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顛覆認知的情緒心理學科普書:你是你的情緒的構建者

朋友曾給過我一個忠告:慎用“顛覆認知”這個詞,因為它太誇張了。

但形容這本書,我一定要用“顛覆認知”這個詞。​

那麼,當我說“顛覆認知”時,我在說什麼呢?

村上春樹在他的隨筆集《我的職業是小說家》裡談到這樣一個經歷:

當他15歲那年初次聽 The beetles《請取悅我》這首歌時,身體為之一顫——他覺得那曲調帥氣極了,簡直與眾不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不過村上春樹又說:如果如今的一個15歲少年頭一次聽 The beetles,縱然也會受到觸動,卻難以體會到這音樂“史無前例”的地方了。

為什麼呢?

因為在村上15歲的年代,The beetles 的音樂是對前人的反叛,是打破常規。但到了今天,The beetles 成了流行音樂的“經典”和“標準”。當大眾都習慣了這類曲風時,自然不會知道它們初現時給當時的人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感受。

我舉村上的這個例子是想說,“顛覆認知”的感受產生的前提,是知道某個領域原先的共識是什麼。

就好比說,如果我們不知道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前人們如何理解人類的起源,就不能感受到《物種起源》帶來的衝擊力有多大。

鋪墊這麼多,只是想表達:我們該懷著什麼樣的期待,去理解我推薦的這本書的顛覆性。

這本書就是《情緒》。從書名就能看出,它談的主題是人的情緒。

一本顛覆認知的情緒心理學科普書:你是你的情緒的構建者

具體說,這是一本科普向的書,主要回答了這麼些問題:情緒是不是天生的?人類的情緒是不是共通的?人的情緒表達方式是不是相同的?是否存在所謂的理性與動物本能的鬥爭?……在科普的基礎上,作者也介紹了一些調節情緒的實用建議。

這本書的作者莉莎·費德曼·巴瑞特是美國心理科學協會(簡稱APS)主席、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也是TED演講人。

如果你對有關“情緒”的知識感到好奇,那麼這本書適合你;但如果你只想快速地瞭解如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有點失望。不過我相信,如果你能夠理解“情緒”是怎麼來的,你就自然能掌握控制情緒的方法了。

一本顛覆認知的情緒心理學科普書:你是你的情緒的構建者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在情緒研究領域,有一位心理學家很重要——保羅·艾克曼。在20世紀60年代,保羅·艾克曼和他的同伴進行了一個著名實驗:

他們設計了一組面部表情的照片,一共6張,分別代表6種基本情緒(如下,順便做個小調查:看下面6張照片,你能猜出他們的情緒嗎?)。

一本顛覆認知的情緒心理學科普書:你是你的情緒的構建者

他們給被試者觀看這6張照片,並提供6個情緒詞彙,讓被試者選出最能表達每張照片情緒的詞彙。

他們希望通過這個實驗,來研究人們識別情緒的能力,他們還去新幾內亞進行了這項實驗。

通過這個實驗,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都能識別這些的情緒,因此,人的情緒感知是共通的,情緒的表達形式也是一致的。

通俗地說,不管你來自哪裡,有什麼樣的成長背景,你都能理解其他任何人所表達出來的情緒,而且,在不同人身上,同一種情緒所對應的生理反應(包括相應腦區的活躍)以及面部表情是一樣的。

這也意味著,無論你處於什麼樣的情緒中,我都能通過你的表情等外在狀態準確感知到你的情緒。

換句話說,我們的悲喜是相通的。你突然提高音量、大拍桌子,我就知道你憤怒了;你痛哭流涕,我就知道你正處在悲傷中;你手舞足蹈,咧開嘴笑,我就知道你很快樂。

看起來,這個結論特別符合我們的日常經驗。而且,這也是學界對情緒的主流觀點。

然而,《情緒》的作者巴瑞特就不同意這一觀點,她進行了新的實驗,發現所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識別相同的情緒表情”根本不存在。

可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前面提到的保羅·艾克曼在實驗中造假嗎?並不是。

只不過是因為這兩種實驗的前提條件有一些區別。這裡我就不具體展開了,如果你對實驗細節感興趣,可以親自讀一下書的第1章和第3章。

一本顛覆認知的情緒心理學科普書:你是你的情緒的構建者

再來看一下這6張照片,如果我給你6個詞彙:快樂、恐懼、驚訝、憤怒、悲傷、厭惡,你能將它們一一對應嗎?

