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有人说,在扬州吃碗豆腐都能吃出浓浓的文化味。一碗文思豆腐,都能品出几分禅意。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悠久的历史文化,精致的烹饪技艺,千百年来,扬州美食让无数文人墨客、达官巨贾心所向之。而今,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酒店宴席,文思豆腐、狮子头、蟹黄包等经典的扬州美食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淮扬菜已然吸引着无数名家大咖。在这里,小编带大家看一看,他们眼中的扬州美食。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希望有机会品尝扬州厨师作品

——法国总统马克龙

2017年12月4日晚,法国美食评选与推广的民间组织La Liste(国际美食排行榜),在法国外交部宴会大厅举办2018年度世界杰出1000餐厅榜单揭晓与获奖餐厅、厨师的颁奖盛典。由扬州人打造的北京淮扬府、扬州迎宾馆赫然在列。扬州大厨制作的精致美食受到了在场嘉宾的好评。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接见了扬城一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晓东等前来法国参加庆典的各国上榜企业厨师代表并与中国厨师合影,他风趣的说,自己没有各位大师艺术家们的天份,但他酷爱美食,希望有机会品尝包括扬州迎宾馆在内的上榜餐厅的厨师的作品。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扬州菜香,举国口馋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对扬州与淮扬菜很熟悉,生前他在扬州对淮扬菜评价道,“扬州菜香,举国口馋,扬州地处中国南北要冲,自古就是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南北精华在此聚集,各地食风于此交融,这就形成了淮扬菜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独成一派的风格。”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魂萦梦绕扬州菜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海内外知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也是一位美食家,对饮食很有研究。汪曾祺19岁离开家乡扬州高邮读书,40年后才重返故乡路。故乡的人、事、景,还有故乡的食物时时魂萦梦绕。

汪曾祺的烹饪手艺在当时文艺圈子中很有名。有港台作家或者外国汪曾祺研究者来北京采访汪曾祺时,中国文联不安排来宾在宾馆就餐,而是直接让客人在汪曾祺的家中就餐。

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到北京访问,汪曾祺在家给安排了家宴。他在《自得其乐》里说:“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到北京,在宴请了几次后,不知谁忽发奇想,让我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他们。我做了几道菜,其中一道煮干丝,聂华苓吃得非常惬意,最后连一点汤都端起来喝掉了。”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天下珍馐属扬州

——著名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冯其庸

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饮食界在冯其庸等国内著名文化学者的推动下,历经20年时间,研制恢复推出了“红楼宴”,一时风靡海内外文化艺术界和美食界。

冯老赋诗赞曰:

天下珍馐属扬州,

三套鸭子烩鱼头。

红楼昨夜开嘉宴,

馋煞九州饕餮侯。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淮扬菜的最高水平在扬州

——著名美食评论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顾问董克平

2015年,著名美食评论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顾问董克平,在出版的新作《口头馋》中,第一章写的就是“扬州三头宴”,董克平坦言,淮扬菜的最高水平在扬州。

扬州三头宴”名闻天下,指的是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都是标准的淮扬传统名菜,气势宏伟大气。

扬州人具有喜食江湖河鲜、家养禽畜的饮食习性,食材滋味活色生香,刀功与火候烹饪细致入微,菜品入席雅俗共赏。

三头宴由大厨大师制作,在大锅大案上操作。无论是十位一桌,还是二十位一席,只要三头宴一上桌,便能博得满堂彩,就算是纵横四海的食客,也必定难以忘怀其中滋味。三头宴吃起来酥烂滋嫩,味道鲜美,和盘托出的,还有扬州菜的选料与火工,以及绝妙的烹艺。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扬州美食惊艳了世界

——澳门旅游局副局长程卫东

“扬州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尤其是在‘吃’上,更是历史悠久。”

“我品尝了扬州早茶,这些吃的东西非常精致,令人食指大动,就像是一个个艺术品,扬州美食本身颇具特色,并且旅游资源丰富,美食其实是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的,扬州申报美食之都实至名归。”程卫东评价:“扬州美食惊艳了世界!”

程卫东说:“对于扬州申美,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我们非常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本意也是希望以城市为单位,用创意来推动这个城市的发展,祝扬州申美成功。”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要在国际上扩大扬州美食的话语权

——成都市商务局副巡视员陈小兵

“在历史上,成都与扬州就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当时有句话叫做‘扬一益二’,就是说,当时商业的繁华,扬州排第一,成都排第二,所以我虽然是第一次来扬州,但其实对扬州仰慕已久。”成都市商务局副巡视员陈小兵介绍,成都在2010年以川菜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扬州是淮扬菜的发源地,现在也申报美食之都,将两者的渊源从唐代延续到了今天,这是一种缘分。

“扬州在菜品的制作和菜品的特色上,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传承,无论是扬州狮子头,扬州包子,还是扬州炒饭,都是有典故有文化的菜品。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实际上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只有具有文化和内涵的城市,才能进入,在这一点上,扬州的优势得天独厚。”陈小兵认为。

看完当代名家大咖的点赞,我们再看看史料典籍中的扬州美食是啥样?

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

——相传为中国西周时候,大贤周公旦所著的《周礼》中说,有个叫扬州的地方,是鱼米之乡,生产的水稻非常好。

淮夷滨珠暨鱼

——成书于2600年前的《尚书》记载,夏禹之时(约4500年前),淮河下游扬州等地的部落居民就以蚌珠与鱼等美味为贡品。

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中国南朝(约1600年前)文学家鲍照载《芜城赋》记载, 意思是“扬州人日子富了,腰包鼓了,自然不饿肚皮了,进而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

——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元明清时候,淮扬菜达到鼎盛,元朝将扬州列为皇宫食品供应基地。清代,扬州除每年贡果品、调料外,尚要贡沙雁、野鸡、鹌鹑等野味1052只,清乾隆年间宝应还每年进贡藕粉约128000千克,此外还有秦邮董糖、界首茶干等土特产。


名家大咖这样为扬州美食“打call”

穿越古今、跨过地理,多少文人墨客、世界名咖,都对扬州美食赞不绝口,这样的扬州,怎能不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