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導讀:清明節做艾葉餈粑,記住1點,不黑不苦,軟糯味美,味道好極了。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傳統艾葉餈粑,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是將艾葉曬乾,再密封起來儲存,這樣可以保存很久,要做餈粑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壓成艾蓉,再加水煮開,加入糖與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半熟的粉團,再包上麥豆餡或者紅糖花生餡料,最後用芭蕉葉包住艾葉餈粑。這樣做出來的艾裸又黑又發苦,味道真不咋地,我小時候最不喜歡吃,現在可喜歡了。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現在要改良以前的做法,就是將艾葉焯水,去掉苦澀味,再加水用攪拌機攪碎,然後再加糖煮開,最後再與粉混合。記住這一點,這樣做出來的艾葉餈粑才不發黑,不發苦,味道好極了。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我老早就饞艾葉餈粑,就是沒有芭蕉葉,後來想到了用玉米葉,今日做了艾葉餈粑,不用純糯米粉,加一些粘米粉,效果更好,比例是5:1,做出來軟糯q彈,不發硬,不粘牙。

【艾葉餈粑】

【準備食材】:外皮料,糯米粉500克、粘米粉100克、水250毫升,艾草100克、白砂糖80克;餡料,紅糖110克、熟花生150克、白砂糖40克;墊紙,玉米葉若干。

【具體做法】:1、準備餡料。熱鍋,先將花生米倒入鍋內炒熟,用中小火翻炒,直到聞到陣陣香味,手搓花生衣很易掉,放涼後試吃很鬆脆即為熟;將花生米起鍋,放涼後,搓去花生外衣;將紅糖掰成小塊、和白砂糖還有除去外衣的花生一起放入料理機,點動攪拌,攪碎成紅糖花生餡料。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2、處理艾葉。首先,艾葉要處理乾淨,只取嫩葉,鍋裡燒開水,把艾葉放入開水中焯水後撈起,並擠幹水分,料理機里加入250毫升水一起打碎。將艾蓉倒入鍋內,加入80克白砂糖一起煮開。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3、搓粉。最關鍵的一步,先將糯米粉和粘粉在盆裡混合均勻,倒入煲開的艾蓉,一邊用筷子攪拌,不燙手後改用手搓,加入20克食用油,搓成幹滑的粉團。混合粉團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終搓出來的粉不能太生,不然包餡時會開裂的。所以艾蓉一定要是煮沸騰了再快速與乾粉混合。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4、把粉團分成一個個大小為30克左右的小團。抓起一個小粉團,搓圓,再捏成小碗狀,中間放入甜花生餡,收口,捏成自己習慣的形狀,我家一直做成橢圓形的。手上要抹上一層乾粉或食用油,不然會很黏手。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5、玉米葉先刷上一層油,再將做好的艾葉餈粑放在玉米葉上,開中火隔水蒸12分鐘即可。我們當地做的艾葉餈粑一般是兩個放一起的,成雙成對嘛,好意頭。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艾葉餈粑就做好了,不黑不苦,有特別的艾香味,糯米粉與粘米粉5:1這個比例剛剛好,不太黏,軟糯q彈,紅糖花生餡更是傳統的艾裸餡料,香得很哪。


在家做艾葉餈粑,兩種粉的比例要記住,軟糯q彈,不粘牙


艾葉餈粑的形狀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每個地方做的形狀都不一樣,有的做成餅圓形、有的做成水滴形、還有人做成餃子樣的,還有人用油炸,也有人像煮湯圓一樣在開水裡燙熟的,真應了一句方言,“各處風土各處例”。你家艾葉餈粑是做成什麼形狀呢?


溫馨提示:

搓粉時一定要用開水拌粉,或者用一半粉煮成熟粉團再與乾粉艾蓉一起揉成光滑的粉團,注意了,粉團太生會開裂的,那就包不了餡了。


感謝大家閱讀,歡迎大家關注,同時希望大家點贊、收藏、轉發並留下您寶貴的評論,謝謝大家!此圖文是由珊媽小廚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及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