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英國確診數並不多,為什麼向外輸出的病例這麼多?

外界懷疑英國的實際情況要糟糕得多,存在漏報、瞞報。

已經度過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波的亞洲國家,目前正面臨境外輸入性疫情病例的高風險。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中國、新加坡等國的輸入病例最大來源國,都是英國。根據公開的數據,英國疫情的嚴重程度遠低於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確診數也比德國法國等國少,為什麼英國向外輸出的病例卻這麼多呢?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26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通報,25日北京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6例,確診病例來源歐美國家,其中,英國3例。到目前為止,北京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50例,其中也是來自英國的最多,為51例,佔比34%。截至25日,中國大陸23省市累計接收來自34個國家的輸入性病例,最大疫情來源國也為英國,累計135例,佔所有境外輸入性病例總數的28.5%。英國《每日郵報》25日稱,在輸出新病例方面,英國正成為“罪魁禍首”。

细思极恐!英国确诊数并不多,为什么向外输出的病例这么多?

無獨有偶。英國還是新加坡輸入病例最大來源國,且每天依舊有超過1200名新加坡居民從英國返回新加坡。新加坡《新明日報》梳理衛生部公開的資料發現,新加坡確診病例中有近60%為境外輸入病例,其中超過1/3曾去過英國。為降低境外輸入病例帶來的社區傳播風險,政府將安排英美返新者入境後乘坐指定交通工具到指定隔離地點隔離14天。此外,南非的輸入病例中也以英國為主。

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負責人黃循財已經對英國消極抗疫提出批評。據馬來西亞《星報》報道,黃循財上週在記者會上表示,英國和瑞士沒有做足抗疫的努力。他說,“我們對英國和瑞士最大的顧慮,並不只在他們上報的人數,英國的確診病例數確實是在飛速上漲,但數字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這些國家已經放棄嘗試,放棄任何能夠阻止病毒蔓延的政策。他們對外就是這麼承認的,尤其是英國和瑞士。”他還說,如果不採取任何遏制病毒的措施,這些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將會急劇上升,尤其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內。

截至當地時間26日,英國確診數已達9642例,病死467例,病死率高達4.84%。這個數據在歐美並不算高,但外界懷疑英國的實際情況要糟糕得多,存在漏報、瞞報。實際上,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英國早前一直未採取積極防疫作為。牛津大學傳染病進化生態學小組的模型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抵達英國的時間不晚於1月中旬。同許多新出現的傳染病一樣,在悄然蔓延了一個多月後,

新冠病毒在英國的首次傳播才在2月底被正式記錄。英國廣播公司說,當時的英國很淡定。英國當局防止疫情擴散的手段就是所謂的增加“社交距離”,而且非強制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英國民眾戴口罩的場景遠不如在許多亞洲國家常見。

直到3月12日,英國政府召開內閣緊急會議決定,抗疫行動即日起從第一階段的防堵進入第二階段——拖延階段。政府認為,控制病毒蔓延已經毫無意義,他們目前只能做到盡力拖延病毒蔓延。英國仍建議輕症患者在家隔離,只有症狀惡化者才被建議與醫院聯繫,取消大型公眾活動和關閉校園等抗疫“硬”措施都不在決策之內。後來的事實表明,中國和新加坡不少留學英國的學生,在回國後被確診感染。

英國防疫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甚至拋出“群體免疫”方案,稱要想達成“群體免疫”,英國需要約60%甚至70%的民眾染病且痊癒後獲得免疫力。對此,英國權威期刊《柳葉刀》主編直言,這是拿公眾的安危玩“輪盤賭注”。而不少國際媒體表示,英國政府透露的信息是,政府已放棄遏阻疫情,改而採用一種過於大膽且危險的防疫手段。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群體免疫”策略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最大的風險是管控不及時使得疫情迅速蔓延,重症患者增多導致醫療資源擠兌。

细思极恐!英国确诊数并不多,为什么向外输出的病例这么多?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圖源:BBC)

在英國學界紛紛表示“群體免疫”策略將使本國醫療系統被危重病人壓垮之後,約翰遜政府最終沒有執行這一允許感染受控蔓延的非正式策略。但是,拖延策略的後果似乎已經出現。英國《金融時報》26日報道說,根據牛津大學傳染病進化生態學小組的模型分析,兩個多月來,通過新冠肺炎在英國的默默傳播,英國已有半數人口或已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衛報》25日稱,世界給約翰遜處理疫情的評價是“危險,輕率,令人困惑”。很多人認為,他初期自由放任的處理手法,以及在國家抗疫策略上發出的矛盾信號,是英國“例外主義”的一次發作。希臘《民族報》認為,約翰遜自己公開上街活動,要求民眾接受死亡,比病毒更危險。《紐約時報》則指責約翰遜播種混亂,似乎每次都是迫不得已在行動。雖然他下令全國封鎖後受到讚賞,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他這個大轉彎花了這麼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