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字退之,因韓氏祖先世居昌黎,所以他也自稱“昌黎人”;他晚年曾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他死後諡號“文”,也有人稱其為“韓文公”;宋神宗追封他為“昌黎伯”,因此世人稱其“韓昌黎”。

他由兄嫂撫養長大,雖環境艱苦,但志氣不滅

韓愈生活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的中唐時期。他出生未滿兩個月,母親便去世,幸有乳母李氏照料;三歲時,父親韓仲卿因病去世,因而受大哥韓會與嫂嫂鄭氏的撫育。

韓愈七歲時,隨大哥遷徙至京師,大哥開始教他識字讀書。韓會除了文章、德行傑出,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早期推手。

大曆十二年,韓會因宰相元載的牽連,被貶至韶州,一家人餐風露宿、風塵僕僕地赴任韶州。兩年後,韓會因鬱鬱寡歡,而病逝於任上。嫂嫂考慮到中原動亂,所以帶領一家人避難於宣城。

韓愈在宣城五年,由鄭氏撫養成人。他認真向學,並立志要寫作古文、發揚儒家道統;他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雕像

韓愈雖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但艱苦的環境並未打倒其志氣;他自我鞭策,刻苦自勵,新舊唐書對此皆有評價。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舊唐書》

“愈生三歲而孤……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新唐書》

他仕途坎坷,多次應試不中;他上書自薦,亦杳無音訊

貞元二年,十九歲的韓愈赴長安應試,結果三試不中,期間還因生活困頓,求助於馬燧。六年後,韓愈得到當時任朝廷右補闕兼皇太子侍讀梁肅的提攜,終於在第四次考試中,以第十三名進士登科。

韓愈終於取得入仕的資格,但他的仕途坎坷,應吏部試,又三次不中。期間他曾三次上書宰相,希望獲得薦舉,但皆杳無音訊。

在長安這幾年中,韓愈雖然仕途之路不順,但卻結交了許多朋友,如同榜登第的孟郊、薛公達、崔立之等人。其中,他更與孟郊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貞元十八年,韓愈正式就任正七品上國子監四門館博士。此時,他一方面提倡古文,另一方面舉薦有才之士。

不過,坎坷的仕途之路,卻讓韓愈十分矛盾——他究竟是“鳴國家之盛”,還是“自鳴其不幸”?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畫像

他既不肯“貶其道”,以迎合世俗;又不肯“毀其道”,以盲從邪說

韓愈在朝為監察御史、職方員外郎、中書舍人的時候,前後被貶之原因,大都是因他“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

這種既不肯“貶其道”以迎合世俗,又不肯“毀其道”以盲從邪說之心態,確實讓他遭受了許多不平的待遇,但卻也是他最為後人敬佩之處。

韓愈任監察御史時,曾向皇帝告京兆尹李實一狀。

當時關中大旱,庶民貧困不已、怨聲載道;深受德宗恩寵的京兆尹李實,卻為諂媚皇帝,照樣橫徵暴斂;朝中百官為保富貴,對此視而不見。

韓愈自然知道自己提出糾舉的後果。在仔細考量下,他上了《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飢狀》。

其文中提到,皇上對犯罪之人尚能有憐憫之心,對無辜之老百姓豈能見死不救?故韓愈要求皇上減免百姓租稅,以得民心。

然而,韓愈卻因此得罪李實,遂被貶到千里之外的陽山當縣令。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唐德宗劇照

“陽山之貶”,澆熄了他的雄心壯志

有關流貶的命令,根據《唐會要》之記載,應當是“日馳十驛以上赴任”。在唐代,三十里為一驛,若以此來看,韓愈每天至少須行三百里。

韓愈貶赴陽山時的情況,亦可由其詩中得知: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這對於韓愈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羞辱;其家眷妻兒,也跟著受累。可以說,“陽山之貶”澆熄了韓愈的雄心壯志。

從韓愈由陽山赴江陵途中所寫的《岳陽樓別竇司直》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見到韓愈之“轉變”: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對韓愈而言,被貶陽山的打擊頗大。詩中所言“觸事得讒謗”,實屬無妄之災,詩末還提及“誓耕十畝田,不取萬乘相”,亦可看出韓愈心境的轉變。

韓愈心中不平,且生活艱辛,他曾在《送區冊序》中發起了牢騷。從“陽山,天下之窮處也”可見韓愈並不喜歡陽山的環境,而從“皆鳥言夷面,始至言語不通”可見他與當地人言語溝通困難,在生活上十分不便。

不過,韓愈一直都在做他認為該做之事。他在陽山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人們甚至以“韓”字為兒取名。

