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历史上真实的洪秀全是一个怎样的人?

新村969


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起到了变革和催化作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汉人从此掌握军政大权,逐渐成为清廷的封疆大吏,并由袁世凯实现政权的和平过渡。

那么,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洪秀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胆量极大

洪秀全应试失败后,就敢通过传教,组织会众造反,在严酷统治中原已经两百年的清朝中,也算是十分的大胆了。要是造反失败,不但灭九族,还要凌迟处死,十分血腥。


2.思想封建

虽然洪秀全等人的初衷是开创一个均田地的新国度,然而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封建思想十分严重。比如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大肆选妃,整天沉迷后宫享乐,不理朝政,实际上跟封建帝王毫无区别。

3.目光短浅

起义之初,他们并无规划,占领南京及附近的几块地盘后,就志得意满,对于北伐军毫无支援,以至于北伐军孤军深入后全军覆没。也没能沿长江一线攻占西川,从而控制南部半壁江山,再造东晋南宋的天命,以至于被曾国藩等人的湘军淮军最终攻灭,实在可惜。



4.权谋不足

太平天国的衰亡,始于天京事变,不但东王杨秀清被杀,韦昌辉等人也被屠杀,石达开虽然逃出南京,但是家人全被杀光。这件事不但让蒸蒸日上的太平天国事业遭受巨大挫折,导致核心人才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动摇了军民的人心,从此走向下坡路。这其中折射的是洪秀全帝王权谋的欠缺,以至于东王杨秀清一家独大,尾大不掉,最后不得不借刀杀人。原本,他可以通过其它天王分权,平衡东王权力,或者进行制度改革,或者亲子参与军政。可惜了宏图大业毁于内讧。



5.仇视传统

由于屡次考试失败,洪秀全极度仇视四书五经,曾下令不许四书五经等书的刊印,并且摒弃了很多传统礼仪,原本想着开创一个全新的社会。可惜,由于眼界局限,无法彻底改天换日。但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是翻天覆地的,几十年后,孙中山的共和思想落地开花,再后来,五四运动风起云涌。


洪秀全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敢于突破封建礼制,挑战清廷,革新社会。但是,却又十分局限,缺乏战略视野和权谋之变。他的身上既有封建传统的影子,又有渴望创立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大风观澜


按照南王冯云山的制度设计,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国家大权掌握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军师”之手;洪秀全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手头也没有一支直属武装力量。可以说,洪秀全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连小兵都没几个。但是,光杆司令洪秀全却能将杨秀清、韦昌辉等地方实力派一一诛杀,并成功排挤石达开。其中之原因究竟何在?就“纵横国史”看来,原因就两个字,即是“内斗”;洪天王拉一派打一派,最终将其一一解决。


首先,利用杨秀清与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陈承瑢之间的之矛盾,拉拢后者解决东殿集团,为专权开个好局。

先看杨秀清与韦昌辉之间的矛盾。还在金田团营时期,烧炭佬出身的杨秀清就瞧不起小地主世家的韦昌辉,毕竟阶级矛盾摆在那,心里过不了那坎。取得“天父代言”大权的杨秀清处处排挤韦昌辉,若不是萧朝贵大力支持,韦昌辉光靠赞助拜上帝教估计也难以混出头。1851年12月,“永安封王”,韦昌辉封北王6000岁,与杨秀清东王9000岁有很大差距,两者相处还算融洽。但是,随着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阵亡,韦昌辉一跃而成为仅次于杨秀清的实力派二号人物,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经常借口小事搞“天父下凡”,屡次当众杖责韦昌辉,让其下不了台面。此外,杨秀清还剥夺韦昌辉京师卫戍大权,代之以翼王石达开。韦昌辉慑于东王威严,屡次妥协,但内心非常不满,只要时机成熟,他必定会和杨秀清翻脸。

