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春帆楼,清朝代表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画押。学过历史的朋友都是,《马关条约》是一项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朝不仅要赔偿两亿两白银,还要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地。

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不满,上至宗室督抚,下到书生举人,纷纷上书表示反对。按照条约的规定,从签字到换约有21天的期限,也就是说如果清朝不批准条约,那么和约就自动作废。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春帆楼谈判

​4月20日,光绪帝召集军机大臣讨论此事,还让徐用仪去拜访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就在此时,俄国已经和法国、德国已经站到了一起,三国驻日公使于4月23日正式向日本外务省提出照会,强烈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在三国干涉还辽的同时,光绪帝产生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那就是“毁约再战”。客观而言,甲午战争清朝虽然屡战屡败,除了海军外,陆军方面没有遭到重大损失。而日本的条约十分苛刻,引起了全国舆论的沸腾。光绪帝是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他怎么能忍受这种耻辱呢!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马关条约

​4月25日,光绪帝通过军机处,给清军“前线总指挥”刘坤一和坐镇天津的王文韶发去电报,要求两人对毁约开战发表意见,“体察现在大局安危所系,及各路军情战事究竟是否可靠,各抒所见,据实直陈,不得以游移两可之辞,敷衍塞责”。

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的王文韶堪称是官场“老油条”,自咸丰二年考中进士,他已经历经四十多年的宦海沉浮。他在电报中说,直隶所属的部队,只有聂士成所部“必可一战”,至于关外诸军的情况“不敢臆断”。他还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现在事可胜不可败,势成孤注,与未经议约以前情形,又自不同。”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李鸿章

​身在关外前线指挥刘坤一虽然屡战屡败,但他却坚决主战,“宜战不宜和,利害轻重,事理显然,此固天下所共知,亦在圣明洞见”。刘坤一认为,关外诸军都是经过屡次作战,是能够守住辽、沈的。同时,京津地区已经布置重兵,日军“纵或登陆,究属孤军”。

刘坤一还分析日军方面的情况,认为日军劳师远征,而清军是以逸待劳。对此刘坤一还提出了“持久”作战的策略,“在我只须坚忍苦战,否则深沟高垒,严为守御”,“倭奴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即使再打上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刘坤一

​刘坤一最后总结道:“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对付日军要进行持久战。与此同时,刘坤一还听取前线诸将的建议,“诸将一闻和约,义愤填膺,必欲决一死战”。刘坤一虽然屡战屡败,但毕竟是湘军宿将,很有战略眼光。

虽然清朝在战场尚不占优势,但毕竟当时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日本。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财政收入,都足以支撑这场战争。在陆军装备上,清军也丝毫不逊色于日军,缺乏的只是近代的军事制度。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酝酿一项大胆计划,若实现能取胜

甲午战争形势图

​事实上,日军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后来侵犯台湾的战争中,就损失了三万两千多人。如果清朝能够采纳刘坤一的建议,与日军进行持久作战,完全是可以取得胜利的。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因为即使光绪帝想毁约再战,有一个人也不会同意,她就是慈禧太后。

在慈禧太后的强大压力下,光绪帝被迫同意换约。《马关条约》对清朝的损害极大,一方面让朝廷威信扫地,许多人开始投身革命,要推翻这个朝廷;另一方面清朝的国际地位也大大降低,列强们接踵而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历史证明,和平不是靠花钱买来的,而是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参考资料:1.《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