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作者 | 紫楓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為生產塑料管材管件的5家上市公司,即中國聯塑(02128.HK)、偉星新材(002372.SZ)、永高股份(002641.SZ)、顧地科技(002694.SZ)和青龍管業(002457.SZ)。

一、行業簡析

目前,國內較主流的塑料管材材質為PVC、PE和PP。

三種材質的性質和用途如下:

1、PVC價格相對低廉,但有低毒、易變質,主要用於給水和市政電力;

2、PE價格相對適中,易彎折,無毒,主要用於市政供水、採暖、給水等;

3、PP(主要是PPR)價格相對較貴,低溫下容易脆化,無毒,主要用於建築冷熱給水等。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管材生產國,近年來產量增速逐漸放緩,2018年我國塑料管材產量達1567萬噸,同比增長2.96%。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根據華經情報網的資料顯示,從下游應用領域來看,農業用管、市政及建築給排水領域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合計達67%。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此外,我國塑料管材行業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集中度也不夠高。國內較大規模的塑料管材生產企業3000家以上,年生產能力超過3000萬噸。

其中,年生產能力1萬噸以上的企業約為300家,有20家以上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已超過10萬噸。

充分競爭與集中度較低的行業情況使企業提高產品售價的難度較大,是下文5家企業營收的增長更多是產銷量增長驅動,極少受價格增長驅動的重要原因。

塑料管材企業的區域分佈較為集中,集中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廣東、浙江、山東三省的生產量之和已超過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

行業內產能較高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聯塑、永高股份、偉星新材、顧地科技,2018年這4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僅為20.1%。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下面直接看看5家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

二、公司簡介

(一)中國聯塑

中國聯塑於2010年6月2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控股股東是新福星,持股68.41%,董事會主席是黃聯禧。

截止2020年2月3日,該股市值達320億港幣。

中國聯塑的產品門類較全,涵蓋塑料管材及管件產品、水暖衛浴產品、整體廚房、門窗系統、裝飾板材、消防器材及衛生材料等類別。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自2011年起,公司在全國的生產基地數從12個擴充至23個,擁有獨立或一級經銷商數量從760名提高至2019年上半年的2206名經銷商,分銷網絡鋪滿全國。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1、收入構成

雖然中國聯塑在大力推動傢俱類產品創收,但從收入佔比情況看,塑料管材管件的收入佔比仍然占主導地位。

公司的塑料管材管件收入從2010年的76.12億元上漲至2018年的213.43億元,複合增速為15.87%,並且佔總營收的比例始終在85%以上。

2019年上半年,塑料管材管件收入為100.67億元,同比增長6.59%。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從銷量角度看,中國聯塑的銷量呈節節攀升的趨勢,總銷量從78.94萬噸上升至216.86萬噸,複合增速為15.53%,與營收增速很接近。

其中PVC產品從61.72萬噸上升至168.29萬噸,複合增速為15.41%,且每年均接近總銷量的8成。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從歷史平均售價看,從2010年至今,PVC產品平均售價的波動幅度為每噸7112元至8870元,非PVC產品的波動幅度為14764元至16073元。

非PVC產品的平均售價遠高於PVC產品,但更為穩定。

而從應用領域看,供水和排水是塑料管材管件的主要應用領域,兩者佔總收入的比例超7成,2018年為77.05%。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此外,中國聯塑發源於廣東順德,至今華南地區始終是其第一大收入來源地。

雖然自2014年起,華南地區收入佔總營收首次跌破6成,為58.2%,並逐漸滑落至2018年的55%,但總體仍倚重華南地區。

2、對外投資

中國聯塑近年來金額較大的收購案有兩次。

2017年3月22日,中國聯塑宣佈,全資子公司富匯資本以9億港元的價格收購紅星美凱龍(01528.HK)1億H股,約佔H股股本總額的9.41%股權(佔全部股本總額2.76%),由上市公司提供擔保。

3月22日當天的收盤價為8.98元/股,與收購價9元非常接近。

紅星美凱龍此前僅公佈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因此難以知道富匯資本的持倉變動,不過根據紅星美凱龍2019年三季度的股東信息顯示,富匯資本已經退出。

隨後,2018年4月16日,全資子公司領尚集團以約9.7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興發鋁業(0098.HK)1.098億H股,佔股本總額的26.28%,至今仍是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與第一大股東香港廣新鋁業有限公司的30.96%非常接近。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當天的收盤價為6.82元/股,溢價率接近30%。

