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陰謀家李林甫之二~獨攬大權

歷朝歷代有一種現象:大凡主子昏聵了,就容易出奸臣,也就是小人當道。正直的人在主子昏聵的情況下永遠幹不過小人,因為正直的人不屑於用下三濫的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小人則不然,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不在乎用什麼手段,只要能達目的就行。民間有句俗語:"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句話說明,只要是人都有聽"好話","奉承話"的天性,沒人喜歡成天有人抬槓或指責自己。而明智的主子則有能力區分哪些馬屁是正,哪些馬屁是邪。而小人要想達到目的,他們成天琢磨著主子的愛好和性格變化等等,這類人哪怕不學無術,因為"會來事"的緣故,往往卻能平步青雲,而正直的人碰上這種人,再遇上主子不明事理,那結局就悲催了。

要說李隆基是昏君,可能會被人噴,但他後期確實昏了,這才出現李林甫,楊國忠這些奸臣,小人,也才會爆發出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安史之亂。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兩類人,唐明皇都值得擁有!

史上第一陰謀家李林甫之二~獨攬大權

唐玄宗畫像

唐玄宗懶政

話說唐玄宗執政20多年,見天下太平,便漸漸地滋長了驕傲懈怠的習慣。他覺得天下本無事,宰相管政事,將帥守邊關,自己何必那麼操心呢?於是他就追求奢侈享樂了。

張九齡(宰相,中書令)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經常給唐玄宗提些意見。唐玄宗本來就對張九齡很尊重,但是到了後來,再也聽不進張九齡的意見了。

唐玄宗想提升李林甫為宰相,跟張九齡商量,張九齡看出李林甫是個心術不正的人,就直接了當的說:"宰相的地位關係到國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為相,只怕將來國家要遭難了”。最後在李林甫一番"運作”之下,最終被拜相。當李林甫聽到張九齡這話時,把張九齡恨得咬牙切齒。~這樑子算結下了。

當時朝中三相是李林甫,張九齡和裴耀卿。張九齡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大學者,學識淵博。裴耀卿也是朝廷重臣。只有李林甫資歷又淺,又沒文化,又沒什麼治國安邦的本事,靠"投機鑽營"上位的,顯得他在三人中很無能。對李林甫唯一有利的條件就是唐玄宗已經開始懶政了,萌生了奢侈享樂的意願,對政事也不關心了。而張,裴二人都是忠心事主之人,每逢商議政事兩人都與皇上據理力爭,惹得唐玄宗很不高興。而慣於察言觀色的李林甫看在眼裡,記在心頭,開始尋找機會排擠張,裴二相。

史上第一陰謀家李林甫之二~獨攬大權

張九齡雕像

李林甫排擠重臣三三事

①,開元24年,唐玄宗巡遊東都洛陽後準備返回西京長安。張裴二人都勸諫說:此時正是農忙時節,皇上如果此時返駕,延途各地一接待,必將影響秋收農事,並提議到了冬天再返京師。李林甫並沒有附和二人,等告退的時候,李林甫裝作腳疼,落在二人後面。玄宗問他怎麼了?李林甫說,自己並非腳疼,而是有話想單獨跟皇上說:長安,洛陽,陛下東西宮耳。往來行事,何更擇時?假使為了不妨礙農事,只需恩准免除所經過地方的租賦不就可以了嗎?唐玄宗聽了深感受用,馬上起駕。李林甫這幾句話真是比張,裴的直言相諫來得高明,更合"聖意"啊。後來,李林甫又借唐玄宗欲廢太子而張九齡執意勸諫的機會對張九齡說了一番壞話,引起了唐玄宗對張九齡極大的不滿。

②,朔方(今寧夏靈武)將領牛仙客沒讀過書,但是很會理財。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張九齡不贊同。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說:像牛仙客這樣的人是宰相的合適人選,張九齡是個書呆子,沒有大局觀念。李林甫本來事先答應張九齡要和他一起勸諫皇上的,這傢伙做得夠絕,他不但不幫張勸皇帝,還暗中把張九齡不支持牛仙客,在皇帝面前說的話告訴了牛仙客,順便再黑一把張九齡。這還沒完,牛仙客第二天求見唐玄宗,痛苦流涕,要求辭職。唐玄宗覺得自己居然說話快到不管用的地步了,很是氣憤,索性要立牛仙客為宰相。張九齡當然又是極力反對,玄宗對張九齡的反感更加深了一層。這李林甫逮住機會,乘機奏道:但有才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和有不可?一句話撓到玄宗癢處,又指責"九齡文吏,拘古義,失大體”,點出了張九齡迂腐,多事。玄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加封牛仙客為"隴西縣公"。李林甫這套兩面三刀的做法,既讓玄宗覺得他李林甫不專權,又有"薦賢"肚量(實則為自己培植朋黨),這使張九齡的形象,在玄宗面前一落千丈。

史上第一陰謀家李林甫之二~獨攬大權

裴耀卿畫像

③,在圍繞蕭旻的任免一事上,李林甫徹底戰勝了張,裴。蕭旻當時任戶部侍郎,屬於李林甫一派。蕭旻比李林甫更加不學無術,有一次在與中書侍郎嚴挺之"同行慶弔"時,將《禮記》中一句"蒸嘗伏臘"讀作"伏獵"。嚴挺之故意又問了一遍,蕭旻仍然讀錯,嚴挺之將此事告訴了張九齡,說朝中竟然有"伏獵侍郎”這號人物。耿直的張九齡就以此為由彈劾蕭旻,將其貶為歧州刺史。李林甫恨嚴挺之恨得牙癢癢,暗中尋找機會準備陷害他。正巧此時蔚州刺史王元琰獲罪入獄,嚴挺之準備設法救他出來。李林甫見時機難得,便暗中稟告玄宗,說嚴挺之袒護王元琰,該一同治罪。張九齡覺得嚴挺之無辜,幫他說了幾句好話,玄宗這下再也不聽他的了。張九齡又託裴耀卿救嚴挺之,此時已對張,裴二相很不滿意的玄宗就以朋黨為由將張,裴二人"罷知政事"。

兩個眼中釘終於去除,李林甫心裡樂開了花,他在朝堂上"怒目相送”二人離去。眾臣都不敢怒也不敢言。唐玄宗命其"代九齡為中書"。後來,李林甫又找了個機會,奏了張九齡一本。玄宗又貶張九齡為荊州長史。至此,李林甫獨攬大權,開始他更陰險醜惡的行徑。

史上第一陰謀家李林甫之二~獨攬大權

高力士之墓碑

唐玄宗根本不能識別李林甫的奸詐本性,反而以為他很能幹。有一天對宦官高力士說:"現在海內太平了,吾想安居無為,委國政給林甫,你看如何?“高力士大吃一驚:"天下權柄,怎能輕易給人呢?“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他若養成威勢,一旦有變,誰還敢說個不是呢?"高力士的肺腑之言反而使唐玄宗怏怏不樂。高力士連忙謝罪,說自己胡說,該死。

高力士本是玄宗的心腹,對他的話玄宗往常是言聽計從的。這時候的唐玄宗已經無心朝政,沉湎於聲色犬馬,驕奢起來,連高力士的話也聽不進去了,最後導致了天下大亂。~他似乎忘了指鹿為馬的故事了。

接下來請看李林甫如何上蔽君王下妒臣的手段。


參考資料:《新,舊唐書》,《奸臣傳》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