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骨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有三類:腰腿麻疼、膝蓋疼、頸肩痛。其中,頸椎病是造成頸肩痛最常見的原因。

由於頸椎病患者眾多,我搜集了下大家的常見疑問,做了一個“你好,頸椎病”的系列科普。讓大家通過幾篇文章,科學的認識頸椎病,正規的治療和預防。

這是本系列科普的第一篇,先來講講頸椎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得頸椎病的人多嗎?年輕人會得嗎?

人群中,約15%的人患有頸椎病。也就是說,每6~7個人裡就有一人患有頸椎問題。在美國,50歲以上的人頸椎病發病率為25%,60歲以上的人為50%。可以看出,頸椎病的患者相當多,所以當大夫給你診斷為頸椎病時一點也不必意外。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裡,頸椎病是到老了才會得的病。但是由於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手機電腦等使用時間的增加,頸椎病人群正在年輕化。在門診我接診過的最年輕的頸椎病患者僅13歲,二十七八歲、三十四五歲得頸椎病的人多了去了。

二,什麼是頸椎病?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圖中紅色的部分就是人體的頸椎,它是由7塊椎骨從上而下排列組成的。在這7塊椎骨之間,有從上往下走的脊髓,這些脊髓就像我們的黃河一樣,從頸椎一直流淌經過胸椎,再到腰椎,再到骶椎。其中頸椎處於這條河的上游,如果頸部的脊髓出狀況,下游的脊髓都可能受影響。所以頸部脊髓的嚴重損害常導致截癱,所謂截癱,就是從某一個水平面以下的所有肢體感覺和運動功能均喪失。相當於上游被截流,下游就沒水了。脊髓如下圖黃色部分。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而每兩節椎骨之間,會從脊髓發出神經,就相當於黃河發出的一條條支流,每經過一個省份,就發出兩條支流,一條往左,一條往右。這些支流是流到肩臂和手去的,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相當於這些支流是灌溉肩和手的農田,如果支流出了狀況,農田裡的莊稼就會出問題。頸部發出神經往上肢走的示意圖如下: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除了往下和往兩邊發出的神經之外,在這7塊椎骨兩旁,還有兩根往腦部去的血管,叫做椎動脈,如下圖。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這個示意圖中,中間黃色部分是一塊一塊的椎骨,兩邊紅色的部分就是椎動脈,那幾根像腳一樣伸出來的就是神經根(就是上面提到的神經的根部)。椎動脈是往腦子裡面供血的,所以椎動脈如果收到擠壓而出現血管狹窄,腦供血就會不足,會有頭暈等症狀產生。如此之外,還要提前給大家說的一點是,在這些椎動脈的血管表面,分佈著一些神經纖維,叫做交感神經。當它們受到來自於骨贅等的刺激時,不僅僅會引起頭暈,還可能造成噁心、心慌、胸悶、天旋地轉等,這個後面會提到。

在每兩個椎骨之間,還有一個圓盤,這個圓盤相當於一個減震的墊子,叫做頸椎間盤。還是下面這張圖,兩個骨頭之間,灰白色的部分就是頸椎間盤了。下面兩個圖是從正面和側面看他們的樣子。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通過這幾張圖,我們應該瞭解到頸椎除了椎骨之外,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結構:椎骨、脊髓、神經根、椎間盤、椎動脈以及椎動脈表面的交感神經。這些結構任何一種出現病變,都稱為頸椎病。而造成它們出現病變的原因,就是長期的頸部姿勢不佳、頸椎退化、骨贅增生、頸椎間盤退變突出等。除了這些內部結構外,頸椎後面和肩胛骨區域有眾多的頸項肌肉,它們負責維持頸部和頭部的運動和姿勢,保護頸椎的穩定性。隨著不良姿勢造成的肌肉勞損日積月累,會出現這些肌肉的痠痛、僵硬,繼而出現頸椎的不穩定,而頸椎的不穩定就會加速椎間盤的退變、骨贅的形成、椎動脈的擠壓、交感神經的刺激和對脊髓及神經根的刺激,產生更嚴重的頸椎病。

下面,我們就把幾種頸椎病的類型講解一下。

三,頸椎病有哪些類型?出現哪些症狀說明我得了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

這可以理解為其他所有類型的頸椎病共同的早期階段。也就是前面說過的,頸部的肌肉痠痛、僵硬。這是大腦給我們的一個警告,告訴我們,我們頸椎周圍的肌肉已經很疲勞了,如果再不注意,就要得更嚴重的頸椎病了。很多患者因為脖子疼,到醫院拍了一個X片,報告上說,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者說頸椎反張,這些都說明存在頸椎的退變,往往也伴有頸部肌肉的勞損。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這種肌肉痠痛不僅會表現在脖子後方,也會表現在兩側的頸肩部和肩胛區: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圖中紅色部位為常見壓痛點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圖中打叉部位為常見痠痛點

當你出現了這些情況,你真該好好注意了,此時的頸椎病還屬於早期,還不必吃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減少玩手機用電腦和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葛優躺,不要躺著脖子和頭靠在床頭看電視,不要低頭辦公一次很久等,結合合理的按摩、熱敷和鍛鍊,可以緩解甚至治癒。可是如果你仍然執迷不悟,你將難以避免的出現下面幾種更為嚴重的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

如果你仔細的看了前面的內容,神經根這個詞你就不會陌生。所謂神經根,是從頸部脊髓發出,發往胳膊,支配肩、臂、手的神經的起始部位。

神經根從脊髓主幹上發出後,需要穿出頸椎骨之間,才能正常傳遞到上肢。但是恰恰就在它穿出頸椎骨的時候,經常受到因為退變而突出的頸椎間盤或者骨贅(骨質增生、骨刺)的擠壓。

“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一):哪些症狀說明你得了頸椎病?

