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功臣和忠臣下场都很悲惨,为何?

曾杰423


范蠡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自然之道,很对功臣都不懂“功成身退”,或者懂也做不到,历代能做到的也就范蠡、张良这些道家高人。在二十世纪之前,人类几千年处于短缺社会,本来就资源不足财富不均。功臣协助君主下取得天下,很多封侯拜相,已经非常富有,但多数人还是会贪心不足,必然会与民争利,鱼肉百姓。君主要治理天下,就必须给百姓休养生息,只能把贪心不足,与民争利的“功臣”弄死,才能保证天下的稳定和发展。这一点在唐代之前稍好,唐代之后越来越明显,明代尤为突出,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没几个是无辜的。


元守道


现在还不是一样


用户1033314554918


凡属封建帝制,个人独裁体制下忠臣,功臣必遭悲惨下场。已成规律。


秋171557838


中国古代都是封建王朝独裁者的天下,臣子们都是跪在独裁者面前过日子,忠臣不分离外,稍有不慎,就会被独裁者惨遭迫害,所以封建王朝独裁们都是如此,忠臣也就没有一个好下场!

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公有,只忠于国家和人民,才会彻底避免那此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臣们被称王迫害致死的恶果!


求真实的人


这个问题主要是功臣,忠臣功高盖主影响了当权者的政治地位。再则是过于自负,不知道隐忍,圆滑。如果是急流勇退,隐居田园的话,对当权者不够成威胁,都会相安无事。


放下昨日的回忆


人性都是自私的,人性都是狂傲自大的,人性都是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更是如此。君王要想唯我独尊,"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有功之臣纵横沙场几十载,曾经是君王的左膀右臂,自认为可以和君王称兄道弟,君王早已把他视作异类。功臣们的"功",忠臣们的"忠",也成了谋取个人名利的砝码,各有心机,各有算计;还是圣经说得好:"世上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离开了上帝的律法,离开了耶稣的教导,也就是说,离开了神性的人性是靠不住的,不管口号喊得多响;华盛顿为什么不杀功臣,林肯为什么不杀功臣,敌对阵营的首领一样得到尊重和重用;因为他们心中有上帝,有耶稣,他们身上卑劣的人性被彻底改造,神性在他们身上发出光辉。所以他们不会干出杀害功臣丶忠臣的卑鄙事,有问题放在明面上讲。

总之一句话,没有神性的人性是靠不住的,是自私丶专横丶阴毒的,唯有相信上帝,依靠耶稣,神性指导下的人性才会大放光芒!


愚昧人之一


这是这片土地上:特产呀。


手机用户61539095561


功高盖主,卸磨杀驴,伴君如伴虎。


自由老兵681


这个问题很简单,不用长篇大作。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喜欢别人歌功颂德,常言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三口品7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