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廢妃尹氏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尹氏被廢有沒有隱情?

在成宗王到中宗王期間,李朝發生了一段公案。成宗繼妃尹氏被廢,隨後被賜死,其子燕山君登基後,為母報仇,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這段公案中的一些情節,違背了當時在李朝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在一切平定之後,有一些歷史記錄被小心翼翼地修改了。

《成宗實錄》,雖然說是實錄,裡面記載的事情就那麼嚴謹?我們仔細去讀一讀裡面的情節,就會發現不少前後矛盾之處,不符合正常的邏輯,說不通。

你比方說,《實錄》裡說“廢妃尹氏善妒,常常隨身攜帶砒霜,要毒害後宮受寵的宮人”。這段記錄就很可笑,一定不是有真實證據。

首先,當時的人不可能去搜身為中殿的尹氏,那他們怎麼知道尹氏隨身攜帶砒霜呢?如果尹氏帶著砒霜拿出來給別人看了,那麼史書就應該寫:“某年月日,尹氏以砒霜示人,威脅後宮”,可是也沒有。《實錄》又說尹氏意圖毒害當時受寵的宮人。你翻遍了成宗實錄,卻沒有發現一個宮人是被尹氏毒死的。也沒有在尹氏給別人投毒的時候,抓著她的手脖子,證據確鑿,說她投毒了。僅僅是在成宗八年,從她處所裡搜出了砒霜和詛咒的邪書而已。如果你是搜出了這些東西,就照實記錄,某年月日,從廢妃尹氏處搜到砒霜、邪書即可,但是你由此記錄成尹氏曾經隨身攜帶砒霜,意圖毒害宮人是怎麼回事呢?真相只有一個,就是要渲染、抹黑尹氏,把她打造成一個該死的罪人。平白無故地,為何要抹黑別人呢?必然另有目的的。

我們看這個歷史書,一定要去思考,如果不獨立思考,人云亦云,成了別人的口舌,那麼這個書,還是不看的好。在有這個思想準備的前提下,我們重新去審視這段歷史,也許就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結論。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真實的仁粹大妃是個很胖的老太太

命運坎坷的婆婆仁粹大妃

廢妃尹氏的事情,有一半在她婆婆仁粹大妃身上。我們要理解這個事,就要往前倒,講講她婆婆仁粹大妃韓氏。

仁粹大妃的公公首陽大君李瑈發動了“癸酉靖難”,搶了11歲的侄子端宗的王位,就是世祖。李瑈的老婆尹氏也由樂浪府大夫人成了李朝的中殿,也就是以後我們所說的貞熹王后。這個女人性情剛毅決絕,不同一般,她在丈夫發動靖難的時候,親自為丈夫披甲整裝,絲毫沒有驚慌之心。

仁粹大妃16歲嫁給了李瑈的大兒子桃源君李暲,稱為桃源君夫人。兩年後隨著公公奪位成功,老公作為嫡長子,被封為世子,她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世子嬪,而且很快就生下了長子李婷和次子李娎。等到公公百年之後,桃源君登基,她也就會成為中殿,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可惜桃源君無福,兒子剛出生一個月,他就掛了。為了固國本,桃源君的弟弟李晄就被立為世子,那人家老婆就是世子嬪了,韓氏死了老公之後,又被降為貞嬪。後來她公公看王室的歷史書,發現太宗王的中殿曾經用過貞嬪這個封號,覺得韓氏不能再使用這個封號,給她改成了了

“粹嬪”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仁粹剛結婚的劇照

剛剛二十歲,原本還有光明前途的韓氏一下子變成了先世子的未亡人,要在寡居的歲月裡,消磨自己人生餘下的時光了。為了有勇氣活下去,她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兒子身上,而她唯一的兒子李娎也從小在母親日復一日“我拉扯你是多麼不容易的”叨叨中成長著。母子之間的關係要比其他母子更加緊密。

1468年世祖薨逝,傳位於世子李晄。也許由於世祖的“癸酉靖難”其實不那麼正當,也殺了一些無罪的人,他的兩個兒子都不長命,李晄閏二月登基,十一月二十八就薨了。

當時的李朝是明朝的藩國,其王位繼承人要給明朝打報告,徵得同意之後才能登基。每次去打報告,來回趟的時間就要一兩個月不說,還要上下打點。加上冊立世子,短短几年就打了三次報告了,太麻煩了。這次要選繼承人最好找個堅固的,打一次報告就能用好多年的才行。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貞熹王后劇照