就在這一年,與韓愈一同長大、感情甚篤的侄子韓老成去世了。韓愈寫下《祭十二郎文》。這篇祭文,文中一字一淚,讀之令人鼻酸、心碎。

伴君如伴虎,他雖獲大赦,卻再次惹來殺身之禍

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去世,唐順宗即位,韓愈因大赦而離開陽山。不久,朝廷政局變動,唐憲宗繼位,韓愈被召回長安,暫代權知國子博士。

之後,韓愈與宰相鄭絪結識。鄭絪欣賞他的才華,有意攬他為翰林學士。消息一傳出,流言蜚語滿天飛,結果就如韓愈所說:“薄命不幸,動遭讒謗,進寸退尺,卒無所成。”

可見,韓愈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其所言所行均遭人讒謗,最後不得不請求外調東都洛陽。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雕像

韓愈不僅是文人,也是武將。他在元和十二年,受宰相裴度賞識,從其出征;他在軍事上運籌帷幄,且一舉得勝,凱旋迴朝,因功被拔擢為刑部侍郎。

所以說,在元和初期,韓愈是唐憲宗的得力助手,兩人關係良好。

但是,好景不長,在元和十四年正月,韓愈因直諫惹來殺身之禍。

唐憲宗命宦官杜英奇帶三十名宮人,持香花將佛骨迎入宮中供養三日,再送還佛寺。王公士庶投其所好,競相奔走膜拜;舉國狂歡,甚至有百姓“燒指”又“灼背”。

韓愈反對唐憲宗迎佛骨,於是作《論佛骨表》。表中措辭嚴厲,直言不諱,出言亢直,氣勢磅礴,早已舍一己之利害,置生死於度外。

韓愈言明“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佛不足事,亦可知矣”,又批評唐憲宗“口不言先王之王法,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更說佛骨乃是“枯朽之骨,兇穢之餘”——東漢奉佛以後,各個朝代壽命皆不長。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琅琊榜》“梁帝”原型——梁武帝

此表一出,唐憲宗聞之震怒,但卻“無可置對”。因此,唐憲宗打算用極刑誅殺韓愈。

唐憲宗剛出任時,為政虛心求諫,但隨著藩鎮平定、天下太平,他日漸志驕意滿。尤其是平定淮西之後,他不但追求奢華,且變得更加獨斷。

結果,韓愈得裴度、崔群力救,才得以倖存,解除一場危機,最後被貶為潮州刺史。

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此時,韓愈已經五十二歲了。面對這次貶謫,他已是絕望到底。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然而,最糟的卻不僅如此。韓愈原本想單身赴任,讓家人留在京師,但有司以罪人之家不可留在京師為由,將其全家遣逐至潮州。

當時,韓愈的四女兒韓挐重病在床,仍被迫在風雪交加的天氣中上路,最後因路途的顛簸而病死在途中。韓愈只能草草將其埋葬在道路邊山腳下的荒郊野外,他在《祭女挐子文》中說道: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經歷了幼女的夭折,又非常不適應潮州當地的環境,加上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所以他冷靜地反思了自己;他的好友柳宗元貶謫到柳州時,他也曾寫詩為柳宗元加油鼓勁,期許柳宗元能用“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去面對逆境。

到了長慶年間,韓愈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其詩中表現出較多的感謝,且語氣相當委婉,也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例如他曾訓示自己的兒子要以儒家之道作為依歸;他也曾感謝裴度的提拔,勸裴度適時而退,學學范蠡的精神。

韓愈到潮州以後,探詢民間疾苦,廢除奴隸買賣。他不僅解除了民患,還改善了百姓的窮苦生活,並把文化的種子埋在潮州。他辦鄉校、興教化,潮州人感念他的德政,遂建韓文公廟供奉祭祀,一時香火鼎盛。

可見,韓愈無論去何處,都留下不少治績,深受百姓愛戴。

韓愈:不願迎合世俗,也不肯盲從邪說,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潮州韓愈紀念館

結語

唐穆宗長慶四年,韓愈於五十七歲時病卒。他一生歷經了代宗、德宗、順宗、憲宗與穆宗五朝,切身體會並目睹了唐朝中後期的多舛命運。

這一時期,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經濟、政治方面危機四伏,韓愈徒有理想抱負,卻無法實現。

韓愈終其一生,以繼承與捍衛儒學正統為己任。他重情重義,忠言直諫,不隨波逐流,不苟合時勢;他忠君愛國,面對國家危難,總是不計利害得失,奮勇而出。

韓愈留給後人的,不僅是詩歌散文的成就,還有他那努力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