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民间的“白菜豆腐保健康”有什么科学道理

俗语“白菜豆腐保健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实上,大豆原产于我国,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相反,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豆腐的确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几乎为零的低胆固醇,不但是清朝乾隆帝口中的“天下第一菜”,更适合现代人的饮食结构。

豆腐的蛋白质堪比肉类

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东西,肉类等动物性蛋白比较好,植物性蛋白次之,但吃肉太多的话,容易长胖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怎么办呢?

此时,豆腐就是很好的选择。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程义勇教授指出,“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及蛋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

豆腐蛋白质含量在34%以上,不但占比大,而且属于优质蛋白,有利于身体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放心吃,身体没有负担。

低胆固醇,帮助预防血管硬化

与吃肉和喝牛奶相比,豆腐和豆浆等豆制品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因此,不少营养学家称豆制品为物美价廉的最佳保健食品。

豆腐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的卵磷脂有助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代谢,预防血管硬化。

再加上豆腐还有众多活性物质,如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植物甾醇…这些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里特教授说:“每天至少保证吃半块豆腐,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痛风病人怕黄豆,但别怕豆腐

“黄豆嘌呤太高,会引起痛风,别吃豆腐!”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豆腐的误解,豆腐不等同于黄豆。

黄豆的嘌呤含量高,这是无疑的。每100克黄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相当于瘦肉,但是豆腐,由于其加工过程中嘌呤物质流失转化,其嘌呤含量仅有每100克豆腐13毫克左右,远远低于日常生活中的鱼、肉嘌呤的含量,痛风病人大可不必被吓到。

另外,从实际操作层面说,吃100克黄豆下肚太难了,得吃一大堆…但是吃100克肉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在吃肉和吃豆腐之间,可以选择吃豆腐。

民间的“白菜豆腐保健康”有什么科学道理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誉,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最优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当然蛋白质也不会差。

不过,豆腐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并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别适合人体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时,加入一些蛋白质质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质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这些高质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类和鸡蛋莫属了。

民间的“白菜豆腐保健康”有什么科学道理

注意:这些豆腐其实不是豆腐,别吃错了

下面这几种豆腐虽然也叫豆腐,但是和黄豆的关系其实不大,吃下去的都是油盐…要吃就是最纯正的豆腐。

1.鱼豆腐。

很多人涮火锅,都会来上一盘鱼豆腐。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黄豆,但主要原料为鱼浆。

2.鸡蛋干。

它的口感与豆腐很像,多数却不含任何大豆成分,主要是以鸡蛋为主要原料,加水、盐等制作而成,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压的人群,应尽量少吃。

3.杳仁豆腐。

吃起来香甜滑顺,杏仁豆腐是很多人喜爱的甜点。其实,杏仁豆腐里也没有黄豆,其主要由杏仁、糖、鲜奶或奶粉等制成,摄取过量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民间的“白菜豆腐保健康”有什么科学道理

以前只知道吃豆腐可以保健康,没想到还能帮我们远离心血管病和癌源,这豆腐块虽小,但作用大着呢!搭配得当还能功效翻倍!

赶紧把豆腐端上桌吧!全家人离疾病都远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