再看杨秀清与秦日纲之间矛盾。在“天京事变”中,燕王秦日纲是实际操刀手,他对同僚下手比对清军更狠,刀刀见血,枪枪毙命,绝不留情。那么,他又是如何与杨秀清结下仇恨呢?首先,杨秀清在永安搞“天父下凡”,声称上帝要分封五大王,即是杨、萧、冯、韦、石,但却将矿工秦日纲排除在外。要知道,金田起义时,秦日纲可是带着几千矿工入伙;这些矿工组织性、纪律性很强,而且还能够挖掘地道,是攻城拔寨的精干力量。秦日纲没能封王,其内心已对杨秀清有所不满。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为树立个人权威,经常杖责诸王,秦日纲也是躺枪之主。例如,秦日纲马夫不向杨秀清同庚叔行礼,杨秀清小题大做,直接来个“天父下凡”,马夫斩首,秦日纲杖责一百军棍。堂堂燕王,居然因这鸡皮蒜毛之事而被打屁股,其内心之不满,可想而知。



接下来,看杨秀清和陈承瑢之间矛盾。这应该是杨秀清最不应该得罪之人,因为他的一举动,直接要了杨秀清小命。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世民能在李建成的地盘长安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其中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收买了玄武门守城将领,否则他会被东宫集团剁成肉酱。陈承瑢,太平天国丞相,也是东殿集团最重要的文官领袖,并兼管天京城防工作,这位置实在重要了。如果没有陈承瑢帮忙,“诛杨密诏”无法送出天京,因为陈承瑢可以直接联系到天王,而且还能利用京城驿马送信。此外,陈承瑢不打开城门,韦昌辉、秦日纲等勤王之师也进不了天京;只要他临阵倒戈,韦昌辉、秦日纲必死无疑。但是,杨秀清在处理“马夫事件”时,连陈承瑢也一起杖责,实乃大错特错。

自从定都天京后,光杆司令洪秀全就当起了“宅男”,深居天王府,不再过问军国大事而是一律交给东王杨秀清打理,因为就算想管也未必管得了。不过,杨秀清实在欺人太甚,已经取得事实上的领导权还不满足,还非要逼迫天王封“万岁”。此外,杨秀清因看不惯洪秀全任意使唤宫女干杂活,直接来个“天父下凡”,杖责洪天王四十大板。作为光杆司令,洪秀全根本不敢和太平天国一哥杨秀清撕破脸,他只能等待机会。杨秀清虽然势力大,但却和其他实力派关系闹僵,搞得水火不容,以致众怒难平,这就给洪秀全诛杀自己创造了条件。这过程太有意思了,陈承瑢传递“诛杨密诏”,韦昌辉、秦日纲带兵回来,陈承瑢接着打开天京城门,韦昌辉、秦日纲立刻奔向东王府,斩杀杨秀清。一代枭雄杨秀清,就这样被洪秀全利用派系矛盾给干掉了。



杨秀清被干掉后,剩下的实力派是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三位。陈承瑢力量太小,无法对天王构成威胁,可忽略不计;秦日纲是洪秀全发展进拜上帝教,可以作为亲信培养,也算是事实上的盟友。所以,接下来洪秀全要解决的对手是韦昌辉、石达开,这两人势力庞大,均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杨秀清。那么,洪天王是如何解决北王和翼王这两大实力派呢?办法还是在两者之间制造矛盾,让其自相残杀。韦昌辉因痛恨杨秀清,而在京城滥杀东王余党,石达开回京劝阻反被追杀。这时,洪天王却同意(另说被逼无奈)韦昌辉率兵屠杀翼王府,明摆着想将事态扩大化,好让两者火并。石达开在西征战场屡建奇功,在天国军民中享有极高威望,因而在“韦石决斗”中获胜;洪秀全迫于石达开压力(回京攻灭天京),只好下令京城军民诛杀韦昌辉,并将其尸体悬挂于城门。

韦昌辉被诛杀后,石达开回京辅政,强迫洪秀全处死秦日纲、陈承瑢,从此翼殿集团一家独大。为此,洪秀全便封自己两位兄长洪仁发、洪仁达为安福两王,让其牵制石达开,并最终将其逼走。至此,洪秀全表面上实现了大权独揽,但却未必,因为其他实力派将领为了确保自身安全,纷纷拥兵自重,不再齐心协力为天国效力,对洪天王之政令阳奉阴违。从此,太平天国如同一盘散沙,只等着曾国藩湘军前来消灭。


纵横国史


历史上的真实洪秀全,我认为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尤其是近几年,对洪秀全的评价,大部分是批评与谩骂的。说他借着天下平等的幌子,搞自己的封建政权。简单的来说一说。



