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據《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為其男女之別,大築冀闕,營如魯衛矣。從這一句話中可見,在商鞅心中,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他此番變法最為重要的政績之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入秦輔佐秦孝公實行變法,亦是此番變法是使秦國成為了六國中最為富裕強大的國家之一。

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商鞅在各個方面皆有所變革。政治上,他改革秦國戶籍、啟用軍功爵位制度、變革土地制度、統一度量衡以及開化民風民俗以及制定了嚴酷的法律。

在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和獎勵耕戰;在軍事上則是主張兼併戰爭,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

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商君列傳》中對商鞅兩次變法中對於分家的措施都有詳細記載:

第一次始於公元前356年,立法規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商君強制推行了個體小家庭的制度。

第二次則始於遷都咸陽之後,他對此前制度進行了補充及規範:“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勢要強力革除戎狄的舊俗。

從這兩次立法規定,皆可見商君對於分家態度之強硬,那麼他為何要強制分家?這還要從秦國的建國史說起。

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話說西周末年的周幽王寵幸妃子褒姒,鬧出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因此失去了諸侯王的信任。等到西方的戎人當真入侵的時候,周幽王因為失去諸侯王的支援而遇害。此後,戎人開始橫行在西周的都城附近。

而當週平王被各諸侯王擁戴成為天子後,眼看西周的國都時常遭受戎人的侵襲,出於對戎人的畏懼,周平王不得已決定東遷到洛邑,而把西周國都附近的土地賞賜給了救駕有功的秦襄公。

根據《史記》記載,“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自此,秦國正式在關中地區成立,成為了若干個諸侯國之一。

秦國的誕生就是出自於周天子對戎人的恐懼和抵禦需要,因此,秦國建立後就開始了與戎人的廝殺與融合。

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一窮二白的秦國從西方的戎人手中一點一點地奪取領土,建立基業,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秦國的百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戎人的影響。

與中原其他諸侯國看重禮樂制度不同,秦國接受了戎人很多風俗習慣,其中就包括一個丟人的習俗——男女混居。根據史料記載,“秦戎狄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也就是說,秦國的老百姓沒有分家、分居的習慣,往往是男女混居。

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父子無別,但是一個家庭有很多人,父子兄弟皆同室而居,這意味著秦國的文明開化程度低。

但其實商鞅實行這種別籍異財制度,最根本的意圖還是在於富國強兵。

商鞅是為秦孝公的求賢令而來,在他三次面見秦孝公之時,分別列出了“帝道”、“王道”以及“霸道”三種方案,然而秦孝公明顯只對“霸道”感興趣,他想要儘快實現秦國的強盛,因而才有了後來的商鞅變法。

為何說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商鞅變法的主要政績

兩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在短時間之內富國強兵,因此變法的所有內容其實都是為了富國強兵而展開的。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都是“同居共財”的大家庭,大家長便是這個大家庭的父親,而兒子們即便是娶妻生子了也不能獨立,沒有自己獨立的土地和財產。

因而這樣建立起來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觀念極為深重。但這樣子,當時的服役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一個家庭只需要一人服役,賦稅亦是如此。

因此將大家庭變為一個個的小家庭,戶數能夠增加,服役人口自然也就增加,這對於富國強兵無疑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因此商鞅才會禁止父子兄弟同宅而居,最主要便是為秦國增加賦稅和服役的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