睿宗李晄現在是有兒子的,按照法統,應該從睿宗的兒子裡面選的。但齊安大君李琄這個時候才4歲,身體還不是很好。當時王室裡面說的算的,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世祖王的大王大妃貞熹王后,她覺得李琄不是很合適,更大的可能是她其實是不喜歡李琄的母親安順王后,至於為何不喜歡,我們下面會說,先留個扣。

於是由貞熹王后做主,選了故世子李暲的二兒子乽山君李娎作為王位繼承人(嫡長子月山大君李婷因為身體不好被pass掉了)。這時的李娎才十二歲,是沒有辦法親政的,按說應該由母親垂簾聽政。若是這樣的話,仁粹大妃就能出頭了。但是由於婆婆的力量強大,她是不敢有所作為的。因此李娎登基成為成宗王之後,是由奶奶貞熹王后垂簾聽政的。

雖然仁粹大妃的人生峰迴路轉,老公沒有當上王,兒子卻能當上,但是頂上還有一個能幹的婆婆,自己還是出不了頭。安順王后的兒子為何沒有繼承王位?想想這個,她還敢有意見?於是她有任何的野心都要壓在心裡,對婆婆貞熹王后言聽計從的。我們說情緒壓制終歸是壓制,並不會消失,當貞熹王后年紀大了,放權給了仁粹之後,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的行為就要跋扈專制起來,跟她年輕時候表現出來的美德截然相反了。貞熹王后垂簾聽政七年之後歸政,廢黜尹氏的主要責任人就是仁粹大妃。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媽寶男成宗王

被母親左右的成宗

成宗生下來一個月,父親就死了,一直由寡母撫養大。母親從世子嬪的位置一下降到了前世子的未亡人,心情的鬱悶可想而知,這種情緒一定會影響成宗的成長的。在他成年之後,他母親的意見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為以後的尹氏被廢埋下了伏筆。

除了性格不平和的母親,他還有一個性格強硬的奶奶。自己能夠登基全靠奶奶扶持,他這個奶奶做事也有法度,在垂簾聽政七年之後,成宗到了二十歲的年紀就主動還政成宗,因此成宗對於奶奶是非常尊重的,奶奶的思想也深深影響著成宗。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韓明澮

左右朝局的功臣派

從世祖時期到成宗時期,朝廷裡一直有一股勢力,就是世祖靖難的時候,支持世祖的功臣,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上黨府院君

韓明澮,這個名字大家也許會覺得陌生,但是提到韓國的狎鷗亭洞,大家會很熟悉了,這個狎鷗亭就曾經是韓明澮別墅。整個“癸酉靖難”就是韓明澮所策劃,被世祖稱為“我的張良”。靖難之後,他自然而然成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稱為正一品的領議政。

他的女兒嫁給了當時還是王世子的李晄(睿宗),但沒有多久就死了,追封為章順王后。傳說睿宗李晄的死,就是因為想要清除韓明澮的勢力,而被韓明澮毒死的。章順王后死後,李晄續娶了右議政韓伯倫的女兒(安順王后),生下了齊安大君,這個韓伯倫和韓明澮雖然都是高麗大臣韓渥的五世孫,但是已經不是同一陣營的人了,左右朝政的韓明澮怎麼會讓他的外孫子當上國君呢?

而年僅十歲的乽山君李娎在世祖十三年時(1467年)就娶了韓明澮的另外一個女兒為夫人(恭惠王后),這其實是身為別宗家老二的李娎能夠勝出的真正原因,什麼年紀小、身體差都是扯臊。世祖的老婆貞熹王后深知韓明澮的勢力之強大,如果此時得罪他,他能馬上再來一次靖難,擁立一個落魄的宗室上位。所以要保住王位,只能順著韓明澮的意思來。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恭惠王后

歷史上看著偶然的事情,其實都有必然性的,有的棋也許早早地就下了。

如果韓明澮的閨女再生下世子,那麼老韓家的富貴會繼續延續下去的。貞熹王后和仁粹大妃都是知道這個事的,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發生,貞熹王后的二兒子許也是死在韓明澮手裡的,她怎麼能讓這種事發生呢?

