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昨天我去幼兒園接兒子回家,卻看到兒子抱著一個小火車在教室裡玩,一個人神神叨叨地嘟囔:“車車車……開火車….開汽車…….哎呀!忘記加油了”。

他說了好久,都沒有注意到我來了。孩子說話毫無邏輯,而且斷斷續續,我給嚇了一跳,趕緊找了老師問清情況。老師解釋說,這是孩子在用“內部語言”說話,讓我完全不用擔心,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家長也要做積極的引導。

我聽了之後才放寬心,趕緊做起了“內容語言”的功課。到底什麼是內部語言呢?我又要怎麼幫孩子引導呢?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內部語言的特徵

所謂的“內部語言”(Inner Speech)並不是用來交流的,它是用來支持孩子自己的思考進行的,從而決定自己的行為活動。就像我們成人,平時也會在腦子裡“自言自語”。

但是因為我們的“內部語言”能力相對成熟,所以可以過程往往是無聲的,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孩子“內部語言”發展初期,所以會通過自言自語、自問自答來思考,從而支配自己的行為。

相對於外部語言,內部語言有以下這些特徵。

1. 快速性。內部語言畢竟只是自己給自己聽的,不需要像外部語言一樣在表達之前要考慮聽者的情況,所以只需要用自己聽得懂的方式來表達,中間就省略了很多思考過程,所以更加快速。

2. 隱蔽性。內部語言的最終階段就是無聲的,我們的發聲器官表面上並沒有在工作,所以活動比較隱蔽。

但實際上研究通過肌電描記術發現,我們的有內部語言的時候,我們喉部仍然處於顫動的狀態,這是因為我們的喉部正在為我們的發聲做準備。。

3. 簡略性。內部語言會更加的直接、明確,但也會更加缺少細節,因為很多具體的細節我們已經默認自知了,就被省略了。

所以家長如果聽到孩子在自言自語的時候就會感覺內容斷斷續續的,表達也不清不楚。我們大人也會常常感受到,有的時候一個詞,一個字就足夠讓我們的思考繼續下去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內部語言的不同年齡表現

1. 幼兒期(4歲左右)—起始有聲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才剛開始語言的學習。對於語言, 孩子都經歷“聽到-理解-表達”的過程,所以他們會先試著模仿家長的語言表達。

但是有專家研究表明,在孩子0-3歲時是沒有邏輯思維能力的,所以經常在思考的時候,就不自覺的脫口而出一些零散的字句。

而且並不足以知道自己的行為。家長就可能會發現孩子經常嘴上說著“好”,做的事情卻風馬牛不相及。孩子這時候的語言非常沒有邏輯,也非常的自我化。例如,孩子離開房間的時候會對空空的房間說:”我走啦”。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4. 少年期(6-12歲)— 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利用內部語言通過簡單的判斷,特別是在做選擇的時候。這時候的內部語言活動,邏輯性會更強,也比起上一個階段更加能夠輔助他們的行為舉止。

常常的表現就是,我們會發現孩子“放空”式地自言自語,或者目光盯著一個地方也不說話,就感覺時間靜止了一般,然後過一陣子才會進行下一步的動作。這就是孩子在思考,在自問自答的過程。

5. 青少年期(13-18歲)—無聲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的內部語言能力也漸漸地無聲化,就像我們大人一樣,會有“心理活動”。

而且他們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獨立判斷,在成長中也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行為準則和方法,思考也不再完全受到家長的左右,會表現得更“犟”。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家長要怎麼“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孩子的內部語言表現往往都很微妙,而且它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和完善,在不一樣的階段有不一樣的特點,家長都需要找準角色,用不一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對應,才能和孩子一起破浪揚帆。

內部語言和其他能力一樣,是在成長中不斷髮展和完善的。三個階段有著不同的特點,每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不同方式的指導。父母找準角色,方法得當,才可以搭起與親子之間最“美”的那座橋。

1. 幼兒期:

這時候的孩子語言表達處於初期階段,所以會發現他們經常會說話斷斷續續,甚至會有口吃的現象,我們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模仿孩子那種幼兒式的說話方式。

反而應該作為榜樣,有邏輯地把一句話說完整,這樣孩子才會有正確的參考。例如,我們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對孩子說一些順序詞“首先”“然後”“最後”等等。

同時,我們也要作為“掌舵者”,引導他們做出適當的判斷,與其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不如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2. 少年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系統(包括大腦掌握語言的區域和發聲器官等)已經開始逐漸發育,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可塑性很大。

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平時的語言表達更加有邏輯性了,而且表達慾望增強,但是在內部語言的過程中,往往還是會“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家長在這種時候千萬不要擅自打斷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完成自己的思考過程,然後再鼓勵孩子和自己分享他們的思考。

家長應該作為孩子的“副手”,和孩子共同協力,幫助他們整理思路,做出更合理的判斷和決定,更加理性地思考。

孩子自言自語?善用“內部語言”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3. 青少年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發展出非常成熟的思考和邏輯表達能力,所以他們往往會很有主見。而家長也應當適當放權,把“方向盤”交給孩子,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提出意見。

因為孩子的心理活動都是無聲的,家長很難直接觀察到,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有密切的溝通,並且互相信任,能夠吐露心聲。

我們在和他們溝通的時候要表示尊重,並且心情平和,讓他們知道我們是和他們在同一艘船上的人,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孩子的內部語言日漸發育,我們也越難越讀懂孩子的心理,作為家長應該適時調整心態和角色,悉心觀察和積極溝通,打開孩子的心房,和他們一起思考、一起做決定,才能更好地促進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