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中醫解讀幼兒積食,直言:做對1件事,增強脾胃化積食


積食是中醫常見病症,而對於兒童來說,小兒積食則是小兒乳食多損傷了脾胃,使食物在中焦中,形成了胃腸疾患。積食症狀一般有腹部脹滿、大便乾燥、酸臭。一旦積食沒有得到緩解,會造成營養缺失、營養不良,影響到生長髮育。

86歲中醫解讀幼兒積食,直言:做對1件事,增強脾胃化積食

孫女士有個女兒,叫瑤瑤,瑤瑤今年3歲了,漂亮又可愛,非常受長輩喜歡。但瑤瑤身體不太好,經常積食發燒,由於經常生病,瑤瑤比同齡的孩子看上去矮了很多,體重也不達標。孫女士帶孩子去看了一位86歲的老中醫,中醫先生說瑤瑤脾胃虛弱,由於反覆積食,已經不是單純積在胃,已經積到脾了,需要馬上調理,否則會影響以後的成長髮育。


其實,像瑤瑤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孩子之所以反覆積食,無非就是4個原因,家長如果瞭解清楚了,就能避免孩子積食的頻率了。

86歲中醫解讀幼兒積食,直言:做對1件事,增強脾胃化積食

孩子積食主要跟這些原因有關:

1.錯誤的餵食方式。俗話說:常吃七分飽,疾病不來找。然而家長不這麼認為,總是讓孩子多吃,認為吃的營養就吸收的多,有助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相反,這樣的做法會破壞孩子的免疫力,還會因為孩子脾胃無力運化,產生積食,影響孩子發育。

2.飲食中過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也是寶寶產生積食的主要原因。建議寶媽們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取,儘量避免寶寶吃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和零食等。

3.過量零食的攝入。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家長疼愛孩子,也會一味縱容,但零食裡含有各種添加劑、色素、反式脂肪酸等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孩子腸胃無法完全消化分解,會傷害腸胃的正常運轉。

4.懶惰。很多孩子都被手機遊戲吸引了注意力,,只想窩在家裡,不出門,運動量減少,很容易降低孩子免疫力,弱化孩子脾胃。

86歲中醫解讀幼兒積食,直言:做對1件事,增強脾胃化積食

中醫對積食的辯證分析:

一個86歲的中醫先生講,在中醫理論中把積食分成兩種,一種是猛吃一頓後的明顯積食,積食在胃;另外一種就是無形的、慢性的積食,積食在脾。

第一,積食在胃的階段

積在胃裡,是在孩子剛剛出現積食的時候,還比較容易解決。原因就是有過多的食物積存在胃裡,飲食過量造成的急性的偶發的積食情況,此時孩子的肚子會膨悶脹飽,胃口下降,大便會出現臭雞蛋的味道,嘴裡會有臭味,舌苔會變得厚膩。


積食的第二階段:慢性的積食,積在脾

有些孩子總是積食,剛消停幾天,就又出問題了。這種情況,往往是慢性的積食,積在脾,導致了脾虛。大多數是因為家長給孩子安排的飲食不合理,長期給孩子吃各種肥甘厚味,導致孩子的脾胃一傷再傷,最終積重難返。

這樣的孩子往往瘦弱不堪,毛髮黃稀成綹,甚至肚子脹大,四肢卻很瘦,胃口不佳,或者特別能吃卻不吸收,容易腹瀉,口中有味,舌苔厚膩,積食的狀態反覆出現。

因為脾胃虛弱,所以這樣的孩子抵抗力也弱,容易外感,容易感冒發燒咳嗽纏綿不愈等各種問題。

86歲中醫解讀幼兒積食,直言:做對1件事,增強脾胃化積食

消積導滯是解決孩子積食,養護脾胃的關鍵!

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脾就是孩子體質、抵抗力的根本所在!可是,這麼重要的脾胃卻是天生不足的,也就是說孩子的脾功能是相對比較弱的。相比生長髮育的需求,孩子脾的能力卻不夠用,直接導致的就是經常性積食,積食反過來又會損傷脾胃,傷害體質。所以,積食是"百病的源頭",調理孩子的脾胃和體質,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消積導滯。


首先需要調整飲食,減少飲食攝入量,切忌不要再給孩子吃大補的食物,尤其是肉類,會加重積食症狀,父母可以用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來代替寶寶平時吃的不易消化的食物,減少寶寶吃蛋糕等油膩食物的次數和食量。寶媽可以在水裡泡點多糖類物質猴菇鋅棘食物給孩子喝,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分泌消化液,加速食物的分解和吸收,含有的鋅元素還能提高孩子食慾,孩子願意吃飯了,並且脾胃也能完成消化吸收的工作,那孩子自然就能健康成長了。


其次,加強孩子的鍛鍊,吃完飯後不要老是坐著,可以帶孩子去樓下散散步,平時也可以跟孩子爬爬山,游泳、打球等,不要因為天冷而減少孩子的運動量。多運動可以促進孩子體內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也有助於調養孩子脾胃。

另外,要讓寶寶多睡覺,保證寶寶睡眠時間充足。還有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對寶寶有助消食功效的食物,像山楂可以加快寶寶的消化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