一、好学纳新,敢于利用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洪秀全确实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不过也没学那么多,但就是敢于接受,敢于利用。他以西方学说及上帝会教意的理论,开始了演说活动,为太平天国早期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具有领导才能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一时间横扫大江南北。洪秀全的名声,也很快的为他招来了许多得力干将。如石达开、杨秀清、冯云山、李秀成、陈玉成等人。这些人英勇善战,在早期与清廷的战争中,为洪秀全攻城略地。这足以证明,洪秀全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

三、不思进取,沉迷后宫

洪秀全“定都”天京之后,便安然于深宫内院。命人挑选天下美女,为自己享用。并且每日乐于此道,不思进取。据说他还为后宫这些争宠的佳丽们,写了一本“工具书”,教这些佳丽们怎么说话,怎么来讨自己喜欢。



四、欲望膨胀、目光短浅

洪秀全当了“皇帝”以后,不图谋与清廷抗礼,反而玩起政治手腕,杀了像韦昌辉、曾水源这样忠心的将士。并与杨秀清上演宫斗大戏。在权利欲望的驱使下,洪秀全目光变得短浅,不图大计。

当然,不管洪秀全是怎样的,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带领的农民起义,在近代史上,还是具有许多特殊意义的。至少是给满清政府,敲响了一记响亮的丧钟。


北方木乔


洪秀全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根据干王洪仁玕的回忆,洪秀全在当时可是整个家族的希望。他们家在过去的时候是一个大家族,不过现在已经没落了。我们知道清朝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博取功名。洪秀全七岁开始读儒家经典,表现非常优秀。据说他几年之内就博览群书,族人都期盼着有一天他能够光宗耀祖,让整个家族重振声威。

为了让他能够考取功名,很多人都有牺牲。几个教他的老师都愿意在没有酬劳的情况下教他,家人都凑钱让他读书。

洪秀全刚开始的时候考试非常顺利,第一天成绩名列前茅,不过到了最后一天,他便跌出榜外了。古代科举非常难考,一次考不上就要等要好几年。九年之后,洪秀全又参加乡试,他再一次落榜。

洪秀全第三次落榜以后,他便彻底崩溃了,靠着家人才能抬回去。这也很正常,一个人背负那么大期望,考了十几年都没有考上,自然心里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那个时候的洪秀全估计都有点精神失常了。后来他接触到了基督教,便自创了拜上帝教。他这段经历是和希特勒有点像的。希特勒原本是个士兵,一次作战中受了重伤,昏迷不醒,后来便去从政了。

其后,他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公开反清,打到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从这一点来看,洪秀全早期是非常励志的。

虽然现在提起太平天国,必然有人会想到洪秀全。但是太平天国的创立过程中,洪秀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具体的事情都是下面的人来做的,洪秀全不过是个名义上的领袖。前期是冯云山、萧朝贵等人,中间是杨秀清,最后才是洪秀全真正掌权。不过晚期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江河日下了。

总的来说洪秀全这个人是难当大任的,无论军事谋略还是政治能力,他都是不足的。很多时候太平天国都是完全靠着下面的人撑着,他自己是干不来这些事情的。


历史是什么


看惯了各种辱骂洪天王的言论,达摩君忍不住要替他说几句公道话。

首先,洪秀全天资聪颖,学习拔尖,据说在全村人当中出类拔萃。这个符合史实,毕竟他周围的人扁担倒了都不知道念个一。洪秀全四次应考,县试均以头名通过,但每次都折戟于府试,与秀才功名擦肩而过,这充分揭露了清朝科举制的腐朽,连他的文章都能过县试,可见阅卷老师水平之低。


第二,洪秀全是一个可以为革命大局牺牲自己的出色的革命理论家。他在1844年与冯云山产生激烈争执,为了保存革命火种,他不得已将300信众托付给冯,毅然隐居于家乡,开始从事科学理论创作。而冯云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他深入紫荆山区传教,组织了3000名乌合之众,建立了一支流寇武装。这时,洪秀全难以割舍与冯云山的革命情谊,遂忍辱负重,带着他最新出炉的理论巨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再次出现在他面前,还厚颜无耻地提出要当老大。


