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當前,隨著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加強,各種類別的傳統文化項目,包括書法、國畫、戲曲、古典音樂(樂器)等,已經廣泛地進入了學校的課堂和課外培訓班。

其中,尤以書法培訓,具有方便和所需費用相對較低的特點,只需買一些筆、墨、紙、硯和毛氈,加之中國獨特歷史文化的緣故,因而最為普及。

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實用型,只需要把字寫得工整,稍微美觀一點即可;一種是藝術型,不僅要求把字寫得工整美觀,而且要達到一定的藝術審美要求。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毫無疑問,後者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筆者非書法教育工作者,亦非書法藝術工作從業者,但是書法作為一種從小就非常喜愛並堅持練習的興趣愛好,故對書法藝術的學習與創作還是有一些深切認識的。

雖然中途因工作原因間斷練習,但總體上一直持續到現在。

由此,簡單說幾點學習書法藝術的體會,希望能與即將學習和正在學習的朋友(孩子)共勉。

臨帖與堅持

但凡要學習書法藝術,務必首先選擇一個好老師,跟著踏踏實實從基礎學起,通過勤學苦練,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事實上,所有能夠成為藝術家的人,無不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

很多人看見曲藝家在臺上表演唱唸做打,贏得滿堂喝彩,殊不知臺下吃的苦,非一般人能夠忍受得住,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看過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嗎?

看過了,便知道練習曲藝基本功的厲害。

書法也是一樣。

沒有長期的筆耕不綴,怎麼會有瀟灑的“一揮而就”。

不論開始學什麼書體,先做到臨摹得比較像,逐漸感悟其筆法的特點,進而感知該書體創作者的性情與情感特點。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決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萬萬不能一種書體沒學好,便很快轉向另一種書體。

當然,這裡存在一個喜好哪種書體的情況,既是如此,可以允許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但不允許沒完沒了!

不管喜歡哪種書體,最終都要爭取做到臨摹得形神兼備。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至於臨摹得幾分形似或神似,並沒有統一定論,可以借鑑的是,我們所熟悉的當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做到了“活到老,臨到老”,取眾家之長,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書體。

另外,很多古代大書法家的經典故事,都在強調“天道酬勤”,持之以恆。

所以,想在書法藝術上取得成就,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創作的要點

當臨帖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嘗試創作。

書法創作,主要從筆法、字法、章法、情感等幾大方面來表達。

這幾大方面,便是點、線、面、氣的綜合表現。

其中點、線、面是書法作品的外形表現,氣是創作者的性情或情感表現。

初期的創作,主要體現在點、線、面,一般會顯得稚嫩,其表現為看單字尚可,但從整幅作品看,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字與字之間不連慣,行與行的佈置不勻稱美觀,等等。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當創作能力有了足夠提升後,則要重視在書法作品中表現性情或情感,產生“氣”的藝術表現力。

凡是千古流芳的經典作品,無不綜合了書法表現力和文章內容所體現出來的性情或情感,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還有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

總而言之,創作的目的,一方面是檢驗學習書法的效果,找到不足的地方,加以強化糾正;另一方面是不斷提升書法創作的藝術表現力,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

功夫在“字”外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工夫在詩外”。

什麼意思呢?

即是指學習寫詩,不僅要從寫詩的知識和方法上去學,更應把工夫下在學習和掌握淵博的知識,以及多參加社會實踐,不斷提高社會認知能力。

而學習書法同樣如此。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三大名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從古至今分別被譽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

這三幅作品,單從書法的角度來說,筆法、章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都達到了“爐火純青”、“道法自然”的地步。

從“氣”的表現來說,充分展現了他們作為文學家的藝術修養,並融入了他們對自然規律、對天地、對人間的看法和他們的情感表達,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於書法上的意義,不僅給後來人帶來書法藝術美的享受,也給後人以思想境界的啟發。

所以,想要提升書法藝術水平,除了習字以外,增強自身的文化與品行修養更是不可或缺。

切記!

學習書法,不妨看一看這幾點體會

聽濤客,創業者,書法研習者,詩人。

觀世界,品人生,與君行。

本文出自公眾號“觀海茶樓”,如您喜歡,請您關注查詢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