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開國中將張國華08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1933年3月底,按照向北發展、擴大蘇區和奪取中心城市的方針,紅一方面軍由草臺崗地區北上,進攻樂安。因樂安城防堅固且敵人早有防備,沒能攻克。4月初,方面軍命令各部由樂安西進,佯攻永豐城,調動蔣軍西移,在運動中予以各個擊破。但蔣軍懾於被殲,未敢輕易出動。

1933年初夏,部隊在永豐地區徵集資材,開展群眾工作,蘇區轉發了關於今後作戰的指示,突出“分離作戰”方針,要求將紅一方面軍主力分成兩部分:紅1、5軍團在撫河與贛江地區積極活動,破壞敵之作戰,稱“中央軍”;紅3軍團東出福建,稱“東方軍”。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紅一軍團長林彪(右)、政委聶榮臻,兩位戰將罕見的同框正面合影

據此,紅一方面軍在樂安南部的藤田、大湖坪善河地區實行改編。這次改編,師以下部隊逐級縮編,師縮編為團,團縮編為營,同時取消軍一級組織機構,由軍團直轄師。紅1軍團,軍團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參謀長楊寧,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副主任李卓然。轄3個師:第1、第2、第3師。原紅4軍的第10、第11師和第22軍第64師合編為紅1軍團第2師,師長徐彥剛,政治委員胡阿林,下轄第4、5、6團。張國華被編入紅2師第5團3營9連,繼續任指導員。

他心裡琢磨著,將紅軍主力一分為二,用所謂的“兩個拳頭打人”就真的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嗎?他一直持懷疑態度。

事實證實了張國華的判斷。“東方軍”7月入閩,再轉贛東北,歷時3個月,打了一些勝仗,但部隊疲勞,減員很大。“中央軍”除8月底進行了烏江圩戰鬥外,只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游擊戰。張國華曾自我解嘲地說:“咱們這個‘拳頭’何時才能有用武之地?”相反,蔣氏利用這一時機,向美、英、德、意大利等國大量借款,購買飛機、火炮,聘請外國軍事顧問和專家,創辦軍官訓練團,著手對中央蘇區制訂第五次“圍剿”計劃。

“東方軍”入閩作戰,“中央軍”留守原地開展游擊戰,張國華初嚐了失敗的滋味。

一日,紅5團首長命令第3營為前鋒,穿越深山老林,秘密向樂安至宜黃敵側後猛插,破壞敵軍封鎖線,9連為尖刀連。

連長陳昌東和張國華帶領第9連在密林中穿梭,剛開始還有一條羊腸小道,走著走著,小道漸漸被茂密的樹林所掩埋,消失了,他們用鐮刀砍掉茂密的藤蔓,為後續部隊開闢道路。7月,山裡的氣候像小孩的脾氣,說變就變,瓢潑大雨觸發了山洪,一眨眼功夫,先前兩大步就可跨過的小河溝,突然間就成了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

走在最前列的陳昌東轉頭對張國華說:“我在前,你斷後,讓大家抓緊藤蔓和巖壁。”

他們一步步艱難地向前推進,終於在次日凌晨4時將紅5團帶到了預定攻擊的位置,並率先發回了“到達指定位置”的電臺信號;接著紅4團、6團也相繼發出了相同的信號。

紅2師指揮部發出“總攻開始”的信號。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開國中將張國華

大雨尚未停息,位於敵左路軍北翼側後密林的紅5團接到命令,迅猛向位於前方山坡上的敵野營地衝殺。這是敵左路軍後衛部隊的一個團,大雨掩護了紅軍在密林裡的行動,睡在帳篷中的敵人根本沒聽到紅軍出擊的響動。第3營指戰員衝到敵營地跟前,才被臨時工事裡的哨兵發現。

陳昌東一聲大吼:“同志們,衝呀!”第3營指戰員縱身跳下工事衝入敵營寨。敵士兵還在酣睡之中,不少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成為“刀下之鬼”。僥倖逃生的敵人,大多數只穿著一個褲頭就四處奔逃,草草組織起抵抗。

敵另一個營帳篷紮在山上,離得較遠,見山下的兩個營被包圍,匆忙編成戰鬥隊形,向第3營衝來。

黑夜中,敵我雙方展開激烈的廝殺。敵人利用重火器,依託樹林、溝坎、小山包構築起一道道火力網,第3營的進攻一時受阻。密集的機槍火力,將衝在最前面的陳連長和幾個戰士打倒在地。張國華見,睚眥盡裂,大聲喝道:“手榴彈!弟兄們跟我上!機槍,狠狠地打!”戰士們雙目噴火,旋風般捲上山嶺。