於是恭惠王后結婚五年也沒有生孩子,在十九歲的時候就很識相地死去了。中間有沒有宮廷秘聞,也許是韓明澮一生用陰謀太多,已經把福氣消耗完了?這種事不好說,但是就是這麼巧。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廢妃尹氏

鹹安尹氏進入宮廷

廢妃尹氏是在成宗四年的時候進入宮廷的,因為成宗已經十六歲了,但是恭惠王后一直沒有生育,須要擇選內命婦充實內廷,以期早日生下兒子。

這一次擇選中,奉常寺判事尹起畎的女兒尹氏就進入了宮廷。電視劇中說尹氏出身低賤,其實不是的,尹起畎出身鹹安尹氏,當過奉常寺判事,這可是正二品堂上官,只是尹起畎早死,家中沒有兒子繼承事業,家計沒有幾年就蕭條了。尹氏的母親出自高靈申氏,這也是名門望族,高靈申氏在高麗時代就是世家大族了,而且尤以詩書傳家聞名。尹氏之所以能在擇選中勝出,容貌是一個方面,氣質和修養也是不可缺少的。

高靈申氏把女兒送入宮廷擇選,並非是因為貧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個沒有兒子的大家族想要體面地生存下去,依靠女兒成為後宮內命婦,不失為一條可行的好路子。電視劇中為了引發矛盾衝突,把高靈申氏描繪成了一個小門戶裡出來貧婆子,這是不符合歷史的。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貞顯王后尹昌年

與尹氏一同入宮的還有坡平尹氏昌年,也就是以後的貞顯王后,慈順大妃。尹昌年和貞熹王后都出身坡平尹氏,貞熹王后的爺爺尹承禮與尹昌年的老爺爺尹承順是親兄弟,因此尹昌年的老婆婆從孃家門上算,其實是她姑媽。最後尹昌年勝出了,你們說是因為碰巧?還是因為尹昌年很優秀?還是因為宮鬥中雙方代表的勢力的勝出?

後宮中還有兩位跟尹氏被廢有關,一個是貴人嚴氏(嚴銀召史),一個是貴人鄭氏(鄭金伊)。這兩位沒有什麼背景,嚴氏父親嚴山壽,鄭氏父親鄭仁石,在歷史上的記載僅僅限於為這兩位內命婦的父親。如果有官職的話一定會記載的,但是沒有。而且因為鄭氏受寵,還有記載,鄭氏的家人因此成為良民,可見鄭氏出身是很低的,她極有可能只是宮中的僕役,連宮女都不是,宮女的身份必須是兩班貴族出身或者中人家庭的女兒。如果這其中有宮斗的話,她們起的作用只應該是工具性的,而不代表什麼派系。

成宗的後宮有十五位,自己又是十七八的小青年,正是好時候,身體好,現在就看誰能第一個生下元子了。很快尹氏就勝出了,在1475年生下了成宗的第一個兒子李孝信,雖然李孝信六個月就早夭了,緊接著尹氏又懷上了一個。基於她曾經誕育王子,並且是目前為止唯一懷著孕的後宮,就只能立她做王后。成宗為何要如此倉促地做決定呢?你等她生下來再封不行麼?等不迭了。因為中殿不僅僅可以從後宮擇選,還可以另從宮外來選,若是立的晚了靖難功臣又會送新人進來。到時候,事情會變得更加複雜。尹氏孃家連個正經男人都沒有,她家形成強大外戚的可能比較小,立她為後,比讓靖難功臣送一個王后來要更好一些。假如尹氏懷的是兒子,那麼他嫡長子的身份就是不可動搖的了,明朝就沒有理由支持任何其他後宮所生的孩子。如果尹氏所生的是女兒,也沒有關係,以後還能生的,只要尹氏上位就可以佔著茅坑,靖難功臣就是憋死也一時沒有辦法。因此此時冊封尹氏對成宗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當然成宗現在還小,不可能有這種心機的,都是貞熹王后和仁粹大妃的主意。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聰明總被聰明誤

