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從0到1,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狹義的“1”是遠遠不夠的。

在如今的時代,依託一項發明去創業是不行的,還需要變成產品。第一桶金是不夠的,還需要變成可持續的生意。甚至於,一項穩定的業務也仍是不夠的,還需要業務的快速成長,更需要有不斷的新業務發展起來……

創業和創新,是持續的挑戰,是不變的難題。但是在今日的市場環境下,還需要考慮一些依附於根本層面上截然不同的東西——“觀察與預見未來”。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在我的《跨界見真章》第二季中,曾對黑馬學院院長牛文文做過訪談。作為資深媒體人,牛文文常說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觀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而讓我有點奇怪的是,“觀察”這個既熟悉又不容易解釋完全的詞,究竟要怎樣去與創業結合到一起的呢?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 1 -

兩個95後創業,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1999年,牛文文剛到《中國企業家》的時候,有三個剛剛創業的人去找牛文文,他們分別是馬雲、牛根生、李書福。但在牛文文看來,當年馬雲、馬化騰這些人還是小人物時,大家一起看著他們成長才是最爽的。牛文文不想做“追星族”,而是要做“星探”,去發現更多的“馬雲”。

身為媒體人,觀察力讓牛文文預測到了一個大趨勢。牛文文說媒體人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夠看到大勢,但看到大勢之後敢不敢去做,這才是關鍵。

這讓我想起美國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過的話:我們的世界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雖然沒有人能準確地預言未來,但是如果能看見當下的變化,那麼我們就能提出問題,這種變化會產生什麼影響?意義是什麼?該如何應對?從而找到支點,找到方向,迎接成功。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如今中國的創業熱潮正在一波接著一波的興起。國家鼓勵全民創業,全民也在奔著自己想的那樣去創業,但在這一波又一波的大熱潮的奔湧中,卻也頻繁更換了一個又一個的創業者。

當資本快速湧入市場,是好還是壞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過去資本湧入的這十年,正是中國驚人發展的十年。

我們都說創業者是在冬天長大的孩子,一個創業是要持續發展的,融資一輪,兩輪,但融不到三輪,如果自身的經營模式純粹依賴資本,而自身沒有本領抵抗嚴寒,那這樣的資本創業派或口頭創業,是過不了冬天的。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我想起之前做節目的時候曾經採訪過很多創業者。但有兩個95後,讓我印象深刻。剛剛出校門的年紀,僅憑愛好就創業,找融資。

他說逛商場的時候發現會收到很多積分卡。但是每當下下次去要用的時候長長找不到,或者忘記帶了。所以他想做一個APP幫助商家和消費者記錄。

另一個孩子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向那些修完課程不再需要書的同學收購教科處,然後在網上賣,這麼簡單的操作卻能讓他每年賺夠自己的學雜費。

這個過程其實足夠簡單,但他很清楚自己可以賺多少錢、將書本銷售在哪裡。其實,每次他只需要付一點快遞費就會有人幫他處理好包裝和運送問題,每個星期花10個小時就可以賺到很多很多零花錢。

對他而言,暫時的創業只是,看清眼前市場環境,結合自己的客觀條件去積累一些經驗。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其實,很多初次創業者都會很自然的聚焦在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方向上,卻沒有好好去計算是否有足夠的需求讓公司生存下去。熱愛和夢想是否有可行,是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 2 -

為什麼你每天都要去7-11

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創業發展之初的方向是不是一定是清晰正確的?但二三十年前的中國企業多半是“初期的發展戰略不清晰”。據統計,500強的企業中,創立之初有著清晰發展戰略的不到5%。

但是,現在和以往的創業模式不同,今天創業的門檻不像之前那麼高了,創業變成一個全民都可參與的大項目前提下,新創企業在開始之初就一定要有一個相對清晰的發展願景和戰略框架。

比如微信連接一切的移動社交,比如外賣平臺將你24小時的訂餐全解決了、共享閒置汽車資源的滴滴等等。

如今,清晰的戰略是每個創業者穩定的出發點。然後,站在未來看現在,並積極追求壟斷利潤。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其實,我們可以把眼睛放在每天必去的7-11上。

這個最多200平米的面積卻裝下了大型超市的有的一切日用品。

無論你怎麼選擇都會在最短的時間挑好你需要的東西,結賬走人。“小而全”就是7-11的宗旨,而這個宗旨似乎得到每一個人的認可。這就是因為7-11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未來可期”。

我覺得,7-11的這種模式就是在創立之初對未來的某種構想,然後,逐漸形成了目標和意義。而創業的最終目標就是創造價值,這就是一種創業模式的成功,從那個時代看向未來。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 3 -

對於創業項目來說,就是90天決生死

其實一個企業的成功,並非一步登天。

在我的《跨界見真章》第二季中,牛文文就說過,自己當初的轉型到再創業,曾面臨過公司高管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也曾經懷疑過人生,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有問題,是不是一個好的創業者。它曾去找尋好友詢問,但不管誰的安慰,最終的痛苦還是要自己去扛。

其實,這樣的遭遇對於很多成功的創業人來說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對於創業公司來講,誰離開都不要緊,公司最重要的靈魂是你,只要你不倒下,那便是未來。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如果說創辦一個新公司兩年半到三年的時候,團隊分裂,只剩創始人,是大概率事件,那對於創業項目來說,往往是90天決生死。

在我接觸過的創業人中,他們提到最多的就是創業項目,有的創業人說90天決生死,91天可棄權,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好的模式的項目空間往往只給創業者90天時間。信息時代把一切模式都變得透明,好的模式,你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

有創業人說,90天一心一意做一個項目,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上,無論其他項目的誘惑力有多麼大,都死磕這一個。如果以後真發現這個項目不賺錢,那從第91天開始,就再也不碰這個項目。

這個90天理論是否成立很難定論,但這確實是一部分創業者總結的經驗。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 3 -

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很酷的

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很酷的,我一直這麼認為。

全民創業大潮來臨,創業者在做好“觀察和預見未來”後,其實還是不夠的。創業者一直在承受巨大的壓力,因為只要做錯一個決定,就可能萬劫不復。

有創業者說:創業就是在真空中,沒人告訴你對錯或該往哪走。在所有準備充分面前,你依然要孤獨地做決定,然後以自己的全副身家去承擔結果。這就是創業者最酷的地方,但也是最殘酷的地方。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在創業之前我們需要清晰認識到,這可並不是幾個創業明星,就能改變世界的高收益遊戲,這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商業實踐。這意味著,聚光燈之外的創業者需要屏蔽風口的誘惑,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成功之道。

創業不分大小,只要能夠創造價值,再小的生意都是了不起的生意,再默默無聞的創業者都是促進時代和社會進步的英雄。

90天,是創業者成功與失敗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