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如果不早死,会达到什么历史地位?

没办法就这样黑


霍去病如果不早死,他军事才能第一、但缺少政治谋略。即使没英年早逝,可能也会因为政治斗争迟早被汉武帝赐死或冤杀。历史地位也只限于冠军侯之职,不太可能再有晋升。


小龙女5505


霍去病,冠军侯,八百骑兵就能直捣匈奴王庭,最擅长闪电战。

可惜,他死的时候,只有23岁。

他死的时候,大汉帝国正是将星熠熠,他的舅舅卫青,他的引路人,也是大汉真正的军神,收复了河套。

他死的时候,匈奴已经快要被打残了,匈奴王都死了好几拨。

他死的时候,张骞刚第五次从西域回来,带来了西方的种子、汗血宝马还有西域三十六国的臣服和朝拜,大汉朝真正地威伏四海。

但很可惜,他死了。

23岁,正是一个武将,还是一个天资不可限量的武将,最辉煌的时候。他才23岁,就成了冠军侯,就打的匈奴闻风丧胆。再给他30年时间,未尝不能荡平漠北、收服河西,将大汉朝的疆域扩大几倍呢?

再给他30年时间,可能他能干出来比班超更NB的事情,西域三十六国真正纳入汉朝版图。

再给他30年时间,大汉朝的江山会更加稳固,也就不会有王莽篡汉、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动荡局面。

再给他30年时间,霍去病能真正平定北方,那些蛮族,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也就不可能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

但老天就是妒忌这种天赋异禀的人,霍去病,23岁,死了。

皇帝直接给他搬了座山当坟墓。

他的名字,直到现在,都是勇冠三军的代名词。

他,是霍去病。


观古鉴今说历史


个人认为霍去病若不死,应该会官至大将军镇守一方。

其一,身份特殊,霍去病身为外戚极受汉武帝宠幸,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兵法,而且相比卫青,霍去病带兵并不十分体恤下属,缺点明显,没有功高震主的危险,所以更受汉武帝信任。

其二,其军事才能非常卓越,善用奇兵,创造了迂回深入骑兵奔袭的战术策略,不仅击溃了匈奴主要力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汉朝国力不适远征的弱点。

其三,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于昭帝一朝掌权,把持朝政,若霍去病不死,其兄弟二人同心协力,应会位极人臣,光耀门楣。



匿名江湖一把刀


引言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是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霍去病是汉朝抗击匈奴著名的武将,在与匈奴大战中,霍去病亲率八百骑,冲入敌军腹地,斩杀三名匈奴大将,此次战役共斩杀匈奴2028人!汉武帝听此战况甚喜,当时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就被封为冠军侯寓意为“勇冠三军”。就是这样的是意气奋发的少年英才,年仅二十四岁就病逝,如果霍去病不早死,最后会达到什么历史地位?我是夏目爱看书,带你知兴衰!

假如霍去病并没有英年早逝

1.个人官职

霍去病的官位从票姚校尉——骠骑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当时大司马是一个备受崇敬的名号,但是骠骑将军仅此于大将军,而当时的大将军是卫青,可以说在卫青退位之后凭借着霍去病北拒匈奴的功绩,大将军之位是当仁不让的,所以说在官职上面霍去病一定可以做到大将军,也就是当时三公制度下的太尉一职,主管军事兵马。

2.军功战绩

霍去病自小学习兵法武术,从十七岁开始便屡立战功如果霍去病没有早亡的话,当时的23的霍去病在元狩六年必定会在汉武帝的全力支持之下消灭匈奴主力军,就算不能消灭匈奴的主力军也可以将匈奴击退,同时可以解决长久以来的匈奴问题,对于国家江山社稷的稳定一定会具有重大的影响。

所以说如果霍去病能活着的话可以说其完全可以更好的辅佐汉武帝,如果霍去病还在的话作为卫青的外甥以及战友,也许卫氏集团不会发动巫蛊之祸,那么汉武帝的江山会更加的稳固。

霍去病能否得以善终

霍去病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缺少父爱,所以有点孤傲,同时对国家有赤子之心,所以说霍去病就算没有英年早逝也会陷入其他的事情中不得善终,虽然说霍去病很受刘彻喜欢,但是如果不能急流勇退的话,最后只能遗憾终生,我们来看看刘彻是如何对待那些功臣的。

卫青及儿子的结局

历史上记载卫青本人性格忍让谦和,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从不仗势欺人,在因霍去病大将军府门前冷落的时候,能甘于平淡,并且在李敢错怪并殴打卫青的时候保持忍让,所以说卫青应该是激流勇进的人。但是卫青在元封五年病逝(史料记载和简略),我们再看看汉武帝如何对待其儿子的,卫青的两个小儿子因为没有响应号召参军被剥夺爵位,同时长子在巫蛊之祸中牵连被杀。