截止2020年2月3日,興發鋁業的股價為6.92元,仍低於收購價8.86元超20%。

緊接著,2019年4月22日,中國聯塑以776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廣東啟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控股權,後者是一家為跨境銷售的製造商提供綜合電商服務方案的公司。

中國聯塑認為,自家的“領尚環球之家”是家居展廳商城,主要是展示家居建材產品並促成產品分銷和零售,而啟橙信息可以提供線上商店展示及數據分析技術、海外物流和海關清關等方面的支持,因此雙方的協同效應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中國聯塑掏巨資對建材相關領域上市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並且著力進軍全球市場。

此外,上市以來,中國聯塑無拆股合股記錄,在2016年3月曾進行股票回購操作。

根據Choice顯示,中國聯塑在3月23日至31日共回購783.7萬股,約耗資3281.58萬元,平均回購價為4.19元/股。

覆盤中國聯塑近年來的股價走勢,可發現回購價是最近幾年的價格低位。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3、重要股東增減持

2010年上市時,控股股東新富星的持股比例達75%,隨後在2011年二季度減持5.07%股權,最近幾年持股比例僅小幅變動,2019年上半年為68.41%。

4、分紅

上市以來,中國聯塑年年分紅,累計分紅額高達38.71億元,而且逐年增長,股利支付率每年均達到20%以上。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二)偉星新材

偉星新材的註冊地址是浙江省臨海經濟開發區,在2010年3月上市,控股股東是偉星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是章卡鵬,張三雲,

與中國聯塑不同,偉星新材在浙江、上海、天津、重慶、西安建有五個生產基地,拳頭產品是PPR和PE管材,分別用於建築內冷熱給水和市政供水、採暖、燃氣等領域。

截止2月3日,總市值達176億元人民幣。

1、收入構成

營業收入逐年攀升,從2011年的16.97億元上升至45.7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15.2%。

2019年前三季度,偉星新材營收為31.2億,同比增長5.15%。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同期PPR的收入從6.36億上升至25.88億,複合增速達22.2%,高於總營收增速,而且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佔比達57.17%,相比2011年的37.71%上升了19.46個百分點。

收入佔比位居次位的是PE,2018年佔比為28.07%,相比2011年的39.89%下滑了11.82個百分點,其收入從6.73億上升至12.71億,複合增速為9.51%,低於總營收增速。

銷售量從2013年的11.35萬噸逐步拉昇至2018年的21.36萬噸,年均複合為9.45%。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由於售價較高的PPR和PE的營收佔比很高,因此平均售價較高,最近6年均高於1.8萬元/噸,且自2015年起逐年上升至2018年的2.12萬元/噸,遠高於中國聯塑非PVC產品的上限1.61萬元/噸。

公司有能力在提高產品平均售價的同時維持銷售量繼續上升,表明產品競爭力強,景氣度較高。

主力銷售區域是華東和華北地區,長期佔公司總營收約50%和20%。

2、對外投資

公司上市後無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無募資項目。

唯一投資過億的是參與創立新疆東鵬合立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總規模為11.02億元,偉星新材投資5億。

該基金曾在2017年1月12日宣佈出資5億,參與投資深圳通泰達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出資比例達35.69%。

通泰達在1月9日宣佈受讓茂業通信11.26%股權,交易價格為14億元,即20元/股。

2019年三季報顯示,通泰達一股未減,而當前股價跌至9.24元/股,虧損幅度高達53.8%,據此簡略估算,偉星新材的虧損額約為1.2億元。

3、訴訟仲裁

2019半年報披露,偉星新材向十多家借用“偉星”名氣卻與偉星新材毫無關係的公司及自然人,以“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發起訴訟,涉案金額為1736萬元,大部分都能勝訴。

4、分紅與融資

根據“吾股大數據”系統顯示,公司上市10年分紅9次。

累計分紅高達32.3億,超過了92.9%上市公司,而累計股權募資為11.4億,是A股少有的累計分紅額高於股權募資的上市公司。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根據2019年12月6日的調研,公司表示一直在尋找與業務具有良好協同性的項目,但尚未找到。因此,過去幾年現金少部分用於資本性開支,大部分用於現金分紅。