她們的計策真是天衣無縫,但是卻沒有想到一個問題,這樣的話,就等於把毫無防禦能力的尹氏推向了前線,給她們擋子彈了,而她們並沒有承諾要給尹氏提供任何保護。

緊接著,尹氏就生下了世子燕山君,這下表面上尹氏的地位得到穩固了,但是她的境遇實際上是更危險了。因為尹氏的孃家沒有人來保護自己,自己雖然也姓尹卻並非貞熹王后的坡平尹氏,而是鹹安尹氏,貞熹王后和婆婆仁粹大妃是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貞熹和仁粹之所以要立尹氏,實際上是要使王室逐步擺脫靖難功臣的控制。對於尹氏,她們還要有防範之心,因為一旦尹氏生下世子,即便尹氏孃家沒有人,也會圍繞世子形成一股勢力,到時候,靖難功臣未除,又增添了一個世子派,就更麻煩了。

後宮其他嬪妃也並不是獨立的,有的是功臣的女兒、侄女、外甥女,有的出身低賤,只好舉家投靠這些功臣。而一個無派別人士突然成為了中宮殿,必然會引起她們的嫉恨。一時間所有矛頭都對準了她,小來大去的事是蔑視中宮殿的權利,該去請安的不去請;中宮殿吩咐的事,口頭答應就是不去做;整天在大王大妃和王大妃面前上眼藥、說小話,大事讓你抓不住把柄,小事天天不斷,水滴石穿,不信你能受得了。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文定就聰明的多

現在的尹氏如果能看清形勢,她就應該知道現在她真正的靠山是貞熹王后和仁粹大妃,應該毫無猶豫地倒向她們。隱忍下來,慢慢等待兒子長大的同時,宮外的大臣會逐漸彙集在世子的身邊,等自己的勢力培養起來了,再挺腰桿子也不遲。她後面的文定王后出身跟她差不多,隱忍了那麼多年就翻身了。可惜她不是文定,她認錯了靠山,想要憑藉自己的美貌抓住成宗的心,從而坐穩中宮殿的位子。上面我們說了,成宗受到奶奶和母親的影響太大了,對她們的話是言聽計從,有些媽寶,他怎麼能有能力保護你?

尹氏雖然不夠聰明,但是她也能感到其他後宮對自己的不友好。老公在保護自己的問題上,一直不表態,不給自己吃定心丸,她就要靠自己了。可是現在後宮的管理權並不在自己手上,而是牢牢把握在仁粹大妃手中,否則,她作為後宮之主,看誰不順眼,找個理由整治她,那還用得著用符咒、毒藥?成宗八年在尹妃處所搜出符咒和毒藥本身這個事就說明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尹妃的,成宗、仁粹大妃、其他後宮都脫不了干係。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燕山君的部分歷史也被修改了

一旦搜出這些違禁品,不管是不是他人栽贓,這都是證據確鑿,就要處理她了。

尹氏是成宗五年生下燕山君,逐漸地有些朝臣就自發地形成了支持尹氏的勢力,以任士洪為首的一夥大臣就出來保護尹氏了。因為現在成宗只有一個兒子--不到三歲的燕山君,假如此時廢了尹氏,那麼沒有母親照顧的燕山君能否存活下來就是個未知數,這無疑給社稷造成了不穩定因素。仁宗回去和母親一合計,確實現在不是時候,還要忍耐的,於是就收回了廢除尹氏的決定。但是在哪個決定尹氏命運的仁粹大妃那裡,廢妃的決心是早下了的

成宗和尹氏的感情應該是一直還不錯的,並沒有因為這個事而斷絕。因為成宗十年時,尹氏又生下一位王子,而這個期間,其他內命婦都沒有生下孩子,連公主都沒有。而在尹氏被廢之後,公主和王子才開始陸續出生,1480年之後,先後有三十個孩子出生,說明成宗和其他後宮的身體都沒有問題。那為何之前除了尹氏之外,其他後宮都沒有生育呢?一方面是成宗確實很喜歡尹氏,在恭惠王后還在的時候,尹氏也沒有阻止成宗去其他後宮處所的能力,也只有她一個人懷孕了;另外尹氏也確實有些妒忌之心的,不希望成宗去其他殿閣。原本別人就恨她,她自己的妒忌心,又加深了這種矛盾。也不怨得其他後宮會在仁粹大妃眼前挑撥矛盾,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嚴氏和鄭氏。仁粹大妃對尹氏的不滿也漸漸加深,她希望要的是個永遠臣服於自己的兒媳婦,顯然尹氏是與自己的這個目標背道而馳的。她就會通過向自己兒子表達意見,來施加影響,成宗是一個媽寶男,另外隨著年紀增加,他對尹氏也開始不耐煩起來。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尹氏被廢

