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在宋仁宗年间的“狸猫换太子”一事是否属实?

一排糖_gvw


狸猫真的换了太子吗?这不是史实,只是民间谣传。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历代戏剧、小说、评书很多,所以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个故事说,宋真宗第一个皇后去世后,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争当皇后,刘妃与太监合谋,在李妃分娩时,背走了刚生下的儿子,替代为一个剥皮的死狸猫,刘妃还让宫女勒死孩子。

宋真宗因李妃生下妖物,就把她打入了冷宫,刘妃因此当上了皇后。

当时,受命勒死孩子的宫女不忍心,便把孩子交给了太监陈琳,陈琳又辗转送给八王爷赵德芳抚养。

刘皇后的儿子后来夭折,宋真宗便将八王爷的儿子,也就是那个被换走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收为养子,不久立为太子。

太子长大后,刘皇后慢慢知道了太子就是当年自己抱走的李妃儿子,有一次,太子与李妃相见,刘皇后吓得半死,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刘皇后在宋真宗面前说李妃坏话,使宋真宗将李妃赐死。

太监们又设法救出李妃,找到包拯,包拯经过深入侦查,破获了这一惊天大案,最终以刘皇后自缢、李妃与已登上皇位的宋仁宗母子大团圆为结局。

这个故事一看就是假的,一个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时间,宋仁宗1022年继位为皇帝,而这一年,包拯才23岁,还没中进士,还没进入仕途,一个布衣书生是不可能审理这么一桩要案大案的,仅凭这一点,就证明了这个故事的子虚乌。

当然,这个故事也借助了一些历史事实,如宋仁宗的确不是刘皇后所生,他的母亲也的确是李妃,宋仁宗也的确曾为自己的身世而大动干戈。

根据《宋史》的记载,宋真宗原配郭皇后去世后,便以最宠爱的刘妃为皇后。宋真宗与刘皇后未生子,在刘皇后的周旋下,宋真宗与一李姓宫女生下一子,后由刘皇后抚养成人,他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宋真宗去世,13岁的宋仁宗继位,因为皇帝年少,故遗诏封刘皇后为皇太后,让她代理国家大事。刘太后垂帘听政11年,临终前还政于宋仁宗。

刘太后理政期间,刘太后颇能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把她由宫女晋升为宸妃,死后按皇后规格厚葬。

1033年,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亲政。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说起了他的身世之谜,还说他的生母是刘后毒死的。宋仁宗大怒,情急之下,快马加鞭赶到停放母亲李妃灵柩的奉先寺,开棺验尸,但揭开棺木一看,母亲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显然不是意外死亡。

后来,宋仁宗还了解到一些刘后对自己和生母的好,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迭。


帝国的脸谱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后人杜撰的。

剧中的刘妃和历史上真正的章献太后刘娥相差甚远。戏剧中刘妃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人,在李妃生子之后,与郭淮串通用狸猫将小皇子换走,并千方百计地要将李妃赶尽杀绝,但事实上真实的刘娥被历史评论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执政水平不亚于辽国的萧太后,但血腥味比武则天可是差远了,狸猫换太子的事她没做过。

宋仁宗不是刘娥所生,仁宗皇帝的生母李妃原本是刘娥的侍女,刘娥与真宗皇帝多年没见到一儿半女很是着急,于是刘娥就想起了借腹生子的主意。结果这个姓李的宫女果然为真宗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赵祯皇帝。

这时应该怎样对待生母的问题就来了。真宗在世时,李氏被封为了才人、婉仪,真宗去世后,刘娥封李氏为宸妃,李宸妃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虽然不能公开与儿子相认,但作为生母没被杀之以绝后患,这样的待遇就比较庆幸了。

在宫中与刘娥关系最好的是杨淑妃,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称杨淑妃为小娘娘。刘娥死后,仁宗生母另有其人的事情是杨淑妃和皇叔八王爷告知的。李宸妃去世在先,仁宗皇帝知道实情后曾误会刘娥并亲自去看生母的灵柩。结果打开灵柩后发现李宸妃面貌栩栩如生保存完好,并以正一品大礼安葬,身着皇后衣冠,才感叹道自己错怪大娘娘了。

刘娥虽不是生母,却辅佐幼年的仁宗皇帝一直到亲政,不但有能力而且心肠不算坏。所以说《狸猫换太子》是人们为了将包青天的故事夸张化而编写出来的,是戏剧,不是历史。


历史我也来凑凑


不是史实。

宋仁宗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妃。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祯为宠妃刘氏所生。据说,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宠爱刘姓美人,可是一直有盛宠却不见肚子有动静,皇帝已经夭折了很多个儿子了,一直无子也说不过去,于是刘德妃就替宋真宗找了一个漂亮的宫女来勾引宋真宗,果然不久宫女怀孕了,当时并不像民间戏曲中说的那样刘德妃与那个宫女同时怀孕,然后在分娩时用狸猫调换,李姓宫女生下皇子后孩子就被抱到刘德妃那里抚养,一直赵祯也不知道自己亲娘是谁?宋真宗死后,年幼的赵祯被扶上王位,当时的李姓宫女也已是宸妃,但是碍于刘太后的权势,没有人敢出面提出,不久李宸妃便去世了,这时的丞相提出要厚葬李宸妃,并且要穿上皇后的礼服下葬,这些太后都默许了,所以说,在刘太后死后,刘氏后人没有受到皇上的针对,安然的活下去还是多亏了丞相的一番进言。直到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死后,赵祯才知道他是李宸妃所生。