巴瑞特還進行了其它實驗,推翻了傳統情緒觀的諸多觀點,比如:某種情緒具有通用的表情,某種情緒具有特定的生理變化模式,某種情緒的產生可以對應到大腦特定腦區的運作,等等。

總的來說,她認為情緒不是天生的,不是共通的,沒有一致的表達形式;不管是身體反應方面還是大腦中都不存在特定情緒的“情緒指紋”;從“理性與本能的衝突”角度理解情緒也是錯誤的(這個觀點我就曾經寫過很多次)。

那麼,向主流開戰的巴特瑞到底有什麼發現呢?

你是你的體驗的建築師

巴特瑞在書中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讀研究生時,一個男同學約她出去。她坦誠,自己對那個男孩並不是很感興趣,但那天她在實驗室工作了太長時間,過於疲勞,因此她就同意了。

他們在一家咖啡店聊天,奇怪的是,她好幾次感覺自己臉紅了,胃也開始顫動。有了這樣的身體反應,她覺得她一開始的感覺錯了——

她不是對這個男生無感,相反,他很有吸引力。當他們分開時,她同意了他下次約會的邀請。

後來她回到公寓,剛一開家門,她就吐了,而且還感冒了。所以,她和男生約會時的臉紅、胃部不適有了新的解釋——她只是生病了。

那麼,約會時巴特瑞感受到的被吸引是怎麼回事呢?是她錯誤地將生病時異常的身體反應,解讀為心動的感覺。

我們就藉助這個案例來看一下巴特瑞的情緒理論以及構成她理論的幾個要素。

簡單說,巴特瑞認為,情緒不是對世界的反應,相反,你是你的情緒的積極構建者。你的大腦根據過去的體驗所形成的概念,給你的感受賦予意義。

在巴特瑞的理論中,有兩個要素很重要。

其中一個要素是“內感受”。內感受,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你的所有感覺,冷、熱、痛、顫抖、心跳加快等感覺,都算是內感受。

內感受網絡負責著身體內能量的分配,它會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你的身體在每時每刻需要的能量,從而調節身體各組織釋放能量。

比如,如果它預測你需要逃跑,就會指揮腎上腺釋放皮質醇,從而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為細胞迅速提供能量。它還會相應讓你深呼吸,總之都是在為你的身體運動做準備。

反過來,當你的身體預算負擔過重時,你的內感受也會受到影響,最終你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想一想,當我們身體疲勞時,情緒是不是也會變得低落?

理解巴特瑞情緒理論的另外一個要素是“情緒概念”。概念是人類大腦構建出來的,構建概念是我們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

我們觀察事物的外形、質地、用途等維度的特徵,將某些具有相似特徵的事物歸入同一個類別,併為這個類別命名,這個過程大致就是我們為事物創建概念的過程。

人類關於情緒的概念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後天習得的。而且巴特瑞認為,是通過一種被稱作“統計學習”的方法習得的。關於“統計學習”,如果感興趣,你可以閱讀書中第5章。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我們是如何習得情緒概念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緒實例”。所謂情緒實例,就是你從小到大每一次的悲傷、快樂、憤怒、驚訝的情緒體驗。

從這些單次的情緒體驗中,你能夠總結歸納出屬於某種情緒的普遍特徵,從而獲得關於某種情緒的概念。

有了“內感受”和“情緒概念”這兩個元素,我們就可以簡單地理解一下巴特瑞的情緒理論了:

內感受每時每刻都伴隨著我們,如果內感受不發生變化,我們一般不會意識到它。但如果它發生了變化,比如臉頰發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那麼我們就會感知到。

當我們的內感受以及我們所處的情境,與我們已有的情緒概念十分符合時,大腦就會將我們當時的感受解讀為一種情緒,就像巴特瑞的大腦將她約會時的臉紅、胃部顫動解讀為心動一樣。

所以巴特瑞說:你是你的體驗的建築師。

悲喜相通,需要社會共識

我在前面介紹過,巴特瑞的實驗室通過一些實驗,發現情緒並不是人類共通的。一些偏遠部落並不能識別西方式的情緒表達,因為他們未曾習得西方式的情緒概念。

有學者研究不同文化的情緒詞彙與當地人的情緒體驗,也發現,有些國家由於有更豐富的情緒詞彙,當地人也能夠體驗到更豐富的情緒。

毫無疑問,文化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概念。因此,理解巴特瑞情緒理論的最後一個關鍵點就是社會文化。

巴特瑞認為,情緒概念成立的前提,是人們對某些情緒具有集體意向,也就是說大家達成共識,具有某些特徵的那個東西可以被歸類為某種情緒。

就好像只有我們承認央行發行的鈔票能夠承擔貨幣的功能,這鈔票才能變成貨幣一樣。要想讓別人知道你很“憤怒”,你們需要就“憤怒”這個概念達成共識。

因此可以說,要讓人類的悲喜相通,就需要社會共識。

寫到這裡,我似乎更加能夠明白,為什麼我們在很多時候會感嘆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不妨設想一下,有這麼一個出生於和平年代、從小備受呵護的人,TA從小到大遭受的最大打擊,大概就是高中時向喜歡的人告白卻遭拒絕。因此在他情緒字典裡,“悲傷”這個概念所對應的體驗也僅僅是輕微的悲傷。

那麼,TA能體會遙遠的戰爭年代裡那些沉重的苦難嗎?能體會眼下這場災難中那些不幸者所遭遇的痛苦嗎?

恐怕是不能。

日常生活裡,我們與朋友交流,也需要應用情緒概念,去構建情緒實例,從而與朋友產生共情。

當對方感到恐懼時,你能否構建出相近的恐懼實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們能否有很好的溝通,也決定了你能否很好地安撫你的朋友。

因此,如果想和朋友更好地交流,雙方最好能夠同步一下彼此的情緒概念。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最後,簡單介紹一些巴特瑞提供的幫助你掌控情緒的方法。

首先,保證充足睡眠、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它們你能幫助你維持身體預算的平衡。前面我們提過身體預算平衡對情緒的影響,所以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

其次,豐富情緒詞彙,提高情緒粒度。情緒粒度越高,你的大腦越容易匹配出與當前情境相似的情緒實例,你也就能理解自己出現某些感受的原因,也能更準確地進行自我調節。

學習新的情緒詞彙、閱讀、看電影、外出旅行、嘗試不熟悉的食物,都有利於提高情緒粒度。

第三,記錄積極體驗。這個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微調情緒概念,強化積極的情緒概念,從而有助於我們從積極的角度構建情緒。

最後,試著將一些感受解讀為單純的生理感覺,不要把它們解讀為一種情緒,從而影響你對世界的認知。當你的視角改變了,你感知到的世界也會發生改變。

你可能發現了,這本書中介紹的調節情緒的方法,跟很多情緒管理心理自助類書籍的建議很相似。也許你會感到失望。

但我是這麼想的:從另一方面看,某些方法被很多人從不同角度驗證,不正說明這些方法可靠嗎?

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說過:“對於無知的簡單,我不屑一顧;而對於超越複雜後的簡單,我全力以赴。”我覺得,這本書所提供的“簡單”的方法,正是那種“超越​複雜後的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