廢妃事件

在成宗五年的時候,尹氏又生下了第三個兒子,這原本是一件喜事,成宗應該更加寵愛尹氏才對。可是由於之前的詆譭,成宗對於中殿的感情開始淡薄了,到了六月初一這一天就集中爆發了。

現在,韓國國立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廢妃尹氏胎時胎志記錄著,她出生於1455年陰曆6月1日。也就是說六月初一時尹妃的生日,她又剛剛生育王子,按說當老公的今天再有事,也要給老婆過生日,晚上留下來,該幹嘛幹嘛,這也是給中殿保留臉面。不這樣做的話,以後中殿在其他內命婦面前如何自處?豈不是成了眾人的笑柄?咱們現在換位思考一下,但凡成宗是個懂事的,今天也不會去別的內命婦的處所。可他偏偏做了。

換成文定王后那樣的人物,她一定會先隱忍下來,再找機會向成宗表達意見,來挽回顏面。可是尹氏的脾氣本身也有問題,底蘊不夠,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衝進後宮處所,跟成宗吵了起來,最後還動上手了,在衝突過程中,尹氏不甚抓傷了成宗的臉。

原本別人就要揪她的小辮子,她應該更加謹慎才是,偏偏還要做出這樣不慎的行為,一下子撞到別人槍口上了。按說兩口子打架,撓一條捋堾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到了君王的層次上了,就可以大做文章了。仁粹早就看尹氏不順眼了,正好有制度可以利用,毫不猶豫地定了尹氏的大逆之罪。第二天尹氏就被廢為庶人。十天之後,離開母親的三王子就夭折了。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一個小小的嬰兒竟能左右朝政

那麼現在的局勢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靖難功臣依然存在,他們所支持的後宮一看到中殿之位虛懸,都瞪眼看著,希望自己能當替補隊員,而且嚴氏和鄭氏又趕時候懷上了孩子。仁粹大妃顯然不希望靖難功臣重新佔領後宮,因此,燕山君作為嫡長子的地位絕對不能因為母親而受到任何影響,一旦燕山君被廢,事態就會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尹氏雖然被廢,也不能把她立刻殺死,要留著發揮一些作用。尹氏一日不死,就意味著她有返回的一天,矛頭還會指向她。任士洪等元子派為了保護尹氏和燕山君,就會與功臣派展開鬥爭,這樣仁粹大妃就不用拿出餘外的精力對付這兩撥人了,她需要的是自己勢力的發展。

在宮外的尹氏一直期盼有一天成宗能回心轉意,讓自己復位。元子派的大臣也在積極爭取。功臣派和其支持的內命婦在暗中操作,拱自己人上中殿之位。而在事隔一年之後,從來沒有生育過,也沒有懷孕的四品淑儀坡平尹氏被宣佈海選勝出了。這個大轉彎把功臣派和元子派的老腰都閃的不輕,沒有辦法啊,這是王室的家事,外臣雖然有影響力,但是也不能管的太寬。至於淑儀尹氏為何會勝出,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性慈惠聰敏, 博學多聞。 事成廟, 小心日新, 小無妬忌, 撫卹諸妃嬪子女如己出, 終始無間。 上孝慈闈, 下撫眷屬, 雖古王后, 無以加焉”,總之,就是“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你脫了鞋也攆不上”布拉布拉的。但是實際上我們今天來看,一眼就知道,是因為淑儀尹氏出身坡平,是貞熹王后的外侄女,與貞熹王后和仁粹大妃是同一陣營的,選她為中宮殿,是符合王室的利益的。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無非是名利二字

一旦冊封了貞顯,局勢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年幼的燕山君被交給了貞顯王后撫養,作為嫡母,她的地位就得到了保證,這時,元子派依然不會瓦解,因為他們對廢妃或者元子沒有什麼血緣感情,他們只關心燕山君登基之後,自己的前途,所以假如此時功臣派要弄死廢妃,他們並不會拼死保護她的,因為她的利用價值已經不大了,唯一忌憚的是,萬一她回來之後會報復,因此他們口頭上,說要支持廢妃,但心理上已經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這和自己孃家哥哥的支持不是一回事。因此成宗十三年,在賜死廢妃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仁粹想著如何賜死尹氏,幾年後,有人想著如何毒死她

