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导读:

《茶馆》写于1958年,在原著中老舍先生通过一个狭义的空间,对社会小人物的言谈举止塑造,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在戊戌之后整个中国的形象。不管是原著和电影都是以“群像”的场景出现,那些穿插在剧本之中的众多人物,且各人物之间的性格、形象、举止、乃至身份背景和生活变换,无不通过主线和主人公——王利发对茶馆经营衍生到自身和他人的人生经营,甚至于上升于家国民族的经营状况,为的是突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性黑暗与丑恶。

《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茶馆》舞台剧照

一个大茶馆中的小社会,三教九流穿梭其中演绎世间沧桑

“裕泰茶馆”的场景空间选择很是精妙,是一个处在世纪之交,执政王朝老态龙钟日薄西山却又无法阻止历史车轮滚动的浓缩型旧社会。在这个时间总轴的切片下,是三个不同节点的,而迎来送往的宾客依旧是那群三教九流、逗鸟吹曲伤春悲秋的松二爷、哀叹国之将亡又满身正气的常四爷、资本阶级谋求实业兴国的秦二爷、丧尽天良人口贩子刘麻子、旧式权贵试图娶妻的庞太监等等。俨然一副你方唱罢我登场,随着时间线的流逝,命运的变化来演绎世间的凄苦,处处折射出“裕泰茶馆”中人情世故和悲戚叠加。

(一)茶馆老板王利发体面周全迎送宾客背后,是父亲谆谆教诲下的人情练达。

王利发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主线人物,他既是小茶馆中的掌柜,也是大社会环境下的一个努力生存者。这剧情的第一幕中,此时王利发年轻精明,刚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经营,按照父亲所谓的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按照历来的茶馆经营哲学,无非也就是人情练达的哲学,赚的是回头客和熟人茶水钱。所以年轻的王利发是一个极其精明能干又带着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样子,作为茶馆的掌柜其实和大观园中的“王熙凤”角色相当,要练就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不同接待方式。

《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故事中来自三个阶级的顾客,以及王利发三种态度对他性格是最好的阐释:一是开篇迎来的一个角色“唐铁嘴”,一个靠着耍嘴皮子算命看相的下层鸦片吸食者,他是裕泰茶馆的常客,也经常赊欠茶钱。不过这也挡不住他的厚脸皮,每日必登门,因为这是他最好做生意的地方,王利发对他的态度虽是看不上但是显得很无奈赏茶吃,为的是不让他打搅其他客人,所以王利发不得不这样选择;二是对来自中上层“德爷”,王利发则是表现出一副讨好式人格模样,他口口声声称其“哥们儿,都是街面上的朋友”,这是在利用传统乡土熟人社会来拉拢关系,而对马五爷更是不敢得罪,因为他早就熟悉了这些人物来历和性格,哪些是不敢得罪;三是中年后社会变革中,不断上门勒索的大兵、特务、警察,历来都是贯穿他父亲的处世哲学“多请安,多说好话”来展现他那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圆滑世故姿态。

直到旧社会彻底吞噬了他祖传的“茶馆”,也吞噬掉了他的人生后辈子,他才从绝望中喊道:“我这辈子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这段悲戚的呐喊中,就像重现拨动整部剧情的弦,再次把王利发整部人生中的片段拾起,是经历一生悲喜交加后的苦闷。

(二)那个企图实业兴国的秦二爷,耗尽一生心血最后落得冷清却独善其身

实际上在秦二爷秦仲义身上,我们很难看得到类似于王利发那种圆滑,甚至于可以说他是一个站在高等阶级自视清高的人物,因此的性格对比所有的人情世故色彩是非常强烈的。在第一幕登场的秦二爷,那时候他正是一个二十来岁,面对国事衰落却有一颗报国之心,譬如变卖祖业兴建实体,但是在历经四十余年后,跟随大时代背景下的实业家张謇不同,他是以失败告终的。

