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歡迎來到'席樂歷史說' ,喜歡,請關注我。


今天這期我們開始唐朝之旅,這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的開國皇帝——<strong>李淵。那個晚年被稱為最憋屈的開國皇帝——李淵。

李淵身為開國皇帝,能力自然是沒的說,自太原起兵,四個月便攻取長安,半年稱帝,論起家打下如此大的戰果,就算是秦皇漢武也稍遜一籌。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李淵 劇照

但在我們的印象中,李淵被電視劇塑造成為了一個愛聽枕邊風,愛聽兒子話,甚至被攛掇反隋的一個人,那麼這些窩囊形象究竟是如何呢,李淵晚年又是如何被逼宮,成為太上皇呢?

一:李世民是嫡子,文武皆備,能力突出

眾所周知,李世民是嫡子,卻不是嫡長子,他是二子,雖是不是嫡長子,可從小便懂得文攻武略,熟讀兵書,從小便求賢若渴,知道並規劃自己的方向。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還不大時便已從軍,年齡雖小,可卻也幾,屢次以少勝多,很少有敗績。他掃清軍閥,驅逐胡虜,光復漢人舊土,使漢人疆土達到空前,讓唐人這個名詞屹立於世界之巔。

說他少年英雄,毫不為過,在當唐王和領軍時,殺伐決斷,知人善任,並且能審時度勢,對於御下之術很有一套,可以說少年的他,便已站在了權利的巔峰。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李世民 征戰圖

二:李淵對李世民愛恨交加

因為李世民自領軍起,便為李淵衝鋒陷陣,可以說,唐朝能建立,有很大一部分是李世民打下的。所以造成李世民在李唐地方上勢力空前膨脹。

李世民在內擔任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益州道行臺尚書令,涼州總管和雍州牧,在外李世民還逐步建立了屬於自己在突厥內部中的強大關係網。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李世民 劇照

從父親的角度來講,李世民的騰飛,他是開心的,是為兒子驕傲的。但從皇帝的角度來說,李世民一人執掌權利過大,功高震主,而且和太子並不和,甚至還有流言說李世民要幹掉太子。

不過李世民的勢力在朝堂上,確實是老樹盤根,在政治上和他這個皇帝以及太子可以分庭抗禮了,所以李淵也就只能在猶豫不決間,把兒子一面當成政敵。一面想打擊,一面想依靠。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唐軍 征戰

三:玄武門之變

古代盛行的嫡長子繼承製來說,李世民並不可以當太子,繼承皇位,雖然太子李建成的各方面能力並不足以和李世民相比,但從戰功,威信,能力來說,李世民上位是理所當然。

李世民作為大唐開國元勳,戰功赫赫,畢竟可以說是整個唐朝都是自己打下的,不讓自己做皇帝,說不過去,但太子李建成卻又沒有什麼過錯。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玄武門 復原圖

然而帝者無親,霸者無情,震驚天下的玄武門之變還是發生了,在玄武門,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並且逼迫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

就這樣,被剝奪權利的李淵可想而知,晚年的生活並不好,宮殿缺乏修繕,生活受到限制,甚至連和哪些臣子交往都要受到監視,這讓這個曾經的開國皇帝一度奔潰。

以上三點緣由就是唐王李世民和他的父親李淵在權利上的交鋒,也可以說是相愛相殺,畢竟,無情最是帝王家,歷史對於男人而言,就是成王敗寇。

李世民與玄武門之變,唐王率眾逼宮,李淵晚年更是無助的令人唏噓

玄武門事變

總之,在多種主觀或客觀的因素影響下,這一年,一個野心勃勃,政治上深沉冷酷,軍事上用兵如神的怪物進行了政變,然後整個天下都開始為之戰慄。

最後,可以說,政治是殘酷的,是不講親情的,只有利益的你死我活,但還可以說,沒有玄武門之變,就沒有貞觀盛世。僅管玄武門之變充滿血腥,但一個充滿抱負,一個充滿野心的帝王上位,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關注我,帶你回到那個時代,堅持每日更文,是我對讀者最大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