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 中华第一豪门琅琊王氏的奠基人——《世说新语》杂说第十六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篇第十四章

【原文】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所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译文】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非常小心。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后母一直派他看管着。有一次风雨忽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去暗杀他;正好碰上王祥起夜出去了,只砍着空被子。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仇恨他无止尽,便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自己。后母因此受到感动而醒悟过来,从此就当亲生儿子那样爱他。

这是关于“孝道”的故事,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故事的主角就是王祥。“旧时王谢门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琅琊王氏是中国世族豪门的代表。琅琊王氏也正是从王祥开始兴起。

王祥发达靠的正是“孝”。

王祥的爷爷名叫王仁,官做到汉朝的青州刺史,父亲叫王融,朝廷也曾征召过,王融自己没去。王祥不大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父亲新娶朱氏为妻。后妈对待王祥和王祥妻子很是不好,王祥却是始终孝顺恭敬。父母一旦有病,王祥每每衣不解带的伺候着,汤药必先自己先尝冷热。

朱氏有一次故意难为王祥,在大冬天说想吃鱼。河流被冰冻住,王祥砸冰砸得身体发热,脱衣服继续砸,砸出窟窿,窟窿处水含氧多,鱼聚集到窟窿边上。王祥也就得到了鱼。故事流传中,变成了王祥用体温化开坚冰,鱼儿被王祥孝心感动从河中跃出。类似的传说还有,朱氏又想吃黄雀,黄雀也受感召,自动飞进罗网中。最不可思议的是朱氏有次趁王祥晚上睡觉,趁黑拿刀砍他,幸好他正好起夜,才幸免于难,真是离奇的故事。

王祥的弟弟王览,是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导王敦的祖父、王羲之的曾祖父;他是朱氏的亲儿子。王祥是孝顺,王览则是“孝悌”,名列“二十四悌”。

王览很小的时候,看王祥被他母亲鞭打,就抱着王祥哭泣。长大以后,经常劝自己母亲待王祥要好一些。每次朱氏处罚王祥,王览便和王祥一同认罚。朱氏曾经在酒中下毒,王览抢着要先喝,王祥也要抢着喝,最后朱氏只好倒掉酒。从此以后王览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

总之,因为有了这些离奇的故事,特别是朱氏不停的、想尽办法、毫不计较自己名声的做法,让王祥王览两兄弟的“孝悌”名声越来越大。

有“孝悌”的名声,就有官做。

快四十岁的时候,王祥出仕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进入中央为官。

曹魏天子曹髦拜其为师。曹髦,因为不甘心做傀儡,被司马昭所弑杀。王祥虽然年纪大道德高,名声也不错,却在政治上没有硬实力,无力阻挡司马家。王祥可以看透世事,秉持着与世沉浮又不随波逐流、顺应时代又不同流合污的宗旨。司马家也正是看透了王祥,才能容忍王祥,作为吉祥物存在。“忠孝”两道,司马氏自身篡逆,无法提倡“忠”,只能提倡“孝”。

西晋建立之后大封功臣,王祥也在封赏之列,太保官衔和郡公爵位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但是王祥很快就坚决辞掉官职,遗嘱训诫子弟说:“我生在末世,被朝廷选用。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务,却没有护卫辅佐的功劳,死后无以报答。在我气绝后只洗手足,不必沐浴,不要以布帛缠身,根据季节,穿平时洗过的旧衣服。陛下所赐的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等,都不要带入坟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