第2營營長劉世模見第3營有危險,急忙率領2營從敵左側殺來。這時,團長吳皋群(又名吳高群)也率領1營趕上來。槍炮聲頓時熱鬧起來,全團一鼓作氣向敵縱深追殺。敵敗兵逃路受阻,困獸猶鬥,拼命向紅5團發起攻擊。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這時,從大峽谷西南側傳來爆豆般的槍聲。吳團長像一頭雄獅,吼道:“徐師長帶領紅4團殺過來了,紅5團的好漢們,拼死頂住!”

大雨傾盆,峽谷間的洪水愈發上漲,大批敵人沿著一條大山峽向後逃遁,慌不擇路,人馬自相踐踏,兩翼的紅軍不停衝下來,敵且戰且退,落魄喪魂,許多人被擠入谷底激流之中,更多的人沒有逃過紅軍的槍彈。但究因敵人太多,紅4、5團的遷回兵力沒能將“口子”收緊,大批敵人仍從谷底向西湧出。

師長徐彥剛再次命令第5團作為紅2師的前鋒,向西追擊。

吳團長帶著近200人的隊伍,沿著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奔襲,到了一個叫岔道口的地方,才歇下腳來。此時,全團官兵已連續作戰兩天一夜,體力消耗到了極點。劉忠政委破例讓3營戰士與當地老鄉聯繫,買來了沒有成熟的蠶豆,煮熟了給戰士們充飢。

次日拂曉,團長吳皋群宣佈了張國華代理連長的命令,並讓其帶領連隊向岔道口以西急進,阻擊敵人。

中午時分,張國華率部趕到一個岔路口,敵敗軍尚未趕到,張國華想搶在宜黃守敵和樂安殘敵會合前,打一個時間差。他來不及仔細勘察地形,就地設置陣地,準備堵住正從東方擁來的敵軍。不料,由於道路不熟,他們奪下的只是小岔路口,而非大岔路口,雖有一部分敵人被堵在小岔路口,更多的敵人則從大岔路口向西逃走了。

張國華髮現情況不對,急忙撤出陣地,大聲喊道:“全速前進,一定要趕在敵人大隊人馬前頭,將敵人重新堵住,為陳連長和死去的弟兄們報仇!”他帶領著剩下的十幾個戰士,一路跑步急行西上,竭力挽回自己指揮上的失誤。第二天黃昏,渾身溼透張國華到達岔路口以西,這時,紅4團主力部隊早在此打援。

吳團長暴跳如雷,他沒有料到自己看好的骨幹竟然會把岔口搞錯。他擼的起袖子,指著張國華,氣憤地說:“你差點貽誤戰機!若不是4團主力趕來將敵左路軍分割包圍,你們早堵槍眼了!”

張國華有些委屈,他也沒有料到兩個岔路口的地形是如此相似,而且時間很緊,容不得他去作更加細緻的勘察,以致造成了較大的傷亡。吳團長沒有因為他們也阻擊了小股敵人,並且已連續戰鬥三天兩夜而原諒他們。張國華奮勇殺敵,倒不是為了將功補過,他是為了死去的弟兄,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孬種!

在紅軍各部的通力配合下,樂安、宜黃之敵封鎖線被破壞。紅軍衝破了樂安、宜黃一線封鎖的消息,震驚了新淦守敵,他們急忙向後收縮。師長徐彥剛嚴令各團,晝夜兼程,打擊新淦之敵築碉部隊,不留給敵喘息機會。

紅2師的任務是向西窮追敵左路軍,第5團由宜黃地區出發,一路披星戴月,向前猛趕。這一次,張國華吸取了岔道口阻擊的教訓,認真研究行進線路,經宜黃南下,直指新淦東南方的小鎮龍關,從東翼迂迴南逃之敵。

各路紅軍經過3天的勇猛追擊,逼近新淦,紅2師一部長驅直入,佔領了新淦匯流處江口,兵鋒直逼新淦。

7月下旬,紅2師對在吉水、永豐、樂安、宜黃、新淦之間打擊敵築碉部隊和破壞敵封鎖線進行了認真總結。總的說來,“中央軍”這一“拳頭”沒有給敵人造成極大威懾,未能阻止敵人構築碉堡封鎖線的活動。