第三,洪秀全是一个敬父爱兄的道德完人。后来,当地地主武装盯上了他们,并把冯云山抓走,并扬言要将其送交官府。洪秀全为了革命同志的安危,立即动身前往广州,说是要找两广总督耆英讨个说法,结果出去转了一圈,听说革命队伍又转危为安了才敢回来。听说上帝老爹附了杨秀清的体,耶稣大哥附了萧朝贵的体,他倒地便拜,全然不顾自己的革命导师身份,这体现了他与父兄的深厚情感。


第四,洪秀全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天京被攻克之前,他再次做梦梦见了上帝,上帝亲切地告诉他:天京之围马上就会过去,天兵已经在路上,准备杀尽阎罗妖。二儿子啊,你也快点上天复命吧,我和你哥都想你啊。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很快洪秀全的梦想便实现了,因为他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上了天堂。这深刻地说明了一点: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达摩说


洪秀全是一个宗教偏执狂。

从洪秀全的一生,不难看出洪秀全的真面目。刚开始传教的时候,信徒人极少数,洪秀全为了让信徒们死心塌地的相信自己,便在传播拜上帝教教义的时候,言语之中有很多对信徒的恐吓,说什么不信上帝就会有厄运降临,“我将遣大灾降世,凡信仰坚定不移的将得救。过了八月以后,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后来随着太平军不断的强大,控制范围越来越广,洪秀全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一切都交给杨秀清,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太平天国高层巨变,天京城常年处于清军包围之下,这个时候的洪秀全又开始偏执的推销起自己的信仰, “所有的困难都是天父天兄在试探大家的心,大家只要真心对待天父和天兄就好了”,让人深信,没饭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天父天兄的一片诚心。

不仅如此,当天京城破前,李秀成苦口婆心的要洪秀全放心被清军围得铁通一般的首都,洪秀全训斥李秀成,"天降尔王为真主,何用烦愁胆心飞",告诉李秀成自己是上天选定的,不用做任何事也可以坐稳打下来的江山,后来苏州丢失,李秀成再次请求放弃天京,洪秀全依然偏执的相信自己的宗教:“我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为天下万国的唯一真主,有什么害怕的。” 洪秀全的眼中从始至终都只有他自己的宗教,活在自己给自己画的世界里。


小佛说史


洪秀全是山畲汉化的,挂靠汉人之名,表面上是汉人,骨子里反汉。广东人早就知道其人,所以没什么广东人跟随他造反。



搞三搞四用户


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太平天国,加上新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一度很红火,而且超出了正常历史研究的感觉,随着热情冷却,今天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普及,和网络传播的猎奇渲染是两个层面的概念。

洪秀全这个人物有一些客观的疑点,但大体方向和人生轨迹还是清楚的,首先清朝保留的太平天国史料很多,但很多内容是带着情绪和偏颇的,反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阵营下面的一些幕僚如李榕等人的笔记,对湘军的所作所为,最后如何栽赃太平军是非常清楚的,包括谭嗣同这些出身湖南的人游历南京城,到底是谁在迫害老百姓,安庆城的灾难到底是谁下的毒手,都是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太平军根本不是后来传播的那样,席卷十几省,能够吸收天地会、小刀会,捻军、红枪会等等地方结社全部加入太平军联合行动,包括西北地区民众一起打击清军,这样一个浩浩荡荡的长达近20年的风潮,今天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当时太平天国的影响力,假如是一个毫无人性的组织,怎么可能成为当时对付清军的主力军?只有全面了解当时清朝义军的形式才能认识到太平天国的真相。

洪秀全个人有能力有抱负,但军事是不大懂的,正如客观来说是书生出身,前期拜上帝是冯云山的功劳,为他趁着天地会在广西,扩大了影响,洪秀全来到金田村像是捡了一个大便宜,然后军事上主要依靠杨秀清和萧朝贵,打出广西,进入湖南。

洪秀全面对开拓事业不得不妥协,于是有了封王举动,拜上帝是宗教概念不错,所以封王是有平等性质,没有我们认为的尊卑,包括后来天京封万岁九千岁等等,这是伦理长幼概念,也不是万岁是皇帝,其他人都是臣子,这才是为什么清朝认为太平天国背弃传统伦理,大讲宗教意义的平等。洪秀全的概念的确和其他都不大一样,他的思想体现在这些新颖的地方,而且上帝和其他一些说法,一方面是来自香港人传播的基督教概念,一方面更多的平等禁欲等等,是来自墨家学说,包括上帝这个词中国最早都是出自墨家。所以太平天国许多形式是复古的,结合了一些西方的不伦不类的东西,以至于很多今天人是根本不了解的,所以充满误解的东西。

