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世界是勇敢者的。"——哥倫布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但是不管在什麼環境下,人們都喜歡錶現得大大方方,做起事來從容不迫的孩子。相比自卑的孩子扭扭捏捏、唯唯諾諾,總覺得自己做事不行。可以說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石。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很多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缺乏膽量和勇氣,其實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錯誤造成的,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時候問題上總是出現責罵、急躁的問題,他們想讓孩子快速的變成心目中的孩子。但其實很多父母也是把孩子牢牢的抓在了手裡,結果是越焦慮越糟糕,結果適得其反。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什麼樣的孩子缺乏勇氣呢?

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家長辦

家長事事都要幫著孩子辦,孩子的生活事務,比如吃飯、穿衣,甚至是思考家長也要幫孩子辦了。這樣的孩子是沒有準備好迎接自己的人生的,這樣的孩子缺少思考和行動力,是沒有勇氣去解決生活事務的,是缺乏勇氣的。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遇到困難時會退縮

無論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大部分孩子會選擇退縮,這個時候就要父母站出來去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走出困境,擁有勇氣。比如遇到困難之後,不做作業,不彈琴,不上學,雖然表現不一,但是都是因為退縮,父母需要協助孩子產生正式困難和失敗的勇氣,從而成長。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缺少父母的關懷

很多遇到困難的孩子,都是缺乏勇氣去承接困難,而承接困難的勇氣是需要父母的關懷才會產生。只有父母的關懷,才能讓孩子放下武器,當武器被父母瞭解,就不再是武器。孩子在困難中,最需要父母溫暖地對孩子說:"我瞭解你的痛苦"。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不敢大聲說話

不自信的孩子,說話聲音往往很小,怕說錯,怕被嘲笑,沒底氣。走路很慢,遇人習慣低頭,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說話,眼神躲閃。人的眼睛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自信的人敢於直視對方的眼睛,並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自卑的孩子則不然。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不願意與人交流

不自信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害怕與人接觸,尤其是陌生人,不願嘗試與人接觸,不願嘗試交流。

有些孩子就默默地在角落裡,需要同學之間合作完成的項目,自己不願意參加。一種害怕的心裡,即使有老師或家長鼓勵也很抗拒,寧願自己一個人待一整天。

即使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也很少說話,就比如和父母之間。孩子心中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嘴上不說,但孩子的行為已經表現出來了,家長可以重視。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那麼該怎樣讓孩子變勇敢呢?

讓孩子上課大膽發言

上課不敢發言的同學,並不是不會,而是缺少自信。他常常這樣想:"我如果答錯了怎麼辦,老師批評我怎麼辦,同學嘲笑我怎麼辦,我還在下一次在回答吧"。結果下一次來了,他還是不敢回答,然後他越來越膽小。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就是是回答錯了,老師也不會批評他,同學也不會嘲笑他。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讓孩子走路時抬頭挺胸

如果你仔細觀察人的走路姿勢,就會發現,人走路的姿勢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情緒。自信的人挺胸抬頭,自卑的人含胸低頭。走路時,你只要把胸挺起來,把頭抬起來,就會覺得自己很優秀,別人也會認為你很自信,願意和你一起做事。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適當學會"放手"

為了孩子的安全或避免其他問題,許多父母對他們的孩子說:這是做不到的,那是不能做的。這樣,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膽怯。事實上,父母不必那麼'管太寬'。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你可以讓孩子做,甚至鼓勵孩子嘗試更多。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家長要多給孩子陪伴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忽視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久而久之,孩子沒有安全感,更容易陷入自卑。陪伴孩子成長,其實孩子也在陪伴我們家長成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做一次手工,陪孩子一起逛逛公園,陪孩子做做功課,將閒暇時間交給童真,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缺乏勇氣影響大,父母學會這幾招,孩子就能變得勇敢了

家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說家長的行為有時會映射在孩子身上,如果不想讓寶貝們長大之後陷入自卑,家長也一定要早一點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要改善情緒,老是活在悲傷的氛圍之下,就算是寶貝原本積極向上,長大之後也會變成一個鬱鬱寡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