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3月12日,英國宣佈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抗疫,引發媒體與民眾一片譁然。英國首相鮑里斯在發佈會上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已經無法有效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只能儘可能減緩傳播過程,減緩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民眾由於加速傳播後帶來的痛苦”、“許多家庭將提早失去他們的摯愛親人”。


群體免疫簡單來說就是傳染病在一個擁有普遍抗體的人群中無法流行,新冠病毒目前在沒有抗體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病毒需要感染人群中大部分的人後,人群才能獲得群體免疫能力。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這種能力。


群體免疫的策略遭到了廣泛質疑,有超過500名的科學家簽署公開信要求政府採取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3月16日,帝國理工大學流行病學團隊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無疑是一次當頭棒喝。報告系統性地分析了各種抗疫措施,否認了群體免疫這種緩解策略的可行性,報告認為抑制病毒傳播是當前唯一可行的策略。報告認為如果不加防控,英國將有81%的人口被感染,51萬人直接因感染病毒而喪生,而報告中所分析的理想的緩解策略也僅能使死亡人數降低一半。

報告認為其結論可以應用至其他發達國家。


緩解策略並不可行


帝國理工發佈的名為“Impact of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 to reduce COVID19 mortality and healthcare demand”(非藥物干預措施對降低COVID19死亡率和醫療需求的影響)的報告通過流行病學建模分析了在目前在沒有有效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下,新冠疫情在不同防控措施的情況下的流行情況。


報告指出目前的防疫策略有兩種,


  • 緩解策略,其重點在於減緩但不一定阻止流行病的傳播,即降低醫療需求的高峰值,讓醫療系統不至於崩潰,同時保護那些最有可能患嚴重疾病的人免受感染,直至達到群體免疫。
  • 抑制策略,其目的是扭轉疫情的增長,將病例數量減少並持續維持在低水平,即將病毒的有效傳播數R壓至1以下。


首先報告通過模型測算出如果不加防控,英國新增感染數量約在3個月後達到高峰,屆時重症病床的需求量將是目前英國最大供應數量的30倍,將有81%的英國人口被感染,51萬人直接因感染病毒而喪生(不考慮醫療系統超負荷運轉)。


報告實際考察了五種不同的防控措施,分別是病例居家隔離(CI)、病例其家庭成員自願的居家隔離(HQ)、70歲以上高危人群保持社會區隔(SDO)、全人群間保持社會區隔(SD)、關閉學校(PC)。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其中最有效的緩解策略需要聯合執行病例居家隔離及其家庭成員自願的居家隔離和70歲以上高危人群保持社會區隔三項防疫措施,分別能降低49%病死人數和67%的高峰重症病床需求量,但死亡人數仍估計有25萬人,高峰時期重症病床的需求量依然約為目前英國最大供應數量的8倍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要英國在數月之內提升8倍的重症診療能力太不現實,所以緩解策略從根本上不可行。


時緊時鬆的適應性防疫策略


報告接下來考察了抑制策略發現:雖然強有力的防疫措施能夠很快壓下新增確診人數,但只要防疫措施一旦撤銷,病例數量就會快速反彈。執行越為嚴格的防疫措施之後,因為感染人數較少,群體的免疫水平就較低,反彈就越快。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所以報告建議採用一種時緊時鬆的適應性防疫策略,當週新增的重症病例達到一定啟動閾值時,政府應適應性的採用抑制策略,而當新增的重症病例低於另一個較低的關閉閾值時,政府重新採用緩解策略。所以在適應性防疫策略可以觀察到隨著政策的變化,新增確診數字相應的上漲和下跌。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根據報告所測算的結果,關閉學校、全人群間保持社會區隔、病例居家隔離及其家庭成員自願的居家隔離的抑制策略與病例居家隔離及其家庭成員自願的居家隔離緩解策略相組合在比較嚴格的觸發值(60,15)的設定下,在兩年期內因英國的病死人數估計為8700人,高峰重症病床需求量為1200床,少於全英國4000床重症病床數量。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報告最後強調為了避免疫情反彈,這種適應性策略需要一直保持直到有大批量的疫苗能夠生產出來,這一般需要18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而如果條件不變的話,會有至少三分之二的時間需要實施全人口範圍的社會區隔。


結語


任何政治的決策都是困難的,嚴厲的抗疫措施伴隨著巨大的社會經濟成本,這同樣也會影響到全民的福祉和健康,特別是考慮到這種適應性的抑制策略可能持續18個月或者更長的時候。


在帝國理工大學發表報告的同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稱已經意識到必須採取“嚴厲行動”,英國政府同步調整了其抗疫措施,但可發現其強制或半強制措施僅包含了執行病例居家隔離及其家庭成員自願的居家隔離和70歲以上高危人群保持社會區隔三項。雖然相比於之前的舉措,最新的防控措施無疑更嚴格了,但

根據報告看來這仍屬於緩解策略,可能實際上無法抑制新冠病毒在英國的進一步傳播


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是唯一出路,“群體免疫”或造成25萬英國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