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調控已三年,還要有多久?

平常我們關注樓市的漲跌,需要留意央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的數據,因為錢不會說假話,這才是決定房價漲跌,樓市行情冷暖的關鍵。


最近易居研究院出了一個報告,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新增10900億元,環比持平,同比增長5%,房貸餘額新增額目前絕對值仍處於歷史較高位。

房產調控已三年,還要有多久?


看上面這個圖,對比一下,你可以大概看出來,從2016年到現在,房貸餘額佔比和新增一直是比較多的,就新增餘額來說,相比2015年之前,明顯上升了一個臺階。


觀察歷史數據,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新增額大致出現三個高點(40%以上),分別發生在2007、2009年和2016年。2016年三季度,該指標連續刷新歷史最高值,達到53%。也就是說,新增境內貸款中有將近一半流向了住戶按揭貸款。


之後雖然有所下跌,但是依然在20%-30%之間,明顯高於2014年之前上一輪調控的週期,那時候在10-20%之間震盪。


說明什麼呢?


也就是說,現在雖然調控很嚴格,但是對房地產行業來說,顯然要比2014之前那一輪調控週期日子好過的多。除非是你前幾年非常激進,拿了太多地王,或者說高槓杆融資的,現在就會比較難熬。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現在只是上半場,還有下半場要熬,很多房企熬不過下半場。


最近又爆出一家靠花錢買出的百強房企,上海三盛宏業陷入資金鍊危機, 全 國項目大面積停工,距破產清算僅一步之遙, 員工討債,董事長當眾大哭。


公司 總資產512.48億元,總負債就有417.65億元,其中帶息債務269.5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1.5%。


下面還有一個圖,就是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與百城房價指數。現在大概處於調控的一箇中途,所以還有較長的一段時間需要等待天亮。

房產調控已三年,還要有多久?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國家統計局、各地統計局、各地房管局、中國城市二手房指數網站、易居研究院


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季調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新增額/季調全國一、二手住宅銷售總額+9%公積金貸款歷史平均比重


易居研究院的報告發現,房價漲幅與居民槓桿率總體呈現正相關關係。


只要居民加槓桿,房價就上漲。居民降槓桿,房價漲幅就下跌。


2015年一季度開始,居民購房槓桿率和房價指數同時出現大幅攀升態勢,房價指數季度環比漲幅在2017年二季度見頂。


居民購房槓桿率在2016年四季度見頂,主要原因是2016年底開始越來越多的城市收緊信貸政策。


2018年一季度,槓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二季度槓桿率進一步下行,房價指數漲幅擴大,這主要是二季度部分二線城市樓市有升溫跡象,三四線城市還在輪動上漲。


7.31政治局會議後,市場明顯降溫,三四季度槓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


2019年一二季度,因為降準,槓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上行。730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市場預期隨之轉變,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連續4個月上升,三季度槓桿率和房價指數漲幅同步下行。


如果參考上一輪調控看,居民槓桿率在2012年時,大概是21%左右,屬於近十年來最低值,但房價指數最低位在2014年3月,所以房價的底部會晚於居民加槓桿,市場見底會有滯後性。


這一輪調控,居民降槓桿目前還在30%左右,什麼時候降到20%,能不能降到20%,這都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城房價指數環比漲幅是百分百沒有到底的!


調控已經過去三年了,我覺得離終點至少還有2年的時間吧!也許更久!要看泡沫消化的情況,所以一城一策是必然。


但有些城市,比如蘇州,深圳,武漢,杭州,這幾年房價壓根就沒跌,一直在穩步爬坡,或者橫盤震盪,這種城市是萬萬不能放開的,泡沫沒有消化完,必須先壓著。

本文來源 櫻桃大房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我們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非常感謝,支持原創,歡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