了一種輕型隱形戰船——連環船。船身長4丈,形似一船,實為二船,前船佔1/3,後船佔2/3,中間用2個鐵環相連。大鐵環固定於前船,後船用鐵鉤鉤環,鉤之則連,放鉤則兩船脫離。前船首有大倒須釘數枚,船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等火器,並有火銃向前射擊。後船兩旁安槳,載乘士兵。作戰時,乘順風順水或從上流直駛敵陣,利用前船首之大釘將船釘撞於敵船上,並點燃各種火器的藥信,同時解脫鐵鉤,讓後船返航。在後船脫鉤返航後,前船所載各種火器皆發,烈焰旋起,響聲如雷,前體與敵船俱焚,使敵船始終無法逃脫。其設計思想,堪稱奇妙。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水雷隱匿大洋,其貌不揚,卻讓人聞之色變。1549年,明朝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水雷——水底雷。據明代唐荊川著《武論》記載,水底雷用的是大將軍炮, 用油灰粘縫的大木箱, 箱內宿火, 上用繩牽住, 下用三隻鐵錨固定, 將水雷埋伏於各港口, 待倭船近時, 動其機關, 銃從水底發射, 使倭船破而無處逃脫, 防不勝防。據史料記載,在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時期,明朝海軍曾使用“水底雷”一舉擊沉日本一艘大型戰艦,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實際戰果,比日俄戰爭中的水雷戰早了近3個世紀。

明朝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中國又發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為定時引信的“水底龍王炮”。 明代施永圖所著的《心略》一書中記載,雷內裝炸藥5 升到1 鬥, 炮口安裝香頭可以引火, 點燃香頭後將炮放入用牛膀胱作的囊中進行密封, 再放在木板上, 用石頭墜入水中, 囊內有羊腸引到放在水面的以鵝雁翎做成的浮筏上, 遇有敵船, 居上游點燃香放入水中, 龍王炮順流而下, 香到火發, 炮從水底擊起, 敵船底粉碎, “水入賊船, 可坐而擒之” 。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另有一種漂雷稱為“混江龍”, 屬於拉線雷。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混江龍”雷體用塗漆皮的皮囊包裹。在皮囊中懸吊有火石和火鐮。控制擊發的“索引機”佈設在水面上,索引機上有像雁翅一樣的裝置。當敵船碰到敷設的索引機時,火鐮就下墜碰擊火石,發出火星引燃火藥,於是引起爆炸。

明代還有一種更先進的走線雷, 敵船隻要一碰線則能引爆, 技術上覆雜而先進,西方到18世紀以後才有類似的武器。

魚雷在中國也發明很早。早在1512年明代,官軍水師與起義軍領袖劉七水戰中就出現了魚雷,當時稱之為“水老鴉”。據《洴澼百金方》記載, 這種魚雷是藏藥及火在炮內, 水中發射, 雷前有尖的鳥嘴,“持之入水,以啄鑽鉛,而機發之,以自運轉,轉透船沉” 。這種點雷先靠火炮在水中發射,當遇到目標後,本身動力再帶動“啄”(尖嘴)轉動,將敵船底鑽個大洞使船沉沒,用今天話來說,是一種具有“穿甲”功能的魚雷。無論發明魚雷時間還是威力,在當時是無與倫比的。

古代科技的“中國高度”,解密明朝海戰尖端隱性兵器

作為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支裝備和使用反艦火箭的海軍,明代發明了多級火箭用於水戰,稱為“火龍出水”。“火龍出水”與現代火箭原理相同,實際上就是人工瞄準的艦對艦導彈,5 尺長毛竹去節刮薄, 竹筒內裝火箭數支, 竹筒兩頭分別裝上木雕的龍頭、龍尾。龍頭兩邊裝兩個半斤重火箭筒, 龍尾也裝火箭筒兩個。首尾共4 個火箭筒引信總彙一處, 並與龍腹(竹筒內)多個火箭引信連好。水戰時, 可以在水面上三四尺高點燃外邊引信, 筒外火箭產生巨大的推力, 能使整個火箭在水面上飛行二三里遠, 待筒外四支火箭將燃完時, 竹筒內多個火箭繼而點火從木雕龍口射出擊中目標, 使敵船受到火攻而被焚燬。

中華古代科技文明,從六七千年前的世界四分天下有其一,到兩三千年前佔世界半壁江山、一千多年前在世界上一枝獨秀、三五百年前仍獨領風騷,可以說一直居於世界前列。難怪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這樣評價:“中國在3世紀到15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

儘管中國古代科技在相當長曆史時期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但在16世紀以後即明朝中後期, 卻沒能誕生出類似於歐洲的近代科學。當歐洲的科技突飛猛進發展時, 中國科技卻在封建制度固有的內在邏輯下停滯不前。明代晚期, 江南資本主義萌芽和西學東漸的出現本是一個消弭東西方科技差距的良好契機, 歷史卻隨著清軍入關、明朝滅亡而改變了它的進程。清軍入關後, 加強封建專制統治, “重道輕器”思想佔據主導地位,不重視科技發展, 以我為尊,實行閉關政策, 使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逐步陷入艱難和衰落的境地, 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與世界的差距拉大了,這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第一、從地理上看, 中世紀時中國古代文化一直在本土發展, 基本未吸收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等國的文明, 雖保證了延續性, 但無外來文化的衝擊, 難以更新文化模式。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達到鼎盛時, 難再突破, 漸趨衰落。在經濟基礎方面, 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自古以農耕經濟為主,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加之 “重農抑商”政策, 嚴重限制工商業的發展和手工業的大規模生產, 這就使中國沒有催生近代科學技術的土壤。因此, 各個行業的許多個人獨創, 祖傳秘方不僅難以形成大的生產規模, 得以不斷創新, 甚至根本得不到推廣, 有的還幾乎失傳。

第二、在古代封建社會里, “重道輕器”思想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因此, 在觀念上, 上自統治階級, 下到黎民百姓, 都不重視科技發展, 不重視科技人員。技術被視作“末技”, 技工社會地位也極低下。在制度上, 封建專制國家一方面壟斷全國的各種資源, 控制各行各業的生產, 獨佔天下之利並獨佔一切獲利之途;另一方面又通過科舉制度操縱天下人的榮辱沉浮, 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那些與國家命運、政務無關的學科極難生存;即使是比較發達的農、醫、天、算、地等學科也都在朝廷的直接控制之下, 科技不過是政治的附庸。由此也造成了中國古代未能形成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獨立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第三、官辦學校以儒家經典為教育內容, 科學技術或被排斥, 或受到忽視, 教育對象為貴族子弟, 不重視培養創造性人才, 更不重視培養科技人才。民間辦學也多重於經書理學, 希望學子能藉此走上仕途。可以說科技在正式的教育中得不到滋養, 科技人才在正式的教育中也找不到成長的土壤。

而同一時期的西方, 科學技術卻在突飛猛進。1543年, 哥白尼舉起科學革命的火炬, 使科學從神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開創科學革命的開端, 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科學實驗時代。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為自然科學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近代自然科學的新時期開始了。三大定律建立後, 西方經典物理理論框架得以從上到下完整地建立起來, 而後拋開中國迅速發展起來。

第四、中國這個封建大國的上層階級一貫自封中華為“天朝大國”, 謂我華夏地大物博, 固步自封,根本無須向夷族引進和學習, 閉關鎖國,自高自大, 而無危機感, 從而也較少有強烈的進取心。這些都給科技的發展造成阻礙, 中國科技的發展愈來愈故步自封, 難以突破, 終於在近代, 落後於西方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