但是洪秀全毕竟是一个清朝时期的人,进入天京以后有改变是事实,这就是杨秀清的死,然后洪秀全不再信任其他人,自己开始揽权,又造成石达开的出走,比较满足于半壁江山的情况,但洪秀全并不好色,更不变态,他只有十个儿女,其中还有早死的,大部分都是广东老家的妻子生的,所以在天京渲染洪秀全妻妾成群虽然有记载,但不是用来荒淫的。只要真正去了解太平天国就知道。

在还原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意义上的确很不好把握,要象过去那样夸大太平天国是不合时宜的,但要像网络上污蔑和抹黑太平军也是不对的,所以历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这里,但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像茅海建说的,我们从来都不缺少结论,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根本不了解历史的真实过程。今天的人对历史充满太多的偏听偏信,只会认为他是好的还是坏的,进步的还是落后的,短平快太多,真的是一片茫然和可悲的。就在于我们缺少事实和过程的了解。


何运超


其实首先必须说明造反起义是风险极大代价极高的一件事,中国从商朝有记录以来(甲骨文写作,执羌,逃羌)直到民国的白朗农民起义为止,有规模的农民起义恐怕至少数万次了,真正成功或者说善终的能有几个?这点我们清楚,作为饱读史书的洪秀全更清楚而造反者失败的下场如何他也很明白!所以他领导起义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缜密思考,谋划以后才进行的!事实上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能发现洪秀全所有的战略都是在仿效成功者朱元璋(面对的敌人其实非常类似都是外来夷狄)以宗教宣传聚集人心(明教的前身摩尼教在南宋就是官方的邪教,基督教自乾隆时代在南方就有巨大影响力)之后占据南京为核心的东南财富之地再扫平南方进而北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学习朱元璋的战略并无过失唯一失算导致失败的就是对地主团练的力量估计不足,当太平军击败满清的八旗,绿营以后就以为南方无后顾之忧可以北伐了(北伐军多数是太平军的老兵精锐经验丰富可谓一路凯歌)但是他没有想到(也是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的)某些汉族竟然如此奴性的效忠满清


万岁1148858845


洪秀全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是一个年少有志向的人。

洪秀全起初是一位传统的知识分子,都科举情有独钟。1830年的科试,洪秀全未被录取;1833年的院试,洪秀全到广州应是,却又没人被录取;1836年洪秀全第三次赴广州应试,又未被录取;1842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去广州应试,还是落榜了。经过四次失败的科举,洪秀全厌恶了科举,说了一句杀头的话: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吧。

洪秀全又不甘心回乡做一辈子的教书匠,在广州居住期间他得到了一本梁发散发的《劝世良言》,这是一本《圣经》的缩印本,提倡信仰基督教和上帝。中国历来的农民起义大都借用多种神教,最早的例子是陈胜吴广起义。

洪秀全面对社会的不公,而又想改造旧社会,他很聪明的利用了基督教的教义。他以“原始造化天地人万物之大主宰”的名义和基督教中神秘莫测的语言,发动群众。

他又利用基督教天国降临世上的教义,结合中国农民历来追求的“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景,大肆宣扬“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前期的洪秀全还是能力强,组织力也不弱,短短三年后,即1853年太平军就定都南京,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天京后的洪秀全散失了进取心,一心一意享乐,而且猜忌越来越重。洪秀全不善于处理政权内部的关系,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顶天燕对东王不满,洪秀全密令他们铲除东王,9月2日杨秀清一家被诛杀——“天京事变”。此后,太平军内讧越来越激烈,东王、北王、燕王先后被诛杀。最后一个翼王石达开也为洪秀全所猜忌,1857年,石达开负气出走。


太平天国内部矛盾图

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直到1863年,天京被清军围困。洪秀全于1864年四月病逝。

洪秀全没能走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在后期犯了致命的错误,既不能处理好同战友的关系,又沉迷享乐,不知进取。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却没有实现抱负的能力。可以猜测,就算他侥幸取代了清朝,根据他的后来性格及行为,他估计比历来的开国皇帝更狠,他会杀了所以功臣,人人自危,国家甚至比清末更岌岌可危,最后从民族英雄变成民族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