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馬鈴薯具有低脂肪、低能量的優勢,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加之馬鈴薯適應性強、耐旱耐貧瘠,適宜在我國廣泛種植。我國是馬鈴薯種植大國,但我國在種植馬鈴薯方面雖然有種植面積廣的優勢,但是卻也有種植產量不高以及種植技術落後的劣勢,所以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基於此,從7個角度闡述了高產栽培馬鈴薯的技術。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1 科學選種

科學選種是提高馬鈴薯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對於馬鈴薯這類農作物而言,優質品種應具有穩產、早熟、高產以及抗病性較強等特徵,並且既能在露地種植,還能在保護地種植。所以在馬鈴薯種植之前,一定要確保所選的品種具有以上特性。必要時,還需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水文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這也有助於提升馬鈴薯的產量。

2 種子處理

2.1 種子催芽

將馬鈴薯種子準備妥當便可以進行催芽。催芽時,需將馬鈴薯種子放置在散射光下,並且為了確保出芽率,還需要間隔2~3d便翻動1次,以此保證每個種子都能充分受到光照,如此多次,待馬鈴薯芽長至0.5~1.0cm時,就可以將馬鈴薯切塊。在催芽階段需要著重注意的是,避免霜凍、陽光直射或是雨淋,否則馬鈴薯塊容易腐爛、染病,所以需要栽培人員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應對。另外,在催芽過程中若是發現爛薯或是病薯,要及時挑出、淘汰,否則其他健康的薯塊會受到影響,降低整體發芽率。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2.2 種薯切塊

在將種薯切塊時,先要給切刀消毒,消毒需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或是酒精,然後採用豎切方式將健康薯種切成小塊,切塊時需要注意兩段:(1)每個小塊薯種上都應當有1~2個茁壯成長的芽苗。(2)要控制薯種的重量。一般來講,根據播種方法的不同,薯塊的重量也有所區別,若是機械播種,最佳的種薯重量應當是40~50g,若是人工播種,最佳的種薯重量應當是35~40g,保持這樣的重量,能夠大幅度提升馬鈴薯的產量。

3 整地選地

3.1 科學選址

馬鈴薯並非種植在所有屬性的土壤中都能實現高產目標,除了選種和催芽之外,還需選擇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土壤。一般來講,馬鈴薯比較喜歡砂壤土或壤土,所以在正式栽培之前,技術人員需要考察待種植區域的土壤情況。另外,選址時還需儘可能的選擇疏鬆肥沃、土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以及排澇能力好的區域。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3.2 選茬

在栽培馬鈴薯之前,要先調查瞭解待栽種區域的前茬作物,這是因為有些作物與馬鈴薯有著相同的病蟲害問題,若是這些病蟲害有遺留,容易影響馬鈴薯的成活率,所以要加強對前茬的重視。通常來講,前茬可以是水稻、大豆、玉米等農作物,但是不可以是向日葵、辣椒、番茄之類的農作物。

另外,馬鈴薯對部分除草劑比較敏感,例如普施特、玉農樂等,因此,最好選擇前茬沒有使用過此類除草劑的地塊作為馬鈴薯的種植地。

3.3 整地

基於馬鈴薯在地下結塊莖這一特性,若想讓植株有較好的長勢並結出大薯,就必須通過整地協調土壤水肥,通常採用的整地方法有旋耕滅茬、重耙耙地、起壟施肥等,且整地時應當將整地深度控制在30~40cm,否則難以達到整地的成效。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4 適時播種

4.1 種植密度

根據播種時間的不同,馬鈴薯的種植密度有所差異。若是春播,則種植行距為55~60cm,種植株距為25~30cm,整體種植密度為每667m²種植3800~4200株。若是秋播,則種植行距為55~60cm,種植株距為20~25cm,整體種植密度為每667m²種植5000株左右。

4.2 播種方法

最適宜馬鈴薯栽培的播種方法是壟作,壟高要控制在合理的高度,最後需覆蓋地膜。若是春播,需要先行起壟,壟起成後再開溝(順序不能顛倒),溝的深度要保持在3~4cm,然後以上述種植行距和種植株距將薯塊一一排列整齊,注意要將薯塊芽和溝底連接在一起,最後覆土平壟並覆蓋地膜。若是秋播,則需要先行開溝,溝深3~4cm,播種之後也需覆土。

不論是採用春播還是秋播,都需注意覆土厚度,覆土厚度一般由土壤類型所決定,砂質土壤宜8~10cm,黏質土壤宜6~8cm。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5 田間管理

5.1 水分管理

馬鈴薯在種植以後,還需做好水分管理工作。當遇在氣候乾旱的時間,要及時澆水,

否則土壤缺乏水分,薯塊難以長大。當薯塊有2~3cm時,澆水就需適量。現在馬鈴薯結塊後期一直到收穫之前,都不能再澆水,否則馬鈴薯容易爛掉。

5.2 鏟趟中耕

(1)在出苗之前耮一遍,主要目的是去除雜草和提升地溫。(2)在幼芽頂土期間需深耕1次並伴有淺培土。(3)馬鈴薯苗出芽整齊之後需鏟趟1次,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4)在發棵期需鏟2遍同時趟3遍,主要目的是促成壟溝窄、壟頂寬,能夠方便馬鈴薯的塊莖有足量的生長空間。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5.3 科學施肥

針對馬鈴薯的生長習性,施肥需以基肥為主。對於每667m²產量在1500kg的馬鈴薯地塊,需各施一定數量的農家肥、氮肥、磷肥和鉀肥。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1次花蕾期時要進行培土追肥工作,此階段主要施氮肥;第2次盛花期時也要追肥,肥料以鉀肥為主。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6 採收貯藏

6.1 採收

馬鈴薯採收的“信號”是馬鈴薯藤變為黃色,採收要點:(1)採收前10d將薯藤踩倒,主要目的是促進養分的轉移。(2)收穫前3d將薯藤割斷,主要目的是減少帶病率。(3)採收適宜在晴天進行,應當邊收邊運,避免曝曬影響馬鈴薯品質。(4)採收後的薯塊需在乾燥通風處晾曬2~3周,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與熱量,便於貯藏、運輸。

6.2 貯藏

馬鈴薯需要貯藏在沙子中,沙子既要保持乾淨,也要保持乾燥、涼爽,覆蓋厚度要小於30cm,10d要翻檢1次,將腐爛的薯塊挑選出來予以淘汰。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7 病蟲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葉枯病、早晚疫病等病害極易影響馬鈴薯的質量,所以採取一些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發生與蔓延,常見的防治方法:(1)挑選抗病性較強的馬鈴薯品種。(2)在播種前用生根劑等處理種薯。(3)增加培土層。(4)選擇適宜的時節播種。(5)拔除有病植株並帶出田間進行燒燬等。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大生、雙克等化學藥劑防治。

7.2 蟲害防治

馬鈴薯的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如瓢蟲、金針蟲、蚜蟲等,對於這些害蟲,可以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例如瓢蟲的防治可以使用50%敵敵畏,蚜蟲的防治可以使用蘇雲金桿菌等。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學會這7點,豐產沒問題

8 結語

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是也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適宜耕作的土地整體面積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不斷研發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以便為該類農作物的高產栽培提供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