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AI落地重視邊緣端,權利下放佈局碎片化市場生態

海康威視:AI落地重視邊緣端,權利下放佈局碎片化市場生態

海康威視:AI落地重視邊緣端,權利下放佈局碎片化市場生態

近日,海康接受投資者代表採訪,主要介紹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作者 | 餘快

近日,海康接受投資者代表採訪,主要介紹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關於公司未來模式,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表示,無法用一個維度去定義海康的性質或模式,海康在基於客戶需求尋找自身的價值,圍繞應用滿足客戶需求,但前提是作為軟硬結合的公司。

在智能化落地方面,鑑於AI碎片化的特質,海康表示他們在進行管理上的變革,通過權利前置,將分公司業務中心化,讓業務中心衡量AI碎片化市場經營及生態建設。

對於大數據市場的擴展以及互聯網行業巨頭的加入,他們表示,中國市場複雜,國內的軟件和服務公司發展並不容易,數據市場容量很大,IT巨頭加入是有利於AICloud市場發展的,不同企業開墾不同雲領域,讓雲市場類型更豐富,促進市場更快發展。

在未來業務側重上,海康更看重基礎能力和平臺,重視邊緣域,他們表示,有了數據支撐,才能調整前端設備布建,硬件和最後的應用也都離不開數據。

以下是調研全文,雷鋒網AI掘金志作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與編輯:

Q1:海康過去幾年賣硬件、解決方案,往後三五年的模式會往哪裡走,是一個雲服務還是數據的公司?

A1:我們把賺錢看的比較淡,如果對用戶有價值,錢就自然會來;如果沒有價值,客戶不可能持續付錢。海康就在找自己的價值,可以給客戶提供什麼。

我們認為對企業級、連鎖型的市場而言,更適合使用AI Cloud架構,對SMB市場,雲的架構更合適。

企業市場裡少不了邊緣域,比如園區,包括攝像頭在內的很多物聯網設備,不需要到雲端處理完再返回過來,而是就在局域網內處理。

例如,海康也是大連鎖,全國一級分公司加上二級分公司有六十多個,到未來可能會有兩百個甚至三百個,我們有多個工廠和園區,如何把它們整合起來,一定涉及邊緣域。

海康一定不是純粹的軟件或者硬件公司,我們是軟硬件結合公司。我們做聯網軟件大概十年時間,聯網軟件及應用一直在向上層延伸,現在看到了數據融合的機會。視頻結構化以後才有了文本信息,才有了智能信息結構化產生的數據,對於海康,有了AI 以後才有數據的機會。

海康的AI Cloud 提出了十六個字:“邊緣感知、按需匯聚、多層認知、分級應用”。

在AI Cloud架構裡面我們認為感知智能在邊緣節點、邊緣域上;認知智能是多層的,需要多維大數據的關聯分析,才能發現更多的價值,上層應用提供支撐,多層數據在邊緣域、雲中心進行融合,才有了物信融合;數據是按需匯聚,很多公司提出要把數據全部上雲,我不認為物聯網的數據都要上雲,需要的數據才上去。

所有的數據都是為應用服務的,應用是多級應用,有些邊緣節點上就會有應用。比如車,它有許可,道閘就可以放行。比如交通方面的安全提示,現在拐彎入口很多都是裝一面鏡子,如果我們視頻+雷達檢測到來車,通過在路邊的LED屏幕提示信息,就可以大大提高拐彎時的行車安全,這些都是發生在邊緣的應用。

硬件或是軟件公司、雲或端公司,還是大數據公司,海康很難用某一個維度定義,我們是根據需求自然而然產生的,圍繞應用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Q2:智能化提供附加價值的潛力在各個行業都有落地的機會,怎麼去決定投資哪些行業,如何考核不同團隊落地的效果,有沒有非財務上的方法看AI Cloud 落地的機會在哪裡?

