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藏菩薩與佛陀之間有關甚深法性的一段妙論


《虛空藏菩薩經》中記載了此菩薩與佛陀之間有關甚深法性的一段妙論: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此世界具於五濁眾生愚闇,云何世尊能於其中施作佛事?” ( 世尊,今天的眾生生活在五濁惡世之中,整個世界也由此充滿愚痴和黑暗,在這樣的艱難困苦環境中,世尊您怎麼作佛事弘法度人呢?)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見虛空無有貪慾,無嗔無痴,自性清淨,風塵暗障以為不淨,既澄朗已,即見日月星辰,及知剎那羅婆時數。善男子,如來久於第一義空已得自在,見一切法無有貪慾、嗔恚、愚痴,無縛無解,自性清淨,但以眾生客塵煩惱之所覆障,不能覺悟。如來慈悲,為此等故方便說法,而為除斷客塵煩惱,開其智眼,使見如來淨日照明,現在獲睹甚深妙法、四念處法,乃至八聖道法,令諸眾生建立安住,又令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大慈悲,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成一切種智。善男子,如來出世則能成熟諸菩薩眾,及以緣覺、聲聞之眾。善男子,今是虛空為倚於眼?為倚眼識?為倚眼觸而得住耶?”

(善男子,你已看到虛空是沒有貪慾、嗔恚和愚痴的,虛空的自性是清淨無染的,當大風颳起灰塵天空變得昏暗起來時,虛空好像是不潔淨了,但當風平塵息天空澄清明朗時,就會清楚地看到日月星辰,並能知道剎那羅婆這類精確時數。善男子,如來很久以來對於第一義諦的最高空性已經得到大自在,徹見一切法都沒有貪慾、嗔恚、愚痴,既沒有被束縛住,因此也無解脫可言,法的自性是清淨無染的,但是由於眾生被客塵煩惱矇住了眼睛、障礙了智慧,由此不能覺悟這種空性。如來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出發,為解脫眾生的苦難而以種種方便善巧向他們說法,使他們斷除客塵煩惱,讓他們開啟被矇蔽了的智慧之眼,因而看到如來猶如明亮的太陽光輝的照耀,當下就能夠看到甚深的妙法,四念處法以及八聖道法,讓眾生進入、安住在正確的方法和道路上,然後讓他們發起追求無上正等正覺之心,得到大慈大悲,乃至具足只有佛才具備的十八種特質,成就不可限量的一切種智。善男子,如來出現於世間則能夠成熟一切菩薩、緣覺和聲聞之眾。善男子,現在的虛空是依靠人們的眼睛、眼識或眼觸而得以存在的嗎?)

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不也,世尊。” (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為是內起眼觸之緣生彼三受而倚空耶?” (善男子,來自體內的眼睛、眼識、眼睛看到東西這三種因緣和合是靠虛空產生的嗎?)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 (不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耳、鼻、舌、身、意跟眼的情況是一樣的。)

佛言:“善男子,眾生今者為倚於空?為是虛空倚於眾生?” (善男子,眾生現在是由於虛空而存在呢?還是虛空依靠眾生而存在呢?)

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各各相倚互作境界,又復各各不為境界,一切諸法皆悉空寂,一切諸法皆悉虛假,一切諸法皆依於如及以實際。世尊,猶如虛空無壞無成,無憶想分別,無動無搖,無愛無憎,無芽無種子,無果無業無報,離於文字。世尊,一切諸法亦復如是。菩薩若知此者,是名善知諸法之性,得無生忍。”

(世尊,眾生與虛空互相依靠,互為對方的存在而作境界,同時又不為對方的存在而作條件,因為一切諸法的本質都是空無所有的,一切諸法都是虛假不實的,一切諸法都好像是存在、好似是真實的。世尊,就像虛空那樣,沒有所謂的壞,也沒有所謂的成,沒有憶想分別,沒有動搖,沒有愛憎,沒有嫩芽也沒有種子,沒有結果、造業和受報,是不能用文字來加以說明的。世尊,所有的法也是這樣的。菩薩要是知道了這種特性,就叫作深刻了解了一切法的特性,因此也就得到“無生法忍”了。)

要注意這裡探討的是第一義諦、終極真理,在這個意義上,因緣和合、造業受報也是多餘的了,因為人到世間來經受生老病死,仍在受因果規律的支配;如果認識到了義佛法、按照戒律修成了,進入了無餘涅槃,那麼現在經歷的一切猶如夢幻泡影。但這並不否認在俗諦意義上的因果規律,今天人世上的善惡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儘管目前最先進的科學儀器還無法驗證。總之,萬萬不可將二者混同一談,否則就是錯解佛法,因而導致事與願違。


虛空藏菩薩與佛陀之間有關甚深法性的一段妙論

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