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的四種做法,不僅僅是四種美味,更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今天特意去超市買了一根大大粗粗的萵筍,不是我有多喜歡吃,只是為了再次感受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偉大。

萵筍的四種做法,不僅僅是四種美味,更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有限,蔬菜都是自己種的綠色無汙染,因為土地少,我們家又是兄妹五個的大家庭,所以只能做到自給做不到自足。

但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從來不會被困難征服。母親總是挖空心思想盡辦法變換花樣的滿足我們的胃。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萵筍的做法。

小學生寫作文很多人都寫過“豬全身都是寶”,對於智慧的勞動人民來說,全身都是寶的不僅僅是豬,萵筍也完全滿足這個條件。

萵筍葉洗淨切段放入乾紅椒或者紅青椒清炒,簡簡單單,色香味俱全。

萵筍切成片或者絲,片或者絲都要儘可能的薄、細。最開始就是被母親切絲的刀功所吸引,所以才有了我現在做飯的功底。要想絲切的又細又均勻,先要切片均勻。母親切絲的時候刀和手的配合堪稱天衣無縫天人合一,既快又勻速。我經常擔心母親的手會被切到,然而是我多慮了,這種“慘劇”從來沒有發生在母親身上。

萵筍片或者絲炒的時候,通常都是放泡椒再放點蒜苗,那叫一個美味,同時滿足我們鄂西北人嗜辣又喜歡多重複合味道的要求。當然,涼拌萵筍絲又讓夏天多了一道美味。

萵筍的四種做法,不僅僅是四種美味,更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說到泡椒,我的口水忍不住要噴湧而出。老家的泡椒都是用土窯燒製出來的罈子醃製,加上地方獨特氣候長出來的青椒和無汙染的井水,吃一口就是家鄉的味道。到深圳幾年,多次尋找多次嘗試,都找不到那個味道。

萵筍切成三角形的塊狀,和煮臘肉或者新鮮肉的肉湯一起燉,又是另外一種享受。

這三種做法是最常見的,也是很多人熟知的。還有一種做法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這種做法也真正體現了萵筍全身都是寶。

那就是萵筍皮的吃法。

用刀從萵筍的尾部一條直線的劃到頭部,接著沿著這條直線的開口把皮慢慢的剝下來,技術好的剝下來都是一整塊,沒有破碎的。然後把萵筍皮放到清水中泡兩三天,撈出洗淨,切成長5公分寬1公分的條,炒的時候放點大片五花肉和蒜苗,吃起來又香又脆又有嚼勁。

萵筍的四種做法,不僅僅是四種美味,更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萵筍的四種做法,不僅僅是四種美味,更是勞動人民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