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對於女子來說,化妝是必備的技能,一個好看的適合自己的妝容能讓自己的顏值蹭蹭蹭的上升好幾個層次,所以女生對化妝品尤為喜愛。想追一個女生?送她好的化妝品就對了。不僅是現在,古代女性對於化妝也是極有講究的,各個朝代的妝容都是有很大不同的,在這我就給大家也梳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朝代吧!

漢朝

由於連年動盪,漢朝的百姓窮得基本沒時間想審美這件事。到了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社會對於女性的審美轉向以德論高下,所以漢代女子的妝容總體相對簡潔。其主要妝容為“慵來妝”,也叫紅妝。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慵來妝”,襯倦慵之美,薄施朱粉,淺畫雙眉,鬢髮蓬鬆而捲曲,給人以慵困,倦怠之感,相傳始於漢武帝時,為武帝之妃趙合德創。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為捲髮,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

漢代流行於貴族女子之中的眉妝,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八字眉、遠山眉和蛾眉之外,當屬長眉最為流行了。長眉是在蛾眉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它的特點是纖巧細長。馬王堆漢墓出土木俑臉上即是長眉入鬢。除長眉外,漢代婦女也曾畫過闊眉(又稱“廣眉”、“大眉”),據說這種風氣首先出自長安城內,後傳遍各地。謝承的《後漢書》裡就載有:“城中好廣眉,四方畫半額”的俗語,甚至“女幼不能畫眉,狼藉而闊耳”。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子點唇的樣式,一般以嬌小濃豔為美,俗稱“櫻桃小口”,漢代即已成俗。女子在妝粉時常常連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後以唇脂重新點畫唇形。唇厚者可以返薄,口大者可以描小。例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木俑的點唇形狀便十分像一支倒扣的櫻桃。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唐朝

大明宮裡太平公主摘下面具後的回眸一笑,讓很多人記住了這是一個繁華的年代,更是一個美麗的年代。

唐朝女子把胭脂塗滿面頰、塗滿眼瞼,甚至塗滿耳朵,總之要將胭脂用個痛快,將紅色進行到底。王昌齡形容女子“芙蓉向臉兩邊開”。

除了華服,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塗唇脂,一個唐代女子出門前足足要完成七個步驟的妝扮。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宋朝

無論清明上河圖裡的汴京有多麼繁華,都掩蓋不了宋代以後中國傳統社會開始走下坡路的事實,對於女性審美標準也從華麗開放走向文弱清秀。那時女子的妝容以清新高雅為主,點唇樣式比唐代少得多,檀色點唇成了主要流行的顏色。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宋民風極為保守,唐代女子的開放風氣受極大打壓。因此宋代女子妝容極為素潔。已記資料中極少提及。白麵粉頰的唐妝絕跡,額心花鈿幾近於無,值得一提的是遠山黛在宋十分盛行。妝容以清新高雅為主,強調自然膚色及提升氣質為主題。眼妝延秦丹鳳,但更為自然,淡淡斜飛入鬢的眼型在許多宋代仕女圖中都可查證。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明朝

明朝女子著妝以明亮為主,豔麗色彩盛行,甚至延續到清代的各種眉妝。與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臉頰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體而言,明妝是最符合現代審美觀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清朝

清朝女子妝容宮廷民間反差大。官宦及宮廷女子著色沿襲秦,以橘色為主,豔麗的色彩張力是清上層的著妝風尚。柳葉眉,水眉,平眉,斜飛眉佔據主位。眼妝反腔調素淨。臉頰著色偏暗,唇色豔紅居多,強調豔麗雍容。民間多素淨。但總體與其他朝代相比,妝容嚴謹,一絲不苟,較死板。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私心放一張我女神的照片~~mua

中國古代女性妝容變遷,明朝的最接近現代審美

哇,不知不覺已經介紹了5個朝代的妝容特點了呢,是不是發現每個朝代的妝容都好有特色啊,而且都很好看啊。怪不得現在有這麼多漂亮的小姐姐喜歡做中國古代的仿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