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这款英国的国民点心,比蛋糕都细润,轻清而不甜腻 

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low tea”是它最正宗的叫法,据传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叫安娜.罗塞尔(Anna Russell)的公爵夫人创造了这一概念,并迅速在中产阶级及高层社会得以流传。由于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英式下午茶的吃法应该是由下到上,由咸到甜,用三层磁盘装盛,第一层盛放三明治、第二层盛放英式司康饼,第三层盛放蛋糕及水果塔。而下午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司康饼,它不同于饼干,也不是蛋糕,表面金黄,凹凸不平,看起来像一块块小石头,既是英式下午茶用来打底的一层,也是英国的国民点心。

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命运之石

司康名字的由来是“命运之石”(Stone of Scone),就是传说中被以色列的雅各当作枕头、梦中受到了上帝启示的石头。这块石头是一座表面光滑、其中一面留有十字架刻纹的长方形砂岩,它是古英格兰皇室的命运之石,也是古英格兰加冕的重要道具。由跟着凯尔特王子私奔的埃及王女斯考特带到爱尔兰,又由其后裔从爱尔兰带至苏格兰西部建国的达尔里阿达王国的首都达那特。虽然名字的含义如此高大上,但司康其实并不像它的来历那么玄乎神秘,相反,它还很亲民。

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印象中的司康

司康饼也叫英式松饼,口感酥松。在英国,据说这是一款母亲会最先教导女儿制作的点心,由此可知这是一款多么传统的食物了。最早的司康在做法和材料上与现在都有较大差异,早期传统的司康是将小麦揉成团后切成三角的形状,然后放到平炉中烘烤,而现在的司康则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形状多以菱形、圆形为主,可以是咸的口味,也可以是甜的口味。说来也怪,几十个司康中,你很难挑出一个周正的,些许的歪咧更增加了它的口感。在英剧《唐顿庄园》中,这份甜点俘获了无数少女的心,分不清糕点师傅还是司康哪个更诱人。

中国人爱司康饼的情节应该可以追溯到张爱玲那里,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用“司空”来形容司康,貌不惊人的扁圆形小点心便是她最爱。“香港中环近天星码头有一家青鸟咖啡馆,我进大学的时候每次上城都去买半打‘司空’,一种三角形小扁面包——源出中期英语schoonbrot,第二字略去,意即精致的面包……这‘司空’的确名下无虚,比蛋糕都细润,面粉颗粒小些,吃着更面些,但是轻清而不甜腻。”

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司康怎么吃

在英国,吃司康饼是非常讲究的,正宗的英式下午茶,提供给你的司康普遍是原味或者葡萄味。可以沿司康饼的自然裂痕掰成两半,在掰开的两半大小不等、凹凸起伏的表面上,涂上英国传统浓缩稀奶油和果酱。因为它被掰开后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可以更好的承载厚厚的果酱和稀奶油,而不会滑落。也可以在涂这两样之前,先涂上奶油。

涂上稀奶油和不同口味果酱的司康,立刻充满了个性化专属的味道。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用英式司康搭配不同的水果或者是抹上奶酪等配料,例如英国的家常甜品Shortcake,就是切开司康,夹入打发的鲜奶油和新鲜水果来吃。红茶或奶茶与司康的组合最为完美。清淡香甜的司康与香味浓郁的红茶天生就是最好的爱人。

司康,地道英式下午茶的关键

司康的制作

司康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制作的第一步就是揉面团。将秤好的低筋面粉加泡打粉、糖、蔓越莓等拌匀,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淡奶油,折叠展开不要超过八次,面揉成团备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合原料的时候不能过度,避免起筋,这样做出来的司康才会松软绵密。把面团擀成1.5厘米左右的厚度,用模具按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大小,将剩余的面继续揉在一起并擀开再按,按压成型的司康最后放入烤盘,刷上蛋液烤制成表面金黄就可以了。刚烤好的司康,香气扑鼻,空气中氤氲着好闻的奶香味。司康因为折叠揉过多次,中间自然存在一条水平裂痕,表面金黄,外酥里嫩,让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满嘴的甜蜜奶香,又有嚼劲儿,你也会知道它为何会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点心之一。


想要品味更多美妙之处,欢迎搜索下载!

图文:iOS APP 去看看/安卓 去看看旅行

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