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斷舍離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云溪子

  要斷舍離,得來一場“觀念革命”。我們的先人早已提倡簡樸、淡泊的生活,今天談論斷舍離,不過是在提醒我們:物質豐富了,但掉進物質堆裡的生活,未必舒心。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我覺得不然!

  算起來,我離開父母姊妹一起的大家建立自己的小家,已經五十年了。這個家關外關裡、西城東城幾經搬遷,扔了不少東西,把覺得有用的東西留下了。如今住的房子不算太小,可是,經年留下的自覺得有用的東西,把哪兒都塞得滿滿當當的,屋子裡有的地方連出氣兒都覺得困難。怎麼辦呢?老伴兒道:“要想改善,就得來一番斷舍離了!”

  老伴兒比較新潮,可我是一個老古董,不知道“斷舍離”為何物,於是查找了一番。原來,“斷舍離”出自日本人山下英子2009年出版的《斷舍離》一書。這本書是講日常家庭生活的。書中講到:“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沒有用的東西;“離”——離棄對物質的迷戀。斷舍離,是讓自己的生活空間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現在,斷舍離已經成為網絡用語,意為把那些“不必要、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

  我沒有讀過山下英子的書,也沒有深入研究過“斷舍離”,但我從夫人的簡單介紹中,覺得斷舍離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大概也是因為深受家裡物滿為患的刺激吧。想想住賓館為什麼覺得舒適?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賓館裡的陳設簡單實用,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

  覺得有理,那就行動吧。我們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動員家庭成員“斷舍離”。大家都贊成,並且確定了一條標準,凡是覺得兩年內用不上的東西都“舍”。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幾十年了,家裡攢下的東西真不少。都說“破家值萬貫”,我家不算破,可家裡的那些東西真沒有什麼值錢的,別說萬貫,恐怕連千貫也不值。收拾的時候、搬家的時候,看看這東西覺得將來可能有用,留下;掂掂那東西覺得丟了可惜,也留下。不知不覺就攢下了好多東西。把這麼多東西一一鑑別,再決定取捨就夠受的了。

  有的東西很難判斷什麼時候會用;有些東西覺得可能用不上,但挺新的,棄之可惜。翻了半天,好像沒有多少東西可以“舍”。嗚呼,奈何?房間、陽臺、地下室,我這裡走走,那裡看看。這些東西當初都是覺得有用留下的,可好多東西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沒有動過!看來,要斷舍離,得來一場“觀念革命”。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做出了進一步的決定:無法判斷啥時候有用的,一律視為無用處理;無用的新東西棄之可惜,或捐獻、或送人。我被家人諷稱為老農,穿衣服就可著那幾件穿,穿壞了一件再穿另一件。可現在的衣服哪那麼容易穿壞呀。等一件穿壞了,另一件或者瘦了不能穿了,或者樣式太過時了。於是,攢下來一堆衣服。這些衣服好多是新的,有的只穿過一兩回。但用老伴兒的話說,“除了佔地方沒有別的用”。我一咬牙,“舍”!捐了一些,送人一些,扔了一些。還有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也照此辦理。

  不僅我動,也動員家人參與。經過一番折騰,家裡有了一點變化,感到透了一口氣。這一番“舍”,使我感到斷舍離確有意義,也使我想到了一些別的事情。

  清理了一些東西,不僅感到空間上寬敞了許多,心裡也覺得輕鬆了不少。大概這些東西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僅佔據了房屋的空間,也成了心裡一種無形的負擔。處理了這些東西,有一種解脫感。物質的東西,可以使人有獲得感,可以滿足生活之需;當其成為多餘時,原來也會成為一種精神上的包袱。

  這些東西在犄角旮旯裡沉睡了許多年月,未盡其用,浪費呀!不僅浪費了自己的錢財,還浪費了物質資源。它們如果不在這裡賦閒,或許能在其他地方發揮作用;如果不造這些東西,也許會減少幾分對自然界的索取,或許可以用作其他。細想起來真是罪過!錯已經犯下,清理一番,或捐獻、或送人、或作廢料,讓這些東西物盡其用,也不失為一種彌補。

  這些東西是買來的。當初為什麼會買呢?回想起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圖便宜”。逛各種地攤兒,看到有的東西太便宜了,特別是各種衣服,於是東買一件、西買一件,買了一堆。買回來又沒用,或者一時穿不上,就進了“倉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越攢越多。看來,理性消費不僅要量入為出,不盲目攀高,還要不圖便宜,來點實用主義,“用時再買”。俗話說“有錢不買半年閒”,是有道理的。

  其實,“斷舍離”只是一種時興的說法而已,我們的先人早已提倡簡樸、淡泊的生活。今天談論斷舍離,不過是在提醒我們:物質豐富了,但掉進物質堆裡的生活,未必舒心。

  家裡清理了一番,只是略見成效,似有用而實無用的東西還很多。因為家裡人的認識尚未真正統一,這個不捨得,那個還得買……看來,扔掉一件東西不容易,改變一種觀念更難。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3月上旬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