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內心始終渴望著能與一個人達到絕對親密的狀態,表面上卻拒人於千里之外。

這是不是很矛盾?明明渴望,卻還抗拒。

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少見:看起來很疏離,骨子裡卻抑制著自己的痴迷。

依戀模式:假性疏離者

他們為了自我保護而表現得與他人隔離,明明對親密抱著強烈的內在渴望,卻要強迫自己遠離他人,這種人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假性疏離者”

人們在幼年時,在與養育者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心理上聯結的固定模式,這種模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成年之後,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模式,它被解釋為“依戀模式(Attachment)”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童年期間形成的依戀模式對個體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甚至可以說,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模式是早年與養育者之間互動模式的一種“投射”。

心理學家John Bowlby是最早提出“依戀模式”理論,他認為個體與養育者(父母)之間的依戀模式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初步顯現。

父母的態度也是孩子依戀模式形成的關鍵因素,其中的核心是,“被依戀的那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的、容易找到的,並對自己充滿注意力的?”

缺少愛的人的問題在於,他們不知道愛是什麼樣的,所以他們很容易被騙,容易看到並不存在的東西。

“假性疏離者”的內核是絕對痴迷,他們對於自己痴迷的對象,以及對親密關係本身,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極高的要求。

他們期望對方能夠讀懂自己的一言一行,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而對關係本身,他們要求的是極度的身心交融。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不斷證明:沒有人真的愛你

如果你也是“假性疏離者”,那麼你最終一定會證明——沒有人真的愛你。

假性疏離者會有意無意地去展現與各種曖昧對象們的“友好”關係,來抒發自己無處寄託的情感。

雖然那些曖昧對象並非他喜歡的人,但會讓這段關係在猜忌中落幕。

“假性疏離者”即使戀愛1000次,也只是為了證明沒有人真的愛自己。

心理學家Ainworth和Barthlomew認為,在幼年時,如果養育者常陪伴身側,孩子會形成安全型的親密模式。他們長大後,不會擔心被拋棄,與伴侶互相獨立又互相依賴。

如果父母在童年期間,對孩子忽冷忽熱,孩子會感到強烈的不安,長大後會成為“痴迷型(Preoccupied)”模式,他們總是擔心被拋棄,非常依賴對方。

這類人也總是不確定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懷疑對方不願像自己一樣渴望親密融合。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自戀損傷(narcissistic injury)

弗洛伊德曾提出“自戀損傷”概念,即當一個人的自尊、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的時候,人們會感受到,自己是不被接納的、沒有價值的。

在自戀損傷的時刻,個體也會形成

“自戀暴怒”——採用“憤怒”來緩解痛苦的情緒。

那些內心痴迷,表面又抗拒的人,通常在幼時遭遇過非常嚴重和頻繁的自戀損傷。

比如:養育者對他們進行強烈而頻繁的辱罵和嘲笑,尤其是他們在試圖依賴養育者的時候。養育者對他們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情或者孩子是否達到他們心中的標準。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對愛充滿著不安,甚至有羞恥的感覺。

當他們對伴侶形成依賴的感覺時,一旦對方的態度發生變化,他們就會感到無比羞恥,甚至對自我感到深深的厭惡,最終成為“假性疏離者”。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如何自救

人的靈魂,只要沒有徹底麻木,就會渴望真正的親密。

親密關係的本質是彼此能量的交換。而“假性疏離者”的親密關係總是會陷入惡性循環,感受不到對方的能量。

那麼,作為一個“假性疏離者”該如何自救?

  • 直面痛苦,承認痛苦的根源來自內心
  • 合理溝通,感情的長久需要靈魂的契合,以及彼此的交流、理解
  • 建立共情,對他人的情緒能真切地認知和感同身受
  • 勇於探索幸福,要行動,不必考慮這行為是好是壞;要愛,不必顧忌這愛是善是惡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明明很愛你,卻顯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心理學解析:假性疏離者

最粗野的人也可以成為愛情的觸發劑;一個顫巍巍的老爺子可能仍然鍾情於二十年前某日下午他在奇霍街頭所見到的陌生姑娘;牧師也許會愛上一個墮落的女人。

一個平庸的人可能會成為一次沼澤毒罌粟般熱烈、狂放、美麗的戀愛對象;一個好人也能成為一次放蕩、墮落的戀愛的觸發劑;一個絮絮叨叨的瘋子沒準能使某人頭腦裡出現一曲溫柔、淳美的牧歌。

任何一段感情的價值與質量完全取決於戀愛者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