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誇美紐斯曾經說過: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飲料。”

雖然這句話是說給教師的,但是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也應該明白這句話的真諦。


很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總是會採取比較暴力的手段,在他們看來,孩子不打不成才,只有在棍棒底下才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事實果真如此嗎?研究表明,那些優秀的孩子,父母大多都比較開明,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用的是智慧,並非拳頭。

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案例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鼎鼎有名了。他不僅推進了戊戌變法,而且在文學上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所以後人對梁啟超的評價是非常高的。提起梁啟超還有一個讓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那就是梁啟超的教育。


梁啟超一共有九個孩子,他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優秀的人才。其中最為出名的,可能就是建築學家梁思成了。除了梁思成,梁啟超的其他幾個孩子,不僅學歷非常高,而且道德修養也很好。可能很多家長都會好奇,梁啟超是怎麼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的。


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對於這個問題,通過研究梁啟超後就能夠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梁啟超開明的教育。根據梁啟超本人表示,他教育孩子,從來沒有打過孩子。

對待孩子,他總是能夠尊重孩子,即使孩子犯錯了,他也會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會惱羞成怒。正是因為有了梁啟超開明的教育,才有了他那九個傑出的孩子。


梁啟超的案例告訴我們,家長教育孩子,特別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也不應該打罵自己的孩子。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該做什麼呢?家長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了,才能對症下藥。

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那麼孩子犯錯的原因有哪些呢?


1.孩子不知道對錯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內心裡還沒有是非觀,所以當他們做出一個行為的時候,往往是不知道對錯的,既然如此,家長就不要對孩子錯誤的行為過於嚴厲。不然,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就採用非常極端的手段,只會讓孩子對家長充滿恐懼。


2.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導致犯錯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後發現,孩子的有些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考試時孩子總是會做錯一些題目,這往往是孩子不能夠控制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這才導致他們不停地犯錯。

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通過這兩點後,我們就能夠明白,有時候孩子犯錯不是他們的本意,家長不應該一上來就採用棍棒式的教育方式,因為這會給孩子帶了很大的傷害。


1.親子關係冷淡

面對經常打罵自己的父母,孩子肯定是喜歡不起來的,有的孩子甚至還會對父母抱有恨意。孩子這種情緒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影響到親子關係,給雙方的相處帶來麻煩。


2.孩子也變得暴力

現在校園暴力之所以越來越多,就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暴力。而這個暴力的源泉,很有可能來自於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經常打孩子,那麼上行下效,孩子在面對外人的時候,也會採取暴力行為,來實現自己的想法。


這兩點都說明了父母的棍棒式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危害。既然這種方法不可行,家長就應該採用二級反饋教育。

無能的父母用拳頭,智慧的父母善用“二級反饋”,比棍棒教育更好

那什麼是二級反饋教育呢?


二級反饋這個詞最開始出現於簡·麥戈尼格尓的《遊戲改變世界》中。後來人們把它引入教育,當作一種教育方式。

二級反饋教育就是指當孩子做出一個行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孩子正面的反饋,這樣孩子對於自己的行為也就有數了。因此,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把這個錯誤反饋給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打罵孩子。


斯賓塞在《教育論》裡提到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父母經常打罵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的暴力基因就會顯現。

這樣將來等他長大成家後,他又會採取暴力的手段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就構成了一個循環,為了打破這個循環,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不暴力地對待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