(三)永高股份

永高股份地處浙江省台州市,在2011年12月上市,實控人是盧彩芬,張建均。

2018年生產能力突破50萬噸,塑管產銷規模在可比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二,是目前國內A股上市的規模最大的塑料管材企業。

截止2月3日,總市值為69.19億元。

1、收入構成

永高股份的營收從2011年的23.24億逐年提升至2018年的53.54億,年均複合增速達12.66%。

PVC產品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收入佔比從2011年的66.45%縮減至2018年的49.5%,而PE產品從8.14%上升至24.87%。

2019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為44.05億元,同比上升18.49%。

全年歸母淨利潤的區間為4.89億元至5.38億元,同比增長100%至120%。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銷售量從28.6萬噸上漲至50.86萬噸,高於偉星新材的21.36萬噸,年均複合增速為8.57%。

除了2016年,其餘5年的平均售價基本穩定在1.03萬元/噸附近。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2、對外投資及資本運作

2015年9月15日,永高股份以9100萬元的價格收購控股股東公元塑業持有的浙江公元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形成關聯交易,隨後在2019年9月10日增資5000萬元。

該公司2018年才實現扭虧為盈,2019年上半年盈利960.61萬元,2016年至2018年合計虧損3655.39萬。

2019年6月6日,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南公元建材有限公司,投資額達1.5億元。

此外,2019年6月,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7億元,用於以下項目: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目前該方案已獲得證監會批覆。

3、訴訟仲裁

2019年8月13日,半年報公佈23項訴訟案,起訴方均為永高股份及其子公司,大部分是買賣合同糾紛,涉案金額共計907.18萬元。

4、重要股東增減持

2016年一季報,公元塑業減持0.77%股權,隨後在2018年7月再度減持0.62%股權,目前仍持有41.43%股權。

此外,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王宇萍在2019年11月下旬及12月密集減持了2400萬股,套現了1.07億元,且剛好賣在永高股份因發佈業績利好而出現股價三漲停之前。

5、分紅與融資

根據“吾股大數據 ”系統,永高股份上市9年分紅8次。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永高股份就沒有前兩家公司這麼豪爽,累計分紅為3億元,超過57.6%上市公司,累計股權募資達9億。

(四)顧地科技

顧地科技於2012年8月16日在中小板上市,目前實控人是任永青。

截止2020年1月23日,該股總市值為17.2億元,遠低於前面3家公司。

該公司在湖北、重慶、佛山、北京等地擁有六個生產基地,旗下品牌曾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著名品牌”、“湖北十大影響品牌”等榮譽稱號。

但是,與榮譽不匹配的,是其不太好看的財務數據。

1、收入構成

公司的塑料管材業務收入在2015年和2016年出現回落,隨後在2017因賽事收入大增而出現新高,為20.62億元。

但該收入只是曇花一現,2018年就收窄至0.41億元,佔當期收入近2.48%,表明進軍賽事領域受挫,主要收入來源始終是塑料管材。

PVC管材的收入佔比始終最高,2018年為52.25%,其次是PE管材,同期為34.93%,PP管材僅為9.9%。

2019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為11.49億元,同比下滑了10.14%。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而扣非淨利潤表現更慘不忍睹,2013年已現頹勢,2015年跌至1590.19萬,2018年因計提大額資產準備虧損1.5億,上市至今僅盈利1.6億元。

2019年歸母淨利潤的區間為1138萬至1707萬,實現扭虧為盈。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塑料管材的銷售量變動趨勢與對應的收入趨勢幾乎一致,2018年的銷售量為18.66萬噸,接近最低的18.23萬噸。

而平均售價則自2013年起連續下滑,在2017年才轉跌回升,2018年為0.87萬元/噸,總體波動較小。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2、資本運作

顧地科技是典型的上市後業績不好隨即實控人胡搞一通的上市公司,風雲君曾在《 》和《 》詳細講述了其資本運作故事。

2014年公司業績糟糕,扣非淨利潤暴跌72.63%,原控股股東廣東顧地當時非常缺錢,2015年所持股權全部被質押,只能使出走為上計,在2015年末把控股權交給山西盛農,後者持股27.78%。

山西盛農上位後,曾打算投入15億元購買阿拉善夢想汽車航空樂園項目的在建資產,但在2018年11月10日終止了該項目。

3、違法違規

2015年5月29日,被證監會出示警示函,原因是截止2014年末,原控股股東廣東顧地及其關聯方共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1.51億元且未及時披露。

