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前言:

“配享之典,國家所以報功而勸忠也”

,功臣配享太廟是古代用以表彰忠臣烈士的最高榮譽,這個制度源於周朝,漢朝和三國時期的魏把這個制度繼承下來,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比如在魏明帝(公元233年),把已經去世的夏侯惇、曹仁、程昱請到太廟之上。唐朝名臣如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馬周等都配享太廟,宋朝趙普、潘美、曹彬、王安石、韓世忠等也配享太廟。

明朝太廟分東、西壁分別以親王、功臣配享,親王配享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定型以後,人員穩定,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發生過變化。同親王配享的穩定性相比較,功臣配享卻有不少的變動,那麼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變化,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政治變動和權利鬥爭呢?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太廟

一、洪武、洪熙時期太廟功臣配享變化

明朝建國,對功臣有兩個表彰祭祀的地方——“功臣廟”和太廟配享。第一種“功臣廟”,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二月,當時功臣還沒有專門祭祀的地方,於是在雞籠山設祭壇,用來祭祀已經故去的功臣胡大海、參軍李夢庚、郎中王愷等人。次年春,在雞籠山開始興建功臣廟,用來表彰和祭祀功臣。六月,功臣廟建成,用故去的大臣的功績大小作為排序,共有二十一人入廟。

正殿:有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等王爵,西序:越國公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等公爵,東序:西海公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等公爵。

兩廡各設牌一,總書“故指揮千百戶衛所鎮撫之靈”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和十七年(公元1384年)分別改擴建功臣廟,但並沒有增加或改變功臣次位。

第二種,太廟配享,太廟配享在《明太祖實錄》有記載:

洪武二年春正月丁未,享太廟。以功臣廖永安、愈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趙德勝配享。設青布六間於太廟庭中,內設配享功臣位。

洪武三年三月壬辰,太廟配享,增常遇春一位,八月定功臣配享儀,常遇春以下凡八位,於廟西廡各設排位,東向。

洪武九年十月乙未,新太廟城,以功臣開平忠武王等一十二位侑於西廡。

是哪十二位配享太廟?《大明會典》記載:

洪武二十六年初定儀,(太廟)功臣配享十二壇,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東甌王湯和、黔寧王沐英、虢國公俞通海、蔡國公張德勝、趙國公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泗國公耿再成、永一侯桑世傑。

從上面的記載來看,功臣廟入祀功臣和太廟配享功臣雖不盡相同但卻又密切相關。太廟配享功臣中桑世傑不在功臣廟。而功臣廟中的馮國用、丁德興、吳良等10人不在太廟。但太廟配享的11人(除桑世傑)外也是功臣廟的主體。

明初開國,武臣最重,這可以從功臣廟和太廟入祀和配享的功臣來看,這些人都是隨朱元璋攻城略地、奪取天下的得力干將,而且兩廟中沒有文臣,這也反應出明初“重武賤文”的歷史背景。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朱元璋畫像

二廟功臣的位次都以爵位高下為序,即二廟的入祀標準主要是根據功臣的功勳而定。二廟功臣又有所不同,功臣廟是“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太廟則無生者配享,所祀為功臣廟中勳爵顯要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明太祖實錄》、《大明會典》所記載的二廟功臣入選有著值得懷疑的地方,《明太祖實錄》經建文、永樂三次修訂,已不是原貌,並且《實錄》中記載的功臣廟祀及功臣太廟配享,採用了“追書”之法,對洪武朝事是後世以事實為依據卻又改撰,所以後人對此多有辯駁,在此不多敘述。

洪熙年間,明成祖朱棣取代建文帝,成為了大明帝國的主人,隨著改變的還有太廟配享功臣。永樂皇帝朱棣初為燕王,就藩北平,史稱“智勇有大略”。在公元1399年起兵“靖難”,經過四年多的戰爭,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

朱棣用武力奪取帝位,“靖難之役” 讓朱棣登上皇位,也產生了一批“龍興之臣”的功勳武將。洪熙元年,以功勳武臣河間王張玉、東平王朱能、寧國公王真配享永樂帝於太廟。

與洪武年間,只是武將配享廟祀不同,洪熙年間與這三位武臣配享太廟的還有一位文臣,他就是姚廣孝。姚廣孝初為僧人,法號道衍,在建文帝實行削藩後,密勸朱棣起兵,道衍雖然沒有親臨戰場,卻對朱棣的勝利有決定性的作用,朱棣稱帝后,讓他複姓,賜名廣孝。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去世。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太廟。

姚廣孝身份特殊,是配享太廟中的唯一一位文臣。不過,姚廣孝雖然是文臣,卻運籌帷幄,多武功,類似於武臣。這表明洪熙年間在決定配享功臣時,雖然稍有變通,卻還是基本恪守了“太廟專以武臣配享”的祖制。

