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預防?


老人常面對骨刺問題,尤其是頸椎、腰椎、膝、踝等處。什麼是骨刺呢?骨刺是骨質增生的表現。在Х線片上,可見到某些骨頭的邊緣出現帶尖的骨突起。因為這些突起的結構是骨頭組成的,形態像刺,所以稱為骨刺。一般說來,骨刺患者多數年齡在5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尤其是肥胖女性多於男性,受累關節多見於頸椎、腰椎、膝、踝等處。

脊柱是最常生骨刺的地方

脊椎骨是常生骨刺的地方,這與脊柱的生理作用有直接關係。它的生理特點是活動幅度大,承受壓力大,受損機會多。這些特點決定了脊柱容易出現骨質增生。脊柱是人體中載重的骨骼,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促使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而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的結果之一就是出現骨質增生。除脊椎外,膝關節及腳底都是常發生骨刺的關節,原因是這些部分擔負了全身的重量。特別當行走時,一腳抬起,另一腳著地,這時全身重量都放在著地的腳上,再加上膝關節及腳底都容易受傷,導致骨質增生。頸椎骨刺可壓迫神經,這是頸椎病的一種常見症狀,因頸部神經組織眾多,所以一旦發生不適就會很嚴重。

骨刺發生因素和症狀

骨頭為什麼會長骨刺呢?骨刺與身體過度活動、運動、年齡等,都有直接的關係。研究證明,不適當的活動或運動,使關節部位骨骼過度磨損,導致軟骨受傷,引發關節受力不平衡而生骨刺。同樣情況,老年人關節長期、慢性的磨損,使關節的骨與軟骨在不同程度上出現損傷,而損傷的修復常表現為骨刺。骨刺症狀的最早表現為關節疼痛,可能是持續性鈍痛,伴隨痠軟欲跌倒的感覺。受累關節常有僵硬現象,睡一晚上或長期停留在一個位置後,如久坐突然站起來活動時,就有僵硬和疼痛的感覺,活動一些時間後即減輕。發生脊椎病變時,可見骨刺和腫脹的軟組織刺激和神經壓迫,引起腰腿痛,甚至肌肉萎縮或肢體麻木、活動障礙。若骨刺長在膝關節上,走路時可感覺有摩擦聲和響聲,有時可能出現腫脹、積液、活動不便。上述都是早期發作的症狀,多數是因為輕微的外傷、勞損或寒冷而引起發作。當然,臨床上,很多人雖然有骨刺,卻從不痛楚,這是因為骨刺位於椎體邊緣,有時雖然長得很大、很尖,但因未損傷和刺激神經,疼痛並不明顯。但如果骨刺剛好長在神經通道上,就會出現手部、腳部的麻痛。如骨刺在椎管內,壓迫腰脊髓神經,會出現下肢無力、感覺麻木、肌肉張力升高、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問題。

預防骨刺注意事項

適當運動有利於防骨刺生長,為避免骨刺,平日一定要保護脊椎。

1.中老年人應節制飲食,避免肥胖。因為過度的肥胖會使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增加,從而增加脊柱和膝關節的負擔,時間一長,易引起脊柱和膝關節的骨質增生,生成骨刺。

2.防止關節退化,要有適當的活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進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化,防止骨刺。

3.枕頭不宜過高。過高會造成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各節頸椎失去正常的位置,同時還會使頸椎周圍的韌帶及軟組織不能放鬆,導致頸椎骨代償性增生。

4.運動要量力而為,避免長期劇烈運動或過度操勞。

5.減少關節、軟骨受傷,避免韌帶、軟組織的牽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