神經是很脆弱很嬌嫩的,它們一旦受到擠壓,就會產生相應的症狀。

以我們江蘇為例,長江流經江蘇,分出8條支流(只是舉例),一條灌溉南京,一條鎮江,一條常州...等等。現在灌溉鎮江的這一條支流在從長江分出來的分叉處河道被堵塞了(某根神經根受壓),水流就會變細,鎮江的供水或者灌溉農田就會出現問題(感覺異常或者麻木、疼痛、酸脹等,還有的會有運動功能障礙),如果堵塞更嚴重些,完全沒有水流了,那鎮江就要斷水了,所有的感覺、運動功能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每條神經根發出的神經都有它所支配的區域,在這塊區域裡的感覺、運動都受其控制。所以有的人頸椎病是肩膀出問題,有的是胳膊的症狀,有的是手的症狀。這也就是平時我們經常有的一個概念,就是手臂麻疼,很可能是頸椎病。這種因為神經根受壓引起的頸椎病,就叫做神經根型頸椎病。

這裡要強調一點,有些人並不一定是麻木或者疼痛,而是感覺異常。比如覺得手臂發涼,或者發熱、或者像蟲爬一樣等等,都是因為神經受到刺激而出現的異常感覺。

這種類型的頸椎病是最常見的一種,而其中80%的人是不需要開刀的。

本篇僅介紹頸椎病,不討論具體治療。關於治療,請查閱“你好,頸椎病”系列科普(二):頸椎病該怎樣治療?

椎動脈型頸椎病

上面已經講到了椎動脈和椎動脈上分佈的交感神經,也知道了椎動脈的血管是去往大腦,提供一部分大腦血供的。那麼,當頸椎骨質增生擠壓到椎動脈時,自然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表現,諸如頭暈、眩暈、眼花、耳鳴等(並非全部症狀同時出現),嚴重的可能突然倒地,但是意識是清除的,這些情況在頸部突然轉向或者後仰時更容易發作,也有些人是一覺醒來發作。

除此之外,年齡大了以後頸椎椎體之前會因為韌帶鬆弛而不穩,相對活動度增加,反覆牽拉和刺激椎動脈表面的交感神經,而增生的骨贅也會刺激這些神經末梢。而這些神經末梢有個特點,受刺激後會引起椎動脈痙攣,也就是血管“抽筋”,一陣一陣的變狹窄,從而導致上述腦缺血的頭暈、天旋地轉、眼花、耳鳴等症狀,還可能會同步出現其他交感神經刺激症狀,如心慌、胸悶、頭痛、噁心、心煩意亂等等。

這種頸椎病也是所有頸椎病類型裡平均年齡最大的,平均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上。因為無論是骨贅還是頸椎不穩,都是頸椎退變衰老的現象。

同時,椎動脈型頸椎病也很容易和很多其他疾病混淆。比如經常會引起頭暈眩暈耳鳴的耳部疾病,還有少數人是腦子出了問題,還有一些人是椎動脈本身狹窄或者閉塞,所以得了這個病的病人經常在耳鼻喉科、骨科、神經內科等多科室之間查來查去。

對於這種類型的頸椎病,儘可能選擇保守治療。比如帶頸圍領(穩定頸椎,可帶3-4周),注意日常姿勢、吃一些藥物(需要專業醫生指導)、避免快速轉脖子等可以達到緩解甚至長期不發作。當然也會有小部分人,保守治療無效,對生活治療影響很大,就到了不得不手術的地步。

脊髓型頸椎病

這是頸椎病裡最嚴重的類型。一經確診,應該儘早手術。

這一種類型的頸椎病大多是由於頸椎間盤突出、骨贅增多、頸椎管狹窄等共同擠壓脊髓,使得脊髓逐漸變性損傷,產生嚴重的甚至不可逆轉的臨床症狀和功能障礙。

這種類型的頸椎病常常出現下述症狀之一或多種:

①雙腳發軟、走路不穩、像踩棉花的感覺。

②對雙下肢控制變差,走路變慢變笨拙,常摔倒。

③胸部腹部有被帶子束縛住的感覺。

④大小便異常、排便困難或失禁。

⑤男性性功能障礙。

⑥雙上肢肌肉萎縮、笨拙、無法完成精細活如扣扣子、寫字、穿針等。

有這些情況,就要及時就診。

脊髓型頸椎病就像是河流的主幹河道被侵佔了,下游就會變細,所有支流都受到影響。而且,這種侵佔時間越久,支流的廣泛的農田就會逐漸乾枯、壞死,不可挽回。

所以脊髓型頸椎病一定不能諱疾忌醫和延誤治療。

交感型頸椎病

這是頸椎病裡最複雜的一種類型。

複雜在交感型頸椎病的病人,一個個都嘴上說自己又是頭暈頭痛,又是噁心嘔吐,或者耳鳴心慌,或者睡眠障礙,或者心煩意亂等等,但是查來查去都沒有什麼陽性結果,很難確切診斷。

它是由頸椎退變的多種因素導致刺激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產生的上述症狀。診斷也困難,治療也困難,還常常和椎動脈型頸椎病一同出現(椎動脈上也有交感神經)。這種頸椎病治療上和椎動脈型頸椎病大體相同,但是由於難以確診具體引起病變的位置,所以手術治療有很大的困難。

通過這篇科普,大家應該對頸椎病的大概情況很瞭解了。總體來說,頸型頸椎病是大多數頸椎病的早期表現,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類型,最嚴重的是脊髓型,最複雜的是交感型和椎動脈型。

你是頸椎病嗎?

你可能是哪種類型的頸椎病?

你現在心裡清楚點了嗎?

下一篇,我們來講講頸椎病的具體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