隨著張玉、朱能、王真和姚廣孝配享太廟,洪武朝功臣與永樂功臣各自以爵位而序,排定位次,太廟西廡增加了河間王張玉、東平王朱能、寧國公王真、榮國公少師姚廣孝。至此,太廟共有八王、七公、一候共計十六人,這樣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嘉靖年間。

<strong>此次太廟功臣的變化,反映出了朱允炆和朱棣的政治鬥爭,最終以朱棣勝利告終。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姚廣孝和朱棣

二、嘉靖年間太廟配享功臣變動

嘉靖時,“黜姚進劉”是嘉靖時太廟配享的第一次變動,“姚”就是姚廣孝,“劉”就是劉基。在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八月,《明世宗實錄》記載:

上諭輔臣曰:“廖道南嘗言姚廣孝弗宜享太廟……但光孝系釋氏徒,使同諸臣並食於德祖、太祖之側,恐猶未安……當撤去,即移祀於大興隆寺內。”

黜祀姚廣孝主要是因為他是佛教徒。一方面,從禮制上講,佛教徒配享太廟受皇家祭祀,不符合儒家禮儀。另一方面,還在於嘉靖初世宗掀起的滅佛之風,遍及宮廷內外,來勢迅猛。比如嘉靖六年十二月,毀皇姑寺,散其黨,核僧徒;嘉靖十五年五月,毀禁中大善佛寺,得佛骨萬三餘斤,毀佛像一百六十九座。嘉靖黜佛,屢屢摧毀寺廟,驅逐僧眾。同時出臺了強令僧人還俗,嚴禁僧人設壇說法等措施。

至於嘉靖滅佛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嘉靖醉心道教,好道必定仇佛,也或許是佛教勢力與孝宗、武宗以來的政治集團關係密切,嘉靖欲藉此達到打擊以慈壽皇太后、楊廷和等為首的敵對勢力,因此此次,配享太廟的變動是政治權利鬥爭的一個方面。總之,不管原因如何,結果都一樣,姚廣孝被掃出太廟的大門。

在姚廣孝被除祀後的第二年,即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刑部郎中李瑜上疏嘉靖進祀劉基。在奏章中,李瑜建議讓劉基配享太廟。在後續的廷議中,認為劉基在朱元璋起兵時的奇謀和大政方針都依賴劉基,最後由嘉靖裁定,讓劉基配享太廟。

黜姚廣孝和進劉基,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姚廣孝和劉基二人有共同之處,兩人都是文臣且兼具韜略,以文臣而建軍功,類似於武臣。二人之間的相似性使劉基成為代替姚廣孝配廟的最佳人選。因建軍功,類似武臣,所以符合祖制,又因為是文臣,在廷議時,群臣都能一致同意。如果僅僅只是罷黜姚廣孝而沒有進補劉基,那麼就意味著文臣在太廟中僅有的位置和就不復存在。<strong>文臣群體意識的凸顯,表明明初“重武輕文”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變。

明英宗之後,文臣的地位逐漸得到提升,出征時由文臣任總督或提督軍務,經畫一切,武臣只負責領兵作戰。從此文臣統帥,武臣領兵,就成了定製。督撫之設本意就是用文臣節制武將,防止其跋扈,結果就是武臣的地位越來越低。正德之後恩澤都是武職,更是被人輕視。

中央有部、科,地方上有督軍、總督、巡撫,重重大山壓制在武職官員上面。五軍都督府的職權越來越輕,將軍元帥的地位如同小兵一般。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嘉靖皇帝進行孔廟祀典改制,要去孔子王號,降低孔子的祭祀地位,卻遭到了文臣們的反對。嘉靖惱怒的說道:

設使武成王祀典今在,朕下名去之,必翕然封順,必無一人言之曰,此聖祖所存也。

嘉靖的這一段話,道出了文臣對有關群體榮辱的孔廟祀典的扶持之心,孔廟尚且如此,更何況太廟配享?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嘉靖年間的貨幣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武定侯郭勳請將其祖郭瑩配享太廟,初下廷議卻沒有通過,郭勳便在嘉靖面前說道:

往年進基(劉基)享,以文臣故,舉朝翕然順從,臣祖英(郭英)武臣,乃紛然陰忌。

從這段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劉基能夠配享太廟既是其功勳類似開國武臣,同時也反映出嘉靖對文臣們的意願。

