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高壓鍋,一個常見的烹飪廚具,父母輩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許多年輕人雖然用的少,但是因為烹飪迅速,做出的食物口感好而依舊很想嘗試。

不過一種說法阻擋了人們嘗試的腳步:

高壓鍋因為溫度高壓力大,會破壞營養元素,因此煮出來的食物會不那麼營養。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所以,高壓鍋做飯是不是健康的呢?

高壓鍋的特點

高壓烹調和常壓烹調相比,主要有三大差異:一是溫度高,由於壓力提高,沸點隨之提高,約在108-120℃之間。二是由於壓力高,烹調速度快,烹調時間只是常壓烹調的1/3,其中除了升溫和降溫時間之外,真正處於高壓的時間並不長。三是密閉,排氣之後,不再與外界空氣接觸,有一定的真空度。

與傳說相反,這三大特點,使得高壓烹調在保存營養素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優勢。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維生素不是怕熱嗎?

研究發現,用高壓鍋烹調粗糧雜豆等,雖然溫度從100℃升高到110℃,增加了高溫的損失,但烹調時間從60分鐘縮短到30分鐘,又減少了損失。兩者相抵,並不會增加B族維生素的損失。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可以說高壓鍋反而保護了維生素。

但也有例外,高壓鍋會造成維生素C的損失。維生素C非常嬌貴,基本所有的烹調方法都會造成它的損失。不過也不用太擔心,維生素C一般只在蔬菜和水果中才比較多,而日常生活中幾乎不需要用高壓鍋烹調水果和蔬菜。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高壓鍋烹調利於保護抗氧化成分

高壓鍋烹調能避免食物接觸過多氧氣,對於保存粗糧中寶貴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是非常有利的。國外研究發現,蒸煮會讓豆子的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如綠豌豆常溫下煮90分鐘之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即抵抗氧化的能力)損失44%。然而,用高壓鍋來烹調豆子,在相同軟爛程度下,都能減少抗氧化性的損失。比如綠豌豆高壓煮15分鐘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達到原來的224%。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高壓鍋烹調有利消化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研究室發現,用高壓鍋烹調山藥、芡實、蓮子、薏米及紅小豆等比較硬的保健食材時,高壓20分鐘後,這幾種食材的消化速度明顯加快。

因此,對於消化不良的人及老人、小孩等腸胃比較虛弱的人來說,用高壓鍋烹調能幫助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所以,不論煮粥還是熬湯,高壓鍋都是健康的好選擇。

對於那些工作繁忙的人們,不妨買一個電高壓鍋,把各種原料和水加進去,按動按鈕,就可以洗菜切菜了。等到菜餚上桌的時候,一鍋香噴噴的雜糧粥也做好了,簡單又營養。

高壓鍋做飯沒營養,真的?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