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漫漫长假,何以为乐。十日之谈,弹指一挥。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来场属于自己独特的十日谈,打发这百无聊赖的长假生活。

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昨天借分享霍金的《时间简史》谈论了科学这一话题,虽然宇宙的缘起缘灭离我们大数人是十分遥远的,或许我们人类的文明在宇宙的历史中如尘埃一般无足轻重。但是人类在自己的文明历程中依旧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而我国的古典文化,可以算的上是人类文明的一块瑰宝。

而谈到中国的古典文化,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一定是,古典诗词、古典音乐、古典绘画等等。但是我今天都不谈,我想谈的是古典文章。在我国古代悠久的文化长河里,有这么一篇文章当我读完便使我向往田园生活。我想在以后回到家乡,建一个小小的农庄。这个农庄不需要很大,但是一定得什么都有。要有果树林、葡萄架、草莓棚、蔬菜棚、牧草棚,还要有一个鱼塘,一个鸡舍,一个鸭架、一个猪圈、一个牛棚以及一个名叫“潇湘雅居”的木屋。自给自足,等到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农庄做客,一起劳作,一起聊天、一起制作美食。把一切烦心的事情全部丢到九霄云外,拥抱自然赐予我们的一起,而那一切显得格外的美好而娴静。

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而让我有这样的一个梦想的其实是我高一学的一篇陶渊明的文章《归去来兮辞》,这篇小赋则是陶渊明的人生转折的宣言书,是陶渊明开启田园诗歌的开始。这篇文章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大多数人内心所向往的。

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而最近我看到一篇讲古代文人是真的想回家种田吗?

在这篇文章中指出,陶渊明的归隐没有自我标榜的意思,他自称辞官理由是为妹妹料理丧事,根本没提“五斗米折腰”的事儿。也没有标榜高超的人生追求。他只是为了没等到用新米酿酒而有点儿遗憾。而陶渊明则是美化了归隐生活。为归隐提出了一个模式,就是回家种地。但是古代文人是不可能回家种田的,大多数文人。将赋闲在家,卖地买园子作为自己归隐的生活,他们只是在精神上做到了归隐,在生活上根本不会去种田。

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所以古代文人归隐就只是精神上的归隐。但是希望自己不只是精神上向往田园生活,而是身体力行的去打造一个归于园田居的生活方式。

最后与大家一起共赏,陶渊明的归园宣言《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十日谈,第七谈古典|古代文人归隐,是真的要回家种地吗?


希望十日结束,我们可以走向街头,好好看看我们这美好的世间。

如果对我的十日谈感兴趣,那么就来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