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前些日疫情严峻,不得已“封山闭关”宅居家中,难得十天的好时光,静心读读书,甚好。逡巡书架前,一眼看到那本薄伽丘的《十日谈》,取下,翻开,感觉颇合此时的阅读心境。

《十日谈》讲述的是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短短4个月时间,数十万人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昔日繁华的佛罗伦萨变得十室九空,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城里的十个相貌俊美、感情热烈又具有良好教养的青年男女,面对灾难决心自我保护。他们相约来到郊区的一座幽静的别墅居住,暂避瘟神。别墅面山环水,周围风景宜人,这些俊男靓女每天一起散步、玩耍、歌舞,夜晚便围坐在一起,用一种高雅的方式打发时光,就是举行故事会,每人每天讲一个好故事,题材不限,十天下来一共讲了100个故事。

《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薄伽丘《十日谈》书影

当时佛罗伦萨流行的瘟疫后来有一个俗称叫“黑死病”,学名叫“鼠疫”,病源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传染性极强。病人因皮肤广泛出血、淤斑,死亡后尸体呈紫黑色,模样极为恐怖,所以得了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黑死病”。佛罗伦萨城里疫情肆虐,尸骨纵横,大多数病人在染病三天后就痛苦地死去,原本健康的人一旦跟病人接触就会被传染,病倒的人每天数以千计,而活着的人们,心里充满了恐惧。

《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十日谈》的主人公,这几位明智的男女青年意识到,面对死神的迫近,面对“世界末日”的随时降临,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果断采取隔离措施。他们很快在郊外的安全地带安顿好自己,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于是尽量放松自己,苦中求乐,在这方可以获得片刻自由的乐土,解开当时教会高压下的理性禁锢,随心所欲地侃上一回。他们轮流讲出的故事五花八门,令人听来轻松自如。

《十日谈》表现的是阴霾笼罩下的人们为摆脱随时将要降临的灭顶之灾,对生存的本能渴求和追寻美好自由生活的清醒认识。在一幅粗犷淡雅的中世纪风景画中,薄伽丘寥寥几笔勾勒出一群天真活泼、善于谈吐的青年男女,让他们讲述一些不幸的人几经周折,最后或得到成功,或结局悲惨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基督教会统治下欧洲社会的黑暗。书中描写了许多口蜜腹剑的僧侣,他们满嘴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敲诈勒索,伤风败俗,“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爱钱如命,不仅拿普通人的血做交易,甚至也拿基督徒的血做交易。”薄伽丘借这些青年男女之口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带着轻松诙谐的口气,嬉笑怒骂,宽容中夹带讥讽,令人忍俊不禁之余陷入深深的沉思。就这样日复一日,几位天真无邪的青年男女兴致勃勃地讲着他们所知道的教皇、国王、贵族、绅士、淑女、主教、修道院长、高利贷者、农夫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展现出一幅比较完整清晰的14世纪意大利广阔社会生活的图景。十天很快就过去了,这座郊外的别墅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荡漾着生命的激情。就在这阵阵笑语声中,不远处佛罗伦萨城里可怖的黑死病瘟神终于被这几位青年男女成功躲避。

《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我总觉得薄伽丘创作《十日谈》的这种构思,可能是受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的启发,《十日谈》中的100个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欧洲中世纪民间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但是在薄伽丘的笔下,借这些青年男女之口娓娓讲出的故事,又都被赋予了浓郁的意大利风味,并且以人文主义观点作了适当的艺术加工,让这些生动热闹的故事俨然成为抒发文艺复兴初期自由思想和反映当地现实民风的忠实记录。这些流传的故事部分真实,部分虚构。书中塑造的人物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世俗的偏见,充分肯定个人享乐的利己主义,注重现实世界的及时行乐,把男女情爱看作人性的最高表现,这与欧洲中世纪神学和教会思想是互相抵触的,显然具有强烈的民主进步思潮倾向。也正因如此,具有叛逆精神的薄伽丘写出《十日谈》这样在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作品后,马上被基督教会列为禁书加以销毁。

《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事实上,《十日谈》的作者薄伽丘曾目睹的1348年佛罗伦萨这场黑死病的流行,是历史的真实,我特地查了一下史料,当时罹患者死亡率为100%。但是薄伽丘很幸运,当时他刚刚离开佛罗伦萨,已到达那不勒斯,可以说与这场瘟疫擦肩而过。以当时的医学条件,佛罗伦萨市民对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尚缺乏认识,但薄伽丘却显示出超人的才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惊世骇俗地作出了“这场瘟疫来自人鼠接触”的断论。就在黑死病暴发后两年,即1350年,由于父亲的去世,薄伽丘再次回到佛罗伦萨,受到佛罗伦萨当局的重用。人是留下来了,但薄伽丘认为自己毕竟不适合于从政,便从此潜心于古典文化研究。没有资料表明,佛罗伦萨那场疫情损害了薄伽丘父亲的健康,但薄伽丘还是对公众健康问题越来越敏感,始终热切地关注民生,关注健康,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日谈》,伴我宅居十日

薄伽丘画像

放下《十日谈》,我走到阳台推开窗。这次为配合疫情防控宅在家中的十天里,我借助《十日谈》感受人性之光,想了很多很多。正如佛罗伦萨的黑死病来自人鼠接触,我们刚刚经历的这场疫情同样是来自人类的一小部分对野生动物缺乏敬畏之心。天灾,我们无法抵御,但人祸原可避免。一切人祸的根源来自人格缺陷,这种也许最初并不起眼的人格缺陷如果不加重视,迟早会变为人格灾难,并有可能升级为国家灾难、世界灾难,而摆脱人格灾难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坚守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