跪射俑


这肯定不能是真的

狸猫换太子,这只是小说桥段。

宋仁宗的亲妈确实不是刘娥,他也确实是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妈是李宸妃,直到刘娥去世,他才是知道真相。按着《宋史》记载: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然后,宋仁宗很震惊,下诏尊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壮懿。

宋仁宗怎么从李宸妃的儿子变成刘娥的儿子的呢?其实,事情没有很复杂。本来,李氏就是刘娥的侍女。后来,李氏被宋真宗临幸,正好怀上了孩子。宋真宗比较真爱刘娥,他就跟刘娥计划借腹生子。顺便,借机会把刘娥的分位往上提提。所以,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对外一直都是说刘娥的。刘娥提升为了德妃,李氏封为崇阳县君。李氏在这事情上,她跟刘娥显然达成默契的。

李氏也没小说编得那么惨。第一儿子儿子被刘娥领走了,她之后又生了一个公主,她晋封为才人。刘娥做皇后的时候,她被进封为了婉仪。刘娥当太后了,她晋李婉仪为顺容,还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刘娥对李宸妃也没有刻意迫害。明道元年(1032年),李氏病重,刘娥遣太医视望,然后晋升她为宸妃。

后来,李宸妃病死了。刘娥给她下葬用的规格也高,可说是标准的厚葬了。这事情,后来宋仁宗听了燕王的话,很震惊嘛。加尊了李宸妃之后,他去洪福院给亲妈换棺椁,发现李宸妃的遗体用水银做了防腐,衣着如皇后。宋仁宗自己说,“人言岂能信?”

李宸妃真不是被刘娥害死的,单纯寿终正寝。


柳氏异闻录


半真半假吧,刘娥确实借腹生子,取人子为己子,但并没有“狸猫换太子”那般玄乎!

“狸猫换太子”算是宋朝疑案中仅次于“烛影斧声”的一出大戏了,经常被搬上戏剧舞台和大荧幕。

在戏曲里,宋真宗的两位妃子,刘妃和李妃几乎同时怀孕。一直没有子嗣的宋真宗大喜,当下陨落,谁先生出来儿子,便立谁的儿子当太子。而后来李妃先产子,刘妃为了保住自己地位,便与太监合谋,“导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大戏,用一个剥皮的死狸猫替代了刚刚生下来的太子,手段可谓恶毒至极。

当然了这是戏曲,不是史实,其和真实的历史出入很大,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

虽说不是史实,但狸猫换太子的原型,结局确实不完美!里面这个刘妃的历史原型,是刘娥,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章献皇后。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刘娥并没有那么地恶毒。

相反地,她的历史评价相当不错。其在宋真宗驾崩后,垂帘听政,掌控国家大权十余年。而在这一时期,宋朝内外平和,百姓安居乐业,逐渐呈现出一片盛世之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她并没有吕后那般心狠手辣,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如果她有吕后那般手腕的话,或许真的会耍手段夺取侍女李氏的腹中胎儿,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然,庆幸的是,刘娥并没有那样子的毒辣之心。

所以,编写戏曲的人,有抹黑章献皇后之嫌。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儿呢?

话说宋真宗还没有登上帝位之前,就已经跟刘娥相识,后来自己做了皇帝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旧爱迎回皇宫,因为这个刘娥是贫寒人家出身,所以并没有受到皇室太高的待遇,只有一个宋真宗对她相当宠爱。

本来这对夫妻是可以大团结结局的,可是,刘娥却是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这事在皇室之中,也是被人诟病的一件事情。直到宋真宗把一个侍女(也就是戏曲中那个李氏)的肚子搞大了,夫妻两个乐开了花,两个人对这个李氏很照顾,孩子生下来以后,就将这个孩子交给刘娥抚养。

就这样母亲,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成了别人的孩子,自己却完全没有能力拒绝这样子的一件事情。李氏到了老死的那一天,都没能跟孩子相认,虽说章献皇后对李氏甚为礼待,对于一个女人,或者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非常残忍的。所以,这样子的结局并不完美。

而当宋仁宗登上皇位之后,有人耍了阴招,说章献皇后并不是他的生母,他的生母李氏已经死了很久,而且还是被刘娥所害而死。

当然,这是坏人的一记阴招,最后宋仁宗开棺之后,看到生母身穿皇后服饰,对刘氏一族也就没有太多的怨怼或者不满,毕竟数十年的养育之恩啊。

诚然,如果从一个家庭或者说一个家族的角度来说,宋真宗也好,刘娥也好,没有让他们母子相认,这一点确实做得不是很完美,也确实是造成了李氏跟宋仁宗这一对母子的遗憾,而且是永远弥补不回来的遗憾。


但是,在当时那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刘娥和宋真宗的行为,比起《狸猫换太子》这样的种种恶毒,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白话历史君


、八一。,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