A2: 智能化的路大家都沒完全走通,有些方向本以為有很好的市場空間,結果可能沒有;也有很多方向,不經意中有特別的收穫,對海康來說很難做判斷。

海康在做一個管理上的變革,去年開始嘗試將權力前置,將很多分公司改成業務中心,轉換職能,要求分公司有業務、經營的思維。因為AI是非常碎片化的,如何做碎片化的市場、做生態,需要業務中心來衡量。例如杭州的互聯網公司多,也特別活躍,這是杭州與其他省市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怎麼更好地和這些公司配合,是浙江業務中心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們將資源往前業務前線轉移。

Q3:海康已經是大數據公司,不僅僅是做傳統的安防業務,相當於行業的市場空間和以前也不一樣了,我們以前覺得安防市場空間是比較小窄的行業,現在看是否遲早會迎來IT 巨頭進入這個更加大的行業?AI Cloud架構如果證明是比較有效的架構,其他廠商/競爭對手想模仿是否會存在一些障礙?

A3:

我們現在是有大數據能力的公司,在中國做軟件、做服務的公司是辛苦的。海康側重於物信融合,我們不是做信息網絡裡面的數據業務,這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情。我們把物聯網包括公安的信息專網,有些地方的視頻專網利用起來,和信息網來做融合,在信息網裡幫助用戶做事情,為應用提供一些數據的支撐和服務。BAT來了,華為也來了,大家都看到了機會,數據應該是很大的市場。

如果大家都覺得AI Cloud 是好東西,都願意來做,是很好的事情。比如有的做輕量雲,有的做視頻雲,有的做小云,大家都認為這個方向是對的,會讓這個產業更快的發展。

Q4:公司有兩個方面的業務,一個是偏AI Cloud,邊緣域的,偏基礎性的數據能力和平臺能力,姑且把它比喻為一個PaaS 類的;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加強和底下各個行業的聯繫去做針對各個行業的定製。

一般來說我的理解是前者可能蛋糕會很大,但可能做的慢一些;後者做的好的話可以很快賣出去。那海康未來更定位在哪邊?公司戰略重點核心在哪?

A4:在應用方面,我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夥伴,更希望往PaaS,DaaS去做。但是由於中國市場比較複雜,在做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挑戰。

大家都在談生態,比如在做生態的過程中,是由誰來主導,各家說法不一。需要的時候海康會在某些領域自己做應用,有夥伴能做就給夥伴做,夥伴不能做的時候我們來做,海康會兜底,但我們更看重基礎能力和平臺。因為在面對應用的時候,有很多公司可以一起來做很多事情,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的市場,都是To B 的市場,和To C 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還是按照行業的規律來做事情。

比如說科學布建,以前我們是憑經驗去判斷在哪個地方裝怎麼樣的設備是比較好的,現在有數據做支撐以後,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了。比如哪個地方違章多,哪個地方交通事故多發,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問題,商場哪些地方小偷多,而我們在那些地方應該做些什麼,通過數據支持,來調整前端的設備布建。所以說純做軟件很辛苦,純做硬件又不具備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

曾有客戶問,我給你一段路,哪些地方該做些什麼,當時還沒有數據支持,我們無法回答。現在如果有數據,就能知道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該做怎樣的前端,提供怎樣的功能,在應用中做怎樣的呈現,客戶在管理中該如何調動、控制,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數據平臺的作用,實際上最後都還是和應用有關,和硬件有關,並不單單為了建平臺而建平臺。

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

海康威视:AI落地重视边缘端,权利下放布局碎片化市场生态

舊模式不可維持,舊格局也必將被打破。

站在行業洗牌結束的2020年,雷鋒網AI掘金志將於4月-5月在杭州舉辦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安防峰會」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 格局已定」為主題,邀請從近千家AI&安防公司中突圍,並引領行業下一個五年的10多家最具生命力的企業,發表、總結過去五年他們的所聞、所思、所想。

演講嘉賓也將向業界首度解密他們逆流而上的痛、乘風破浪的勢,以及熬過洗牌期,奠定行業地位的產品、技術、業務方法論。

海康威视:AI落地重视边缘端,权利下放布局碎片化市场生态海康威视:AI落地重视边缘端,权利下放布局碎片化市场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