張國華在團部的總結大會上,對岔道口阻擊上的失誤作出了深刻檢討,紅5團依據有關獎懲條例對他作出了“撤銷連長職務”的處理。

剛開始,張國華心裡還有疙瘩解不開,劉忠政委與他的一次促膝談心,化解了心中的愁緒:“想一想犧牲的戰友,想一想革命事業,個人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是好漢,就應該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爬起來……

“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把挫折變作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這句話激勵著張國華,之後,他主動請纓,參加烏江圩戰鬥。

戰後,張國華擬製了紅5團的戰鬥體會文書,其中寫道:“紅軍在新開創的根據地作戰,部隊正在分兵發動群眾,地方武裝還未很好地建立和健全起來,採取‘收緊陣地’的戰略退卻方式,既有利於逐步達到兵力的集中,又可以減少地方工作的損失和紅軍兵員、糧食補給的困難。”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紅2師首長的讚譽。

為適應整編中的組織變動,張國華進一步加強了連隊政治工作,按照師、團、營的指示要求,認真落實9連的各項教育,普遍對連隊黨、團支部骨幹分子進行了訓練,組織學習閱讀教材和報刊,並在各排設了政治戰士,協助他進行政治思想工作。

1933年夏,在紅色首都瑞金,黨校成立了紅軍幹部政治班,組織上決定送張國華去學習。這一年,中革軍委決定,以南昌起義的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同年7月11日,蘇維埃批准了這一決定。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紅星獎章

8月1日那天,張國華在藤田參加了紅1軍團召開的“八一”運動會。會上,給新整編部隊授予軍旗,頒發二等、三等紅星獎章,還進行了文化、體育、衛生、通信和各種戰術、技術競賽。紅5團在競賽中獲得優勝,被授予“模範的紅五團”獎旗,對5團指戰員是莫大的鼓舞。

經過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張國華終於在12月圓了自己的入學夢,只是這時“紅軍幹部政治班”名稱已改,改稱為“紅軍大學”(簡稱紅大)。張國華成為紅大首期政治科第二隊的學員。學校初創時期,面臨殘酷的戰爭環境和惡劣的生存條件,校舍、教員和教材非常匱乏。在極其簡陋的辦學條件下,年輕的學員滿懷一腔熱情和拳拳報國之心,因陋就簡,自己動手抄教材。

在此期間,張國華與紅大學員們聆聽了毛、朱、周等講授的軍事和政治理論課,對步兵戰術概論、游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單兵和班的戰術動作、戰鬥的組織指揮等訓練科目進行了系統的學習,有了較為全面的提高。若干年以後,張國華對吳忠談及這段學習生涯時曾說道:“若是早掌握軍事地形學知識,也許可以避免岔道口犯的錯誤。”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紅軍大學教室(原樣重建)

1933年11月下旬,正當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陷入被動之時,紅大的教員向大家通報了“福建事變”。

以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為首的19路軍將領,聯合李濟琛等一部分反蔣勢力,公開與蔣決裂。毛澤東抓住敵軍營壘中的這次裂痕,建議以紅軍主力“突進到以浙江為中心的蘇浙皖贛地區去,縱橫馳騁於杭州、蘇州、南京、蕪湖、南昌、福州之間,將戰略防禦變為戰略進攻,威脅敵軍重地,向廣大無堡壘地帶尋求作戰。

但是,博古拒絕採納毛澤東這一正確建議。這樣,紅一方面軍不僅喪失了粉碎蔣軍第五次“圍剿”的良機,而且日益陷入不利的境地。

1934年初,正是充滿搏殺和血腥,交織著絕望與希望的一年。這年3月,年方19歲的張國華完成了在紅大4個月的學習,準備充實到前線戰鬥部隊擔任團政委。

命令宣佈之前,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賀昌曾與學員代表談過一次話,張國華也在其中。賀昌對張國華說:“眼下戰事緊急,一線的指戰員損失嚴重,你是從紅1軍團來的,組織上決定派你到福建汀州教導團。”

血氣方剛的張國華表示堅決服從組織決定,而且申請到第一線團隊。很快,張國華便打點好行裝,告別紅軍大學,告別瑞金,奔赴福建汀州。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張國華打仗找錯路,被撤銷連長職務,作深刻檢討,團長暴跳如雷

【注:《井岡山上走出的“井岡山”——張國華傳》作者尚有少量存書。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聯繫。參加對印反擊戰或者18軍的老戰士,作者敬贈此書,贈完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