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 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 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賞析

大道是沒有辦法闡述的,不是那個能語言說的大道,道的名字是可以命名的,但又不能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的大道。

天地初開的時候是什麼都沒有的,萬物之母,就是鴻蒙初開之後的有。所以經常忘我,處於無知無慾的狀態,去觀察大道,觀察其中的天地宇宙的奧妙。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經常在心中都有的狀態去觀察萬事萬物的邊界。無和有,都出自於大道,是道的兩種狀態,非常玄妙,是萬物萬物天地宇宙的奧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賞析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美麗是美麗,那麼醜陋就顯而易見。都知道善良是善良,那麼邪惡也顯而易見。

有和無是相互形成互相成就,困難和容易相反相成。長與短互相比較,高與下互相依靠,應與聲互相和諧,互相合作。前與後互相跟隨,這是大道永恆的跡象。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所以聖人往往實行不言的教化,順其自然,按照規律行事,萬事萬物興起,而不首先提倡,生養萬物,卻不去佔有,培育萬物卻不炫耀搶功勞,大業有成而不居功,就是因為不炫耀不搶功不居功,所以他的功業才不會消失。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賞析

不推崇賢能的名號讓百姓不爭奪不讓難得的財物變得珍貴。老百姓也就不會去做強盜不炫耀財物不炫富,讓老百姓的思想不困惑,不出現精神錯亂。

所以聖人治理天下是要讓普通人的內心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讓他吃飽飯,但是不讓他們去為了志向或者為了七情六慾與慾望奔走,鍛鍊他們的身體,讓他們身體健康。經常讓人民保持單純與簡單的慾望讓那些奸詐像霍亂人心的人不敢隨意生事。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對《道德經》解讀歪曲的人,會認為老子主張愚民, 其實不然。從他寫的文章看來,他心裡非常清楚社會一些亂象,其實是人心霍亂引起的,物慾橫流,以金錢多寡作為衡量人成功的標誌,那麼肯定會引發社會的亂象,因為人一旦成為慾望的奴隸,去追求一些很難得到的東西,必然會陷入精神錯亂。

所以老子在這一章的看法是應該讓心態恢復平和,不被那些外界所宣傳的慾望所引誘,而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有自己的想法,達到一種無知無慾的狀態去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鍛鍊身體,好好吃飯,順應規律做事,困難會迎刃而解。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老子非常清楚許多人內心想要追求的東西,並不是自己本身想要追求的,而是外界洗腦所造成的,最後為了慾望奔走,成為了慾望的奴隸,但是最終也得不到什麼,比如金錢,其實你成為富翁,難道就真的很了不起嗎?

老子不僅不宣傳愚民,不提倡愚民,他反而推崇讓普通百姓腦子清醒,不要被外界所洗腦,成為慾望的奴隸。去探索宇宙萬物的大道,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互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經》從未推崇愚民,正相反,他提倡讓百姓腦子清醒起來

賞析

大道看起來彷彿是空虛的,空無一物,可是一旦使用起來會發現它無窮無盡,用之不竭。深奧啊,就好像萬物不離其宗,這就是根本。

隱秘而玄妙啊,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若有若無。我不知道他是誰的孩子,好像誕生在天帝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