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家的小米糊糊


奶奶家的小米糊糊


今天早餐,母亲做了小米糊糊,做法很简单,黄小米粉冷水下锅,充分搅拌直至沸腾。我在碗里放了勺红糖,甜丝丝的。

早餐后,坐在窗前,望着行人稀少的大街,回味着刚才的小米糊糊,想起了去世的奶奶。

四五岁的时候,农村的生活还不富裕,每到冬天,我就特别馋奶奶家的小米糊糊。

为什么只有冬天才有呢?和玉米、高粱相比,小米的价格要更高一些。那时爷爷肠胃不好,奶奶四处淘换些小米,磨成粉,冬天的早晨给爷爷冲一碗,既暖胃又营养。

那时,每次去奶奶家,我总能蹭到一碗小米糊糊喝。屋里是用泥巴砌成的土灶,装满水的铁壶坐在炉子上,呼哧呼哧冒着白气,奶奶拿出一个大白碗,舀上两小勺黄白色的小米粉,先倒少许温水,用筷子将米粉打散搅匀,然后提起铁水壶,滚烫的开水倒入碗中,瞬间将米粉进一步冲散、烫熟,形成糊状,再用壶底紧贴着碗口,用壶底的余热熥一下,最后放一勺红糖,一碗香喷喷、甜丝丝的米糊就做成了。

每次我都用小勺轻轻搅动米糊,红糖慢慢融化扩散,仿佛化成一道道涟漪。刚开始比较烫,先用勺子顺着碗沿㧟着喝,待凉一些后就迫不及待直接端起碗来喝个干净,还要用舌头绕唇舔一圈。

我是奶奶带大的,老人家去世好几年了,偶尔还会梦到她,希望她在天上一切安好!


奶奶家的小米糊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