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前言:无论是不是文艺界的人,相信都是听说过但丁与他的《神曲》的。但是,很少人听说过《十日谈》,这部作品被​意大利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称为能与《神曲》并列的作品,共称为:“人曲”。本书的作者是乔万尼·薄伽丘。作品的内容是由一百来个小故事组成的,因为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横行,十名男女为了躲避瘟疫,于是就躲在乡村的别墅里以讲故事为乐趣,来驱散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书中的故事就来源于她们,如今,我们就走进这部作品,去看看疫情下他们的生活。

1.这部作品是以欧洲那场大瘟疫为背景,创作出来的名著

在谈这部作品前,我们先来了解下1348年佛罗伦萨的那场瘟疫。这场瘟疫的起源并不是在意大利的繁华城市佛罗伦萨,是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港口小城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那时还是1347年。瘟疫的起源是感染了鼠疫而死的士兵尸体,由于他们的尸体被大量扔进了卡法的河里,所以空气,水等迅速被污染,卡法这座小城里的人大多数都命丧于此,逃到其它城市里的人,也没能幸免。而正是因为城里人的逃跑,瘟疫就在欧洲迅速大幅度蔓延,于是佛罗伦萨也遭到了侵蚀。

这场瘟疫的危害性极强。据《西西里史》记载:“这是一种借着呼吸传染的疾病,当人们谈话时,即从一人传到另一人,所有的患者都感到难忍的疼痛,有的浑身剧烈颤抖;由于疼痛、颤抖和呼吸受感染的结果,臂部和股部都呈现出豆核状的脓疱,它感染并贯穿到体内,因而患者猛烈吐血,此种可怖之症,医治无效,持续三日后,即行死亡。不只是与患者交谈可招致死亡,就是从他们那里买进或接触到任何东西,都能受染致死。”它的传染性也极强,短短三年世间,就让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员死亡,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还多。

《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十日谈》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品里一共有十位主角,七男三女,在这七个男性中,有三个男性是这三个女性的恋人。他们为了躲避瘟疫,所以就集体主动到了乡下的一座小别墅中,这里草青溪美,空气宜人,非常适合生活。他们整天弹琴唱歌,还自创了一个娱乐节目,每天每个人讲一个故事,以此来消磨时光。《十日谈》就来源于他们每人每天讲的十个故事,汇集起来就是一百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涉及各个阶层,所以,这本书也写尽了社会百态。

这本书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就讽刺了教会的虚伪。男主角名叫恰培莱托,是一个靠作伪证而求生的人,只要给他钱,他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都干。除此之外,他还喜欢搬弄是非,挑起周围人的争斗,整天游走于风月场中,是个淫棍。那时候受教会统治的人们弥留之际都要忏悔,但是在忏悔中他向教会的工作人员撒了谎,说自己一生乐善好施,从未坐过什么违背教会道德的事。教会的工作人员对他的言辞毫无怀疑,在他的葬礼上大肆表扬他的美德,还让民众以他为尺。

书中除了讲教徒的故事之外,篇幅占得最多的就是爱情故事。比如“卡兰德里诺如何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菲利波的情妇尼科洛莎,受到捉弄,最后遭到妻子痛打的故事”。比如一个青年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最终获得爱情的故事。比如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之后,如何相互控制与反控制的故事。正值青春时期的男孩女孩,对爱情有着最为本能的渴望,在一个乡下的小别墅里,为了驱散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大家都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心声。

《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为什么要以那场大瘟疫为背景?这场瘟疫对这部作品的思想表达有何意义?

