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幾陣北風吹來,已經冷到了骨子裡。

在寒冷的冬季,腫瘤患者由於自身的機體抵抗力遠遠低於常人,所以病情特別容易死灰復燃。據統計,一年四季中,冬季腫瘤的轉移和複發率在37%-48%左右,明顯高於其他季節。究其原因在於冬季人體自代謝機能下降,且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從而讓癌細胞有機可乘。

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因此,癌症患者在冬季的養生就顯得非常重要。

今日恰好冬至,也就是進補的時節了。俗話說說:“冬季進補,春天打虎”,冬天吃好了,來年春天就能有個好身體、好狀態。不過,癌症患者的進補方式跟普通人群可不一樣,應該怎麼吃呢?

羊肉非禁忌但應慎食

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羊肉向來是冬天的重頭戲,有溫胃助陽的功效。不過對於癌症病人來說,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陰虛內熱型的病人,加上放化療後咽喉不適等症狀,食用溫熱性食物後可能會對病情不利,所以應慎食羊肉;而對於非陰虛內熱的病人,可適量食用。

能食用的病人在吃羊肉時可以搭配豆腐。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少量優質蛋白是“上選”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產熱營養素”在冬天顯得必不可少,但是得控制好食用的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肝臟、胰腺等消化系統的負擔,對肝癌、胰腺癌等病人尤為不利。

此外,中醫也講究“虛不受補”,也就是說身體虛弱的腫瘤病人,服用滋膩之品反而無法達到進補效果。為此,腫瘤病人應多吃低脂肪、少量優質蛋白的食品。例如,魚肉、雞蛋、鵪鶉蛋、木耳及各種豆製品等。

鈣鉀流失宜多食

天氣寒冷會影響人體的泌尿系統,導致排尿增多、隨尿排出的鈉、鉀、鈣等無機鹽也很多。鈉,可以從食鹽中獲取,但鉀、鈣卻主要來自其他食物。

為此,冬天腫瘤病人宜多食溫熱、並含有鈣、鉀的食物。比如桂圓、南瓜、香菇、芋頭、板栗等溫熱性質的食物。香蕉雖含豐富的鉀,但性質寒涼,冬天不宜多吃。

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膏方進補因人適量

秋冬養陰,膏方進補也以滋陰為主,病人應以適量為原則。建議將日常用藥量的三分之一放在膏方里較為合適;病人每天吃一湯匙膏方,既能發揮膏方的進補功效,也不會過量誘發腫瘤病情發展。

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食補方面,適當多樣是主要原則。舉個例子,一次吃一個鴿子太多,吃一隻鴿腿較好;一次吃一隻甲魚太多,吃小半隻沒關係;至於蘑菇、韭菜本來就是抗癌食品,食用後可增強機體抗癌能力。

總之,腫瘤病人的進補,還應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治療方法而異,不能籠統地機械地規定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要尊重一些傳統的忌口習慣,但對於那種過分苛求忌口,甚至故弄玄虛以致病人無所適從的做法也是不恰當的。

冬至宜進補,癌症患者有什麼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