但最后比较转折的剧情是当他的产业被没收后,他只得无奈地奉劝大家:“有钱呐,就该吃喝玩乐,胡作非为。”这是对人生的妥协,也是对自己性格当中自视高人一等,不懂人情世故的妥协,在孤单黑暗中单打独斗一辈子,最终落得过一败涂地,说他有喜事过往,剧中虽未体现,但是那种四十年后的态度转换,确实十足的悲剧。

《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茶馆》剧照:秦二爷和王利发

(三)爱国旧贵族常四爷,所谓的人情世故是基于对正义的守护

常四爷这个人是整个《茶馆》中人物性格最鲜明的,一是来源于他的身份——八旗将士。和他同样贵族身份的遛鸟达人松二爷对比起来,后者同样是吃皇粮的旗人,却是一个胆小怕事,懒散无所事事的窝囊废。常四爷虽是吃皇粮,但不妨碍他对腐败的嘲讽,见多了黑暗的现象,有的人用“和颜悦色”或者“冷眼旁观”来对待,唯独常四爷看似不懂人情世故地直接表达他的不满,实际上他才是最懂人情的角色。因为他既看不惯崇洋外媚的马五爷身上那种“洋里洋气”,心痛的是白银外流的,对人民和国家的痛心疾首。他更看不惯在茶馆中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行为,好一句“乡下怎么会弄得卖儿卖女”,再一次道出了社会的黑暗和对贫苦百姓的复杂情感。只是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除了直接抒发他的“人情味”是通过无尽的嘲讽折射出来的:“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

后来的剧情,第二幕他出狱后是真正一个参加义和团跟洋人真枪实刀的打过仗的,所以他一直保持着旗人那种忠诚和倔强的脾气,即便是最后靠着卖菜卖花生米过活的样子,也是腰板听得直,走路带正气的样子。在第三幕中她为松二爷买棺材是最让人感叹的,即便自己过得穷困潦倒,也不失他那些独特的人情世故,这些感情依旧是建立在“正直”上的。

其实常四爷这个人物形象正是老舍的情感链接,写尽那些荒唐事,也唾弃着社会的黑暗和人生不断叠加的悲剧。

《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茶馆》剧照:常四爷

“茶馆”这个实物的存在,它自身的盛衰气息折射的人情和悲戚

实际上,很多人在分析《茶馆》这部小说是忽略这“茶馆”这个实物的存在,心思用在了不同人物的变化上,来刻画一种复杂性下的共通性——悲剧。

而我们但看“茶馆”本身状况,从第一幕王利发接过祖传家业,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再到第二幕入不敷出,开始缩减克扣员工,茶馆原本聚会喝茶的功能变成了靠后院租金来维持,前面门可罗雀的样貌,再最后直接衰败得不再营业。随着掌柜王利发精打细算一生,苦心经营一生最后吊死在茶馆中的结局。

“茶馆”本身的命运也非常客观地展示在了观众面前,颇有一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感觉,跳出人物的色彩,这种静物状态的斗转星移,沧桑变化更加触目惊心,也更加冷酷,才是最寂静的审判。

《茶馆》:黑暗悲剧是一样的,但人物却有各自的不幸

小结:千里黑暗,无处话凄凉

《茶馆》中塑造了60多个人物,身份悬殊差异极大,人物性格也是独具特点,他们在这有限的空间内传达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和各自生存环境的变迁,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动荡史。不管老舍怎么变化着人物命运,他们有个共通性——黑暗下的悲情。

在读者或者观众看来,本试图期待黑暗达到极致后会迎来光明,始终相信否极泰来这个道理,但在《茶馆》中却以无休止的黑暗致死的手法,让人彻底断了希望,如此一来便是和茶馆的彻底破灭,掌柜上吊的结局一致。一种苦闷又心酸的感觉像是这黑夜里道不出的半句台词,唯有一种经历过一生人情世故落得个冷冷戚戚,凄凄惨惨戚戚结局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