而嘉靖年間的另一次太廟配享的變動就是添祀郭英,郭英是大明帝國的開國武臣,但在明朝名將如星的時候,他的功績並不顯赫,但他壽命長,歷經三朝,所以不肯能在洪武時期配享太廟,因為明朝祖制太廟生者不能配享。然而,作為武臣,郭英卻能在“文尊武卑”的嘉靖年間添祀太廟,確實匪夷所思。

而郭勳能夠配享太廟離不開他的六世孫——郭勳。郭勳早在正德年間,就開始為郭英配享太廟大造輿論,撰寫《三家世典》,把郭家和徐(徐達)家、沐(沐英)家並列,移栽攀附徐家和沐家,為郭英配享做進階。

嘉靖初年,郭勳又仿造《三國志俗說》及《水滸傳》,撰寫《英烈傳》,說郭英生擒張士誠,射殺陳友諒,這本小說甚至傳入內廷,讓人動容。

當然,最主要的是郭勳備受嘉靖崇信。嘉靖初年,郭勳支持“議大禮”而獲得嘉靖的青睞,嘉靖九年郭勳領導修建天壇和地壇,而且郊、廟大禮除了嘉靖親行之外,都用郭勳代行大禮,從這些來看,嘉靖對郭勳的信任和倚重。郭勳賣力,嘉靖滿意,在這種背景下,郭英配享太廟才能得以實現,雖然廷議沒有人支持郭勳的提議,但嘉靖卻能力排眾議,使郭勳遂了其祖配享的心願。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郭英配享太廟後,太廟的功臣位次也得到了調整,此前,二廟功臣,以王、公、候、伯的爵位為排序,洪武朝功臣以徐達等各自為序,永樂功臣以張玉為各自為序,而劉基作為伯爵卻在列於六王之後,群公之上,在這次郭英配享太廟後,禮官根據上意,把次序做了調整,郭英位於桑世傑之上,劉基調在了末位。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郭英畫像

三、從太廟功臣配享分析明朝朝堂上的文武之爭

縱觀漢、魏、唐、宋諸朝功臣配享都有兩大特點:一、文武兼備,二、君臣相對。其臣配其君,如房玄齡、杜如晦配唐太宗,王安石配宋神宗,這就使得功臣配享隨時增加,處於變動之中,不僅僅限於開國功臣。

而明朝卻與前朝不同,由於洪武開國、永樂靖難,武臣尊崇,遂形成了太廟配享以武臣為主的局面。而武臣名將卻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最多,後世萎靡不振,所以太廟功臣只有明太祖和明成祖年間的武臣,明仁宗之後就沒有武臣再入太廟。

武臣從祀與太廟,所以彰武功;儒臣從祀與孔子廟,所以表文治——《明神宗實錄》

這就話雖然出自萬曆年間,卻是對明代配享太廟功臣的總結,代表了朝廷對功臣配享象徵性的認識。劉基、姚廣孝能夠入太廟,對文臣來說,兩人是文臣的代表,對朝廷來說,兩人雖是文臣卻多軍功,與武臣類似。劉基能夠在嘉靖年間入享太廟,實際上是兩個原因都有。

隨著明朝轉入太平盛世,文臣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改變後世文臣不得配享太廟的呼聲越來越高。弘治時期,文臣丘濬上書,建議選一個“正經”的文臣配享太廟,卻未被弘治採納。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九廟建成,時任禮部尚書的夏言上書,建議選文臣入享太廟,其建議實際上是繼承了丘濬的思想,一方面代表了文臣,提出應該以漢、魏、唐、宋為法,太廟配享不必皆用武臣,文臣也應該配享,另一方面,主張不必只配享開國之君,守成之君也應該有配享之臣。

從明朝太廟配享功臣的三次變化,分析明朝的政治和文武鬥爭

夏言畫像

但無論不管怎麼建議,兩者的思想都一樣,就是文臣要配享太廟,但夏言的這一建議並沒有被嘉靖採納。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太常寺少卿李宗延也上書建議文臣配享太廟,明熹宗也未採納。

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武臣配享太廟”成為明朝一個相沿不變的“祖制”,即便後續的變動也是在恪守“祖制”的前提下進行的,比如姚廣孝和劉基,雖是文臣卻都是以軍功而入太廟。

儘管配享太廟的變動是在“祖制”的約束下進行,但我們還是能夠從這些變動看到明朝政治活動的變遷和文武之爭,比如權利鬥爭對明朝宗廟祭祀的影響,比如“靖難之役”、“嘉靖滅佛”等,從明初的“武尊文卑”到明中後期的“文尊武卑”。<strong>總之,配享太廟功臣的變化,不止是增減一人那麼簡單,能夠清晰的反映出明朝國家祭祀制度的政治特徵。

參考:

《明史》

《三家世典》

《國史考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