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炸貨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隨著這個童謠的唱起來,年就到了。

年到了,意味著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到了,也意味著最美味的時候也到了。因為平時費時費力費油的炸貨就要隆重的登場了。

什麼是炸貨?一切為了春節大餐所準備的油炸食品,統稱為炸貨。比如:炸麻葉,炸饊子,炸蝦片,以及重頭戲——炸魚,凡是油炸食品,就是我們說的炸貨。

準備過年的期間,總有一個早上,母親會起的特別早,就忙碌在廚房裡,和麵,醒發,塑行,一套流程下來,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往往已經到了中午了。這個早上所對應的晚上,就是炸貨的晚上。

大半鍋的菜籽油在爐火的作用下緩緩的升溫,母親則在面案上做出年的味道。

一塊和好的面,在母親熟練的運用擀麵杖的作用下,一點一點的變薄了,在變薄的過程中,母親會少量的加入花椒粉和鹽,還有黑芝麻,最終擀好的面片上面有著星星點點的黑芝麻,而鹽和花椒粉則是完全的隱身了,看不到了,這些是鹹麻葉。母親也會把白糖和到面裡,這是甜麻葉。母親在擀好的麵皮上,用刀劃出美麗的菱形片,這些菱形片就是麻葉的面坯。

看著鍋中的油溫漸漸的升高了,母親會拿一個小小的面坯放入鍋中,試試看油溫合適不。如果合適了,母親就會正式的炸麻葉了。面坯一片一片的入鍋,並用一雙長長的筷子,不停的翻著面,看著面坯漸漸的變成了焦黃色,馬上就撈出來,香噴噴的麻葉就好了。

小孩子總是經不起這樣的誘惑,從母親開始和麵的那一刻起,就盤算著什麼時候,可以吃到香到直流口水的麻葉。當麻葉剛一出鍋,幾隻小手立刻就伸了過來,不管不顧的抓起滾燙的麻葉,就往嘴裡塞,往往是嘴裡燙的直吸溜,手裡還要貪心的多抓一些,生怕晚一步就沒有。

往日裡嚴厲的母親,這個時候也溫柔了,只是寵溺的看著我們,並不出言訓斥。只會輕聲說道:慢點,慢點,小心把舌頭燙壞了,那過年的好吃的,就吃不到了。

一般一個晚上,只夠時間炸一樣東西,炸到最後就只剩下魚了。

最為炸貨的重頭戲——炸魚,一般是放在了臘月二十九的晚上,用蔥,姜,鹽,料酒,花椒粒醃製好的鯉魚和帶魚,在這個晚上,將變成了香酥美味的炸魚。

不論是鯉魚或者是帶魚,醃製的方式都一樣,炸制的流程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鮮魚炸好了,那是不能馬上吃的,是要留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年飯吃的,講究的是年年有魚。而帶魚,幾乎就變成了小孩子的零食了,往往是剛從鍋裡撈出來,瞬間就空了盤子,彷彿那些帶魚從來就不曾存在過。什麼時候看到一群饞貓們終於解了饞,正在心滿意足的舔著手指頭,就說明盤中終於可以看到炸好的帶魚了。

所有的炸貨,都是小孩子的最愛,甜的鹹的麻葉,饊子,蝦片,這些油炸的零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有,而本來是作為主菜的帶魚,也在家長的默許中,變成小孩子的零食了。

過年意味著有新衣服穿,有糖吃,還有就是各種各樣好吃的炸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