通读了《十日谈》这部作品之后,总结出来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以下三个主题:

a.对宗教的批判

作品中对宗教的虚伪的批判在上面已经说了,除此之外,这部作品中大量爱情故事的讲述,也明确地表现了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比如书中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马塞托的男性通过修道院的工作而获得大量财富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女性进入修道院工作是很常见的现象,毕竟那是一个信仰宗教的年代。但是女性一旦进入了修道院工作,就不能有情爱欲望。马塞托就是看到了这些女性压抑着的欲火,所以他通过去修道院工作,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也收获了一大笔财富。

b.对阶级固化的批判

阶级固化这件事,好像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出现。在《十日谈》这部作品中,作者对此的批判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马尔图乔·戈米托和戈斯坦莎的故事。戈斯坦莎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女孩,但是她却爱上了一个穷小子,这个穷小子也爱她。两人的结合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一气之下,这个穷小子就离开了家乡,发誓要出人头地。后来他历经生死的艰险,真的在其它国家成了一个有权势的人,这时候他又出奇地和殉情却奇迹生还的戈斯坦莎相遇了。作者塑造两个人爱情的生死曲折,就是想表明阶级固化的严重性。

c.对妇女意识的赞美

现在我们都把波伏娃的《第二性》称之为女性主义的圣经,但是,如果我们回溯一下我们人类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尽管男权主义大行其道,但是女性意识的力量却是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就比如说这部创作于十四世纪的《十日谈》。书中讲到了女性想要经商的,想要在社会中有所作为的性格冲动。讲到了修女冲破宗教的束缚,直面自己的性爱意识的冲动。讲到了妇女在知道自己的丈夫出轨之后,没有选择忍辱负重,而是痛打背叛者的举动。

《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十日谈》这部作品以讲故事的题材表达了女权意识,阶级固化意识和宗教对人的异化意识。这些思想是他们平时都有的,想要批判的想法也是一直都存在于心的,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阻力,没有表达出来。现在由于疫情的作用,他们被困在乡村的别墅里,周围没有其他人,又切身感受到了人类生命的有限在大自然的无垠的衬托下,是如此短暂。所以,他们敢直面自己的内心,说出自己的需求。而正是这样,这部作品才能由于其对“人性需求的正视”而与但丁的作品并列为“人曲”。

3.在历史和文学中,我们能借鉴什么?

历史和文学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在困境时给人指引方向。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历史和以此为背景产生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a.疫情之下,主动隔离,坚持配合官方的防御措施和治疗措施,如此才能隔离病原体,让其快速消失

  • 在十四世纪的那场瘟疫里,上面我们也已经提到了这场瘟疫的危害性有多大,致命性有多快,除此之外,这场瘟疫延续的时间也很久,从前到后一直延续了七年。比如佛罗伦萨这座城市在1348年遭受了瘟疫,隔了几年后又被传染了。那么,在那个科研和医护水平都远远没有现在发达的年代 ,这场瘟疫是怎么散去的?“西方疫病专家、历史学家认为黑死病的消失主要归功于免疫的建立、卫生习惯的改变和严厉的隔离制度实施。”所以,所以,不要以为赶走疫情是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行为,才是影响疫情如何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十日谈》:在欧洲那场大瘟疫里,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b.在隔离期间,心态要平和,无聊时可以自创娱乐方式驱散负面情绪。

  • 整天都和朋友在外面娱乐的人们,如果让其很久都不出门,肯定心情是比较郁闷的,再加上疫情带来的负面消息,很多人心里就更加沉重。《十日谈》中的几位青年男女为了驱赶这样的负面情绪,就整天在乡下的别墅中唱歌跳舞,还自创了讲故事这一娱乐方式来让自己的心里快乐起来。因为他们知道,疫情终究会散去。历史已经发展到了今天,欧洲那场大瘟疫已经成为了历史。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没有一个困境是不可跨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

c.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

  • 《一个人的朝圣》中,男主角由于自己的朋友病危了,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有限的生命在这个无垠的世界中的短暂,所以决定直面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一直想要做但是都没勇气做的事情。《十日谈》中,在疫情席卷而来的时候,她们也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个东西不是禁欲,不是被控制,不是被压抑,是真正的内心所爱,一种天然的爱欲。
  • 所以,如果说凡事都是“福祸相依”,都具有双面性,那疫情来临除了让我们的医护水平,科研成果向前,更重要的是让每个普通人看到生命的可贵和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
  • 这个意义因人而异,但也许终究都逃不过“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这个有所为,指的是对内心真正所爱的追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