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自由職業者是許多人的嚮往的工作形式。

不受拘束的工作時間,沒有主管時時盯著自己的工作進度,不需要處理職場裡的複雜辦公室政治或者人際關係。

在旅遊淡季來場漫遊大西北之旅,或者在午後時光享受一杯愜意的街頭咖啡。

成為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自由職業者在時間安排上較富有彈性

自由職業者似乎有很多好處。但是,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後,我才發現自己成功的自由職業者花費的心力完全不亞於上班族,甚至比上班投入更多精力。

先來看看自由職業者到底都在做些什麼?

自由職業者,一般英文稱為freelancer或者self-employed。

成為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Self-employed:一般主要是指個體經營戶,比如經營小店或者電商網店經營者。

Freelancer:一般是指從不同的客戶手中接案子,依照客戶需求完成項目,比如寫手﹑攝影師﹑翻譯等等。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指,沒有企業的組織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型態。當然,在Freelancer當中,還可以區分出多種不同類型,比如:

Moonlighter=半兼職

Diversified worker=有兩個以上的僱傭工作

Temporary worker=全職型態接受短期的工作,就類似我們旺季時間的臨時工

在美國,自由職業者對於GDP的貢獻大約佔比5%,而自由職業者在年輕世代當中更受歡迎。在國內,根據阿里研究報告,更預計到2036年有大約4億人將成為自由職業者。成為自由職業者,似乎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加入自由職業者的行列其實一點都不輕鬆,甚至得花更多心力來成為自由職業者。筆者觀察,成功的自由職業者必備的條件如下:

1. 紮實的專業性

在企業內任職,企業分工以及團隊運作,並不要求每個人都需要是專才。但是,成為自由職業者,必須擁有足夠的經驗累積及洞察見解,或者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及成績,讓僱傭你的企業願意為你的專業買單。所以,在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前,請務必紮實地累積自己的功力。

2. 足夠的現金流及財務規劃

轉入自由職業者,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收入不固定。有時幾個月接到一個案子,或者遇到拖款的公司(筆者的朋友遇過6個月不付款的公司,或者直接說倒閉了沒錢),家裡的菜錢﹑孩子的學費﹑房貸﹑車貸﹑父母的孝敬金等等可都是不會讓我們拖欠的。因此,這些日常必須開銷都必須加入考量的財務規劃範疇內。

此外,社保﹑公積金等等也不再有公司的財務及人力專員為你處理。在轉行之前,記得先研究下法條。根據法規,自由職業者須繳納醫保及養老險,以確保個人工作及退休後的保障。但是,個人需承擔“個人+企業”合起來的費用,許多自由職業者會選擇透由第三方來掛靠身份進行代繳,但是,其實是有違法風險,建議還是依照國家法規來進行。

成為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自由職業者需有合理的財務規劃

3. 良好的人際關係及人脈

剛轉入自由職業者,一開始通常會是由熟人幫忙推薦案子,另外,也需要主動去找尋找潛在客戶,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廣闊的人脈,能適度地幫助自己推廣業務。

口碑營銷並不單純只能用在產品,也適合在自由職業者身上。因此,確保自己還是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露露面,讓大家記得你的專業及合作態度,需要的時候就能為你推薦業務。

4. 自律性及自我挑戰意識

許多人可能認為自由職業者很輕鬆,可以決定早上9點或者晚上9點才開始工作,在咖啡店或在書店,整個城市都是自己的辦公室。

但是,彈性選擇的反面就是自律性的強力要求。當沒有人在身後盯著你交工作,沒有一個封閉的空間,讓你保持專注力時,套一句keep的話“自律使你自由”,自律的工作型態才能使你成為好的自由工作者。

此外,自由工作者必須接觸不同型態的合作伙伴,跟不同合作對象,在價格或者合作形式上進行溝通及談判,擁有好的的溝通能力及談判能力成為必備條件。自由職業者必須隨時迎接這些挑戰,並且放棄每月都有人支付薪水的安全感及舒適圈。

成為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脫離舒適圈,勇於接受不同挑戰

成為自由職業者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但也並非遙不可及。如果決定自己未來想加入自由職業者的行列,可以先給自己立個目標,需要在目前的工作環境下,累積前面所提到的能力以及資源,隨時關注自由職業者市場行情及市場趨勢。

另外,加入自由職業者後,保持樂觀的心情及自我驅動力,同時也保持時時學習提升自己的態度,掌握自己的人生,建立自己的品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