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如此夫復何求,乾隆最愛的女子,愛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選秀女中,16歲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選中。雍正帝決定將這位名門之女指配給早已秘定為皇儲的弘曆為嫡福晉。

雍正獨到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經看出了這位端莊秀美文靜的少女,具備成為大清一代賢后的素質。

這年的七月,雍正為弘曆和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婚後,這對小夫妻相敬如賓,感情篤摯,十分恩愛。乾隆帝即位後,立她為中宮皇后。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乾隆最愛的女子,愛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孝賢皇后出身於滿洲鑲黃旗。鑲黃旗為上三旗之首旗,出身名門,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統教育,嫻於禮法,深明大義,並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加之天生的端莊文靜,可以說是一位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

孝賢皇后是乾隆精神上的知己,她陪他一起吟詩作畫、泛舟撫琴。在生活上對乾隆也是呵護備至。一次,乾隆患疥瘡,愈後體弱,醫生囑咐須靜養百日。皇后就住到皇帝寢宮的外屋,無微不至地親自照料,直到皇帝完全康復。

乾隆重孝道,善解人意的皇后就替他恪儘子女本份。對乾隆的生母如同對待自己的生母,朝夕承歡,噓寒問暖。太后出身寒微,且與她性格迥異,可皇后待婆婆極為謙卑恭敬,毫無驕矜之色,太后逢人就誇她孝順,一日也離不開這個兒媳。

皇后從不恃寵而驕,她為人和善低調,恪守傳統,生性簡樸,不尚奢華。平日不喜佩戴金銀、珠翠,只用通草所制的絨花來修飾自己。

宮闈內政都由皇后主持,乾隆稱讚她治事精詳、輕重得體。她對下平和、有禮,慈愛、公平,使六宮上下,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感恩守法,心悅誠服。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乾隆最愛的女子,愛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然而作為一個母親,她是不幸的。婚後次年生下的長女不幸夭折。

長子永璉七歲就被密定為皇太子,九歲就因偶感風寒而夭亡。

幾年後生下幼子,乾隆為他起名永琮,意為繼承大統之人。可是不到兩歲,又因天花不幸身亡。

短短几年,四個子女竟有三個夭折。接二連三的打擊,使皇后悲悼成疾。

幼子去世三個月後,乾隆和太后要東巡山東。皇后大病初癒,卻不顧自身安危,執意隨駕侍奉。

返京途中,舟車勞頓,皇后受了風寒,最終病逝於船上,享年37歲。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乾隆最愛的女子,愛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乾隆悲慟不已,皇后去世時所乘的青雀舫曾保留了她最後的體溫,皇帝命令把這艘大船運進北京城。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船舶體積十分龐大,而城門門洞狹窄,在沒有起重機械的古代根本無法進城。為了保留這艘船舶,皇帝想把城門樓拆掉。還是禮部尚書海望最後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命人即搭起木架從城牆垛口通過,上設木軌,木軌上滿鋪鮮菜葉,使之潤滑,千餘名人工推扶拉拽,費盡力氣,終於將御舟運進了城內。

皇后的諡號孝賢,是由乾隆帝親擬、直接賜予的,這在清朝沒有先例,在中國歷史上也只有五位。

乾隆不許其他嬪妃再去皇后住過的長春宮居住。皇后用過的頂冠、朝珠、器具、衣物一律原樣安放,這樣保留了四十多年,每年他都去親臨憑弔。

自從孝賢皇后過世之後,濟南城成了乾隆永遠的傷心地。此後,他在每次東巡或南巡途中,凡是經過濟南時都絕對不再入城。

乾隆與皇后生前感情摯篤,各地督撫、提督、總兵、織造、鹽政等官員紛紛藉此邀寵,呈遞奏章,要求“跪請聖安”並“叩謁大行皇后梓宮”。乾隆對這些奏摺大多是一覽了之,表示毫不在意。

但是,各省滿族的督撫、將軍、提督、都統、總兵,凡是沒有奏請赴京的,各降二級、或銷去軍功記錄。

皇后去世已經讓乾隆性情大變,甚至不通情理,從此乾隆朝廷的政策方針從“寬”趨“嚴”,向著新的統治格局和統治作風演變。皇后去世居然改變了施改方針,可見,乾隆對其感情有多深厚。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乾隆最愛的女子,愛到不可理喻的地步!

此後,歲暮、清明、小祥、大祥以及皇后的忌辰生辰,乾隆都不忘去靜安莊祭酒,每去也不忘去賦詩誌哀。

為悼念孝賢皇后,乾隆寫下了一百多首悼詩,每句詩裡都寫滿了思念與悲傷。

乾隆80歲時,又一次來到妻子墓前拜謁,他寫道: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最後兩句意思是最多再過20年就能與你相逢了!

最後一次至愛妻陵前,是嘉慶元年三月初九,乾隆帶著新即位的嘉慶皇帝一起祭奠。

這年他已86歲,與孝賢皇后已陰陽分離整整48年,望著陵前高矗入雲的松樹,乾隆帝寫下了這樣傷感的詩句:

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

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碼字不易,煩請各位看官隨手點贊或評論,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段歷史,您的舉手之勞是最好的鼓勵與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