現在仁粹大妃和成宗所要做的,就是什麼也不做,也不表態,靜靜等著功臣派和元子派內部發生分化,再就是仁粹、貞顯和燕山君好好培養感情,尹氏此時已經是棄子一枚,不著急弄死她。兩年之後,燕山君逐漸長大,仁粹還不時派人去監視廢妃尹氏,結果尹氏在流放地心情不是很好,把前去監視的尚宮得罪了,回去又是一通上眼藥。其實上不上眼藥的,都不吃勁,仁粹不過是要為弄死廢妃找些素材罷了,就是不能明正典刑,隨便吃壞了肚子也能死人的。

兩年之後,看著差不多了,成宗就賜死了尹氏,後來燕山君為母報仇的時候,查出來嚴氏和鄭氏參與陷害廢妃尹氏了,這都是表相而已,背後的操縱一切的就是他的親奶奶仁粹大妃。

尹氏被廢的第二年,後宮內命婦陸陸續續生下了安陽君、完原君、檜山君、鳳安君、甄城君,所以燕山君雖然不是最好的世子的人選,一旦棄了燕山君,之前的努力都就付之東流了,因為貞顯一直沒有生下兒子。老拖著不立世子也不是辦法,於是1484年,王室只好立了嫡長子燕山君為世子。四年以後貞顯王后生下了嫡子晉城大君,也就是後來的中宗。

燕山君的母親廢妃尹氏,不過是仁粹大妃和成宗宮斗的一枚棄子

算賬的人來了,一個也跑不了

禍患的延續

正當仁粹大妃和中宗覺得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的時候。她們忘記了一件事情,這個世界上或許是有天道的。韓明澮智謀第一,做了那麼計策,誰知自己兩個女兒都早早地死了,老韓家想要子孫萬代,永享富貴的打算幾年間就落空了。仁粹大妃等人立尹氏為中宮殿,是為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尹氏沒有利用價值了,就尋個罪名把她弄死。可是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尹氏或許是沒有居中殿的德行,你把她廢為庶人就好了,她是沒有死罪的,說她意圖毒害誰,可是從頭到尾她連一個宮女都沒有殺過。最後說是為了防止她以後捲土重來,而把她毒死,這個是不對的。你利用她一場,還要用一碗死藥來報答她,這說不過去,最終要付出代價的。

1494年,成宗過世,燕山君登基為王。以前被打擊過的世子派又重新聚攏起來,為了打擊其他派別,他們開始挑唆燕山君為母親報仇。登基四年之後,燕山君就發起“戊午士禍”,六年之後又挑起“甲子士禍”,追捕與生母尹氏案件相關人士並加以殺害,為鎮壓朝臣,燕山君制定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等酷刑。

先是外圍參與廢黜尹氏的官員被處死,隨著調查的深入,成宗的內命婦也暴露了出來,嚴氏和鄭氏連同她們的兒子一起被處死。事情倒到頭上,遲早就要查到他奶奶仁粹大妃頭上的。那個時候仁粹大妃已經在病中,燕山君衝進仁粹大妃的昌慶宮景春殿興師問罪,受到驚嚇的仁粹大妃不就就去世了。貞顯王后雖然是仁粹大妃一夥,但是她當年究竟是年幼,沒有過多參與陷害尹妃,還有撫養燕山君的苦勞。儘管燕山君幾次要殺貞顯,貞顯都毫無畏懼,直接斥責燕山君的暴行,燕山君最終沒有下得去手。

在廢立中宮事上,牽扯甚深的韓明澮此時早已經死了,但是燕山君並沒有放過他,把他的棺材從墳裡挖出來,剖棺戮屍、碎骨飄風,一代智囊竟然落了這樣一個下場。

燕山君為母復仇過程中,事情做得過了火,一紀(十二年)之時,朝中大臣發動政變,囚禁了燕山君,擁立了貞顯王后的嫡子晉城大君為中宗,這段長達三十年的公案才落下帷幕。

似乎那些聰明的人,只是一時得計,遵循著忠厚老實原則生活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