飞将军李广的结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经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在文景之时飞将军只能被动防御,等到汉武帝时却不受重用只能屈居卫青和霍去病等皇亲国戚之后。在最后与匈奴的漠北战争中,李将军因为迷失道路,未能参战,因害怕汉武帝责罚,最后只能羞愤自杀。一生战功赫赫的飞将军在与匈奴的气势多场战斗中奋力拼杀,最后都没有封侯,那可是霍去病十七岁就做到的事情。

主父偃——推恩令

主父偃所提出来的推恩令可以说解决了汉武帝最大的难题——地方割据,毕竟前有七王之乱。通过推恩令汉武帝重新将盐铁铸币权收归中央,最终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但是因为主父偃揭发燕王得罪赵王,赵王告发主父偃收受诸侯财物,以及逼死齐王。汉武帝借此机会直接将主父偃下狱并灭其全族。

“酷吏”张汤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就是张汤写的,张汤当时帮助汉武帝查出陈皇后诅咒卫子夫进而淮南,衡山谋反等大事件,张汤也一度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但是因为汉武帝让张汤办理的都是一些极为得罪人的差事,所以遭到权贵的怨恨。元鼎二年,张涛遭到御史中丞和丞相长史朱买臣的无限,被汉武帝免官。之后汉武帝接二连三的责备使得张汤万念俱灰,为了自证清白张汤选择杀身成仁。

综上而言汉武帝确实是一位卸磨杀驴的好手,而且都是不留蛛丝马迹让人难以觉察的。如果霍去病在世消灭完匈奴,难保汉武帝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以霍去病孤傲的性格恐也难以善终,所以说霍去病在最辉煌的时候死去,也不见得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夏目爱看书


霍去病如果不英年早逝会位极人臣。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天份聪明头脑灵活,十七岁到二十四岁战争经历可以证明。

二 少年时候在汉武帝身边,君臣关系非常好,信任成本最低。能把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他。霍去病死时汉武帝一系列表现可以证明。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培养提拔了霍去病弟弟霍光。

三 汉武帝死后霍光是托孤大臣,如果霍去病在大概率是他。

四 霍去病众目睽睽中杀李敢后汉武帝选择包庇。一个独尊儒术的帝王可以这样做可见关系超脱君臣。

一个天赋聪明早早成名的青年将军,一生都是鲜花和掌声中成长,可以藐视国法杀人,不知道体桖士兵,最终会变成一个跋扈将军。


一直向前走在路上


从史书记载来说,霍去病并不是个很好打交道的人。他能够因为李敢刺杀卫青在前,而杀掉李敢,他不是一个忍气吞声的人,他有他的嚣张。他本质上是一个才华超绝的纨绔子弟,帝国双璧之一。

如果他活的更长一点,也许,匈奴不会延续到将近两百年后才彻底被消灭。

他这辈子虽然短暂,但已经照耀天际,光耀青史。

但是仗总是要打完的,世界和平以后。霍去病这种嚣张的性子放到如今,那么又会是什么样呢?人都是会变的。



佳君说


霍去病如不如司马迁说的病卒,1种就是匈奴无战事自然平稳而亡,以他二十三达到的各种官职爵位已无人能及,而武帝到时年迈,会象文帝处理周亚夫一般弄掉这个功高震主之人。2种就是在刘彻绝对放心的情况下托孤,充当霍光的角色[微笑]一家之言


九莲宝灯217


霍去病如果不早死,他会死的很惨的,

霍去病如果活着,以他太子一党的身份,在汉武帝打击太子的时候,第一个杀的就是他了,想想看,汉武帝在巫蛊之祸时,杀了公孙贺父子,然后就是长平侯卫亢了,如果霍去病活着,又手握兵权,必然第一个被杀了。

不要认为霍去病打仗厉害,忠君,本质上他是外戚,外戚就是用来杀了,而且你外戚坐大威胁皇权了,更应该杀,


南朝居士


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时期,任何级别的官员都是刘彻的玩偶。所有官员的升迁甚至生死都全凭皇帝的心情!霍去病即使不是英年早逝最多也就是卫青那个级别的战将。处事不够霍光稳重,刘彻不会过于信任他的!我个人更倾向于霍去病是被武帝赐死。


柳随风118


如果霍去病不死,他会扫平匈奴,扫平匈奴之后呢?没有敌人了。大汉唯一的敌人已经没了,接下来就是老刘家最擅长的了。霍去病和皇后卫子夫有亲戚关系。外戚?功高震主?再加上汉武帝已经年迈,太子年幼,这不是齐了吗?洗洗脖子等死吧!要么就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