2015年11月27日,深交所發佈公開譴責,部分原因是廣東顧地的股權在2015年8-9月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但未及時告知上市公司。

2015年12月10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原因是公司及其實控人與湧瑞投資等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及補充協議時,違規披露相關信息,隨後在2016年10月14日,顧地科技、廣東顧地和相關人士分別被處罰30、60和83萬元。

2016年7月29日,被證監會出示警示函,因廣東顧地曾通過大宗交易違規減持近5%股權,套現金額達3.47億元。

2017年12月22日,現任實控人任永青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立案調查,隨後在2019年6月10日,任永青被處罰共75萬元。

4、重要股東增減持

2018年4月-6月,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付志敏減持約0.53%股份,套現2510.67萬;副董事長張振國減持約1.84%股份,套現7337.4萬;副總經理張文昉減持約0.11%股份,套現567.97萬。

2019年3月4日,監事徐輝利和張文昉分別套現153.69萬和238.63萬元。

2019年12月,張振國減持約1.61%股份,套現2973.59萬元,合計套現1.03億。

5、分紅與融資

根據“吾股大數據”系統顯示,顧地科技上市8年,分紅6次。

公司累計分紅2.2億,超50.6%上市公司,累計股權募資4.7億,低於78.7%上市公司。

(五)青龍管業

青龍管業在2010年8月上市,實控人是陳家興。

根據公司描述,其是國內目前唯一覆蓋混凝土管材和塑料管材的規模化生產企業。

公司紮根西北地區,該地區是我國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水利工程多,管材需求量大。與其他地區相比,西北地區管材需求量較大。

截止2月3日,總市值為23.95億元。

1、收入構成

與上述公司不一樣的是,青龍管業的混凝土管材收入高於塑料管材。

青龍管業營業收入增長較慢,經歷了2014年至2016年的低谷期後,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重拾增長,2018年為14.47億,為上市以來最高值,且年均複合增速為5.49%。

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3.45億元,同比大增74.78%。

全年歸母淨利潤區間為1.46億元至1.98億元,同比大增97.83%至168.29%。

而鋼筋混凝土始終佔營收的“大頭”,基本達到總營收的六成以上,2018年為63.24%。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塑料管材的營收規模總體呈震盪上升趨勢,年均複合增速為7.83%,高於總營收的5.49%,在低谷期(2014-2016年)仍能實現增長。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如果對應2015年和2018年的銷售量與平均售價發現,2015年4億營收與銷售量大增72.73%有較大關係,同期平均售價反而下滑了19%;

而2018年營收再創新高則與平均售價創新高(1.19萬元/噸)有較大關係,而銷售量反而略低於2015年。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2、對外投資

公司上市後無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無增發、發行可轉債等募資行為。

唯一一筆投資過億的項目是2018年8月17日宣佈的建設年產3萬噸PE管材生產線及配套設施。

項目位於河南安陽,總投資為3.4億元,預計在2021年8月全部完成。

3、違法違規

2015年11月6日,全資子公司寧夏青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龍小貸”)取得經營許可證,正式開門營業。

結果,青龍小貸在2017年4-5月就出現部分已逾期貸款。

在上述貸款無充分證據表明在6月能收回的前提下,青龍管業忽略了其負面影響,導致2017年半年報業績預測不準確,且未及時修正並披露業績,因此在11月29日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4、訴訟仲裁

根據Choice整理,青龍小貸在2018年至2019年密集發起訴訟,要求借款人及其擔保方還錢,共計74宗,涉案金額合計高達2.31億元。

5、分紅與融資

根據“吾股大數據”系統顯示,青龍管業上市10年,分紅9次。

累計分紅僅1.7億元,超過43.9%上市公司;累計股權募資達8.8億,低於61.8%上市公司。

中國聯塑PK.偉星新材:塑料管材上市公司大比拼(上)

公司的好壞是比較出來的,接下來看看5家公司的財務比較。

誰家的現金最充裕?

誰家“騷操作”最多?

誰家的大股東最愛折騰?

誰的優秀藏不住猶如情人的眼眸?

……

誰負誰勝出,下集見分曉。

請下載市值風雲APP,閱讀本文的下集。


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