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做電商、直播做電商!電商巨頭怎麼辦?


外賣做電商、直播做電商!電商巨頭怎麼辦?

在萬物皆可外賣的時代、在4月8日晚,華為新機P40系列正式在國內發售,有人通過美團外賣的"易聯訊達華為授權體驗店"成功下單後,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想象:美團的閃購平臺居然只用了28分鐘就將華為新機送到了!美團APP上開始銷售手機、化妝品、鞋子等商品,正式進軍電商。如今國內電商巨頭淘寶、京東應不應該感到危險?

直播電商更是不用說,羅永浩宣告進入直播電商行業以來備受行業內外以及大量粉絲的關注。直播首秀銷售額1.2億、就是當晚薇婭賣出了火箭,明顯掐架的節奏,這不緊緊是兩個主播之間的較量,更是兩個平臺為了吸引用戶用的手段。數百位縣長直播帶貨、各個大公司的老闆們都開始帶貨。直播平臺的崛起、巨頭淘寶、京東應不應該感到危險?

逐漸被人遺忘的“O2O”

“O2O的廣義是把實物商品包括在內,但更多強調線下門店的配合,弱化“包裹+物流配送”的作用。此外,同樣是實物,傳統電商直接突出銷售功能,O2O更加突出客戶關係管理。”O2O與電商是有區別的,前者是要將買賣兩家通過網絡的形式緊密的結合起來,營造屬於三方的小圈子,後者才是單純的為了“走量”。

15年16年o2o這個詞眾人皆知,那時百團大戰、外賣凸起、最後沉澱下來的只有美團和餓了麼。時過境遷、這個詞被人漸漸的遺忘。時間來到2020年這個與眾不同的年份、在各個行業都偃旗息鼓的時候、外賣卻默默支持著商業最基本的運轉。外賣對於商家的重要性。已經對整個市場的消費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賣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特點,那就是區域性很強,而現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特點是全國性很強。從某方面講,拼多多隻是將淘寶、京東的運營範圍進行一次分解,看準以社群為中心的電商模式。

美團這一次開展電商業務,等於是再次降低維度,縮小到一個城市,一個區。當前情況下連鎖經營的腳步邁得相當大。為了刺激消費,國家也是相當重視。連鎖零售店發展極為迅速,在未來,我們想要購買的商品極大可能早就送到了我們所在的城市或者地區。

連鎖零售店和美團開展電商業務有什麼關聯呢,其實關聯相當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現在連鎖超市的商品趨於多樣性的速度也是非常快,超市裡我們可以購買到金銀首飾,化妝品,甚至已經開始拓展藥品等。

所以美團開展電商是必然性的發展,也是具有先見之明的決定。連鎖經營店或將成為未來電商的主力賣家!

直播電商的異軍崛起

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根據淘寶此前公佈的數據,2月以來,每天都有3萬新商家入駐淘寶,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倍,新開播場次漲幅110%。

直播電商高潮背後是一場順勢而為的服務升級。一方面,交互式線上導購,提升用戶購物體驗、群體限量式搶購場景,刺激用戶消費,讓傳統電商從過去的“貨對人”到現在的“人對人”。另一方面,直播電商的火熱發展也衍生出很多上下游產業,如專業的直播設備廠商,直播間租賃業務,提供網紅資源的公會,專注於商家如何直播賣貨的培訓等。

而隨著直播紅利凸顯,電商行業創業者人數倍增,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直播相關企業的註冊量達十年來新高,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115%。市場的競爭局面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各平臺面臨的各種短板和挑戰也躍然紙上。

隨著戰線的拉長和城池的鞏固、轉行做電商的直播平臺顯的活力十足、而老牌的巨頭電商平臺雖然說也一直在電商平臺發力、但面對突然襲來的眾多對手,難免不知所措。百度高調宣佈進入直播電商、並且作為戰略執行、騰訊宣佈控股虎牙、再加上騰訊的親兒子鬥魚的市場份額、勢要在直播市場上分一杯羹。

外賣做電商、直播做電商!電商巨頭怎麼辦?

巨頭的天羅地網

3月31日,據路透社報道:阿里巴巴正計劃收購韻達至少10%的股份。按照韻達目前近700億市值計算,即使在不溢價的情況下,這筆收購金額也高達70億。

2008年,阿里首次投資百世快遞,此後一個“五連投”直接把後者送到了納斯達克。

2015年,阿里吃下當時年業務量第一的圓通11%股份,第二年,圓通被中通反超,阿里旋即又擒下了中通。

2019年,阿里更是兩次共斥資146億吞下申通46%股份,成為了申通背後的控制人。目前阿也裡是百世最大股東。

從阿里收編通達系的第一天開始,馬雲的野心就是要把中國快遞業整合起來,聚合訂單才能不讓空車滿高速跑。

目前,“四通一達”佔據中國快遞市場份額前五位,共拿下了65%的市場。 通過菜鳥的聚合,充分發布大數據、人工智能分單等技術,已經初步實現了訂單、物流和倉儲的共享,解決了資源匹配不均的難題,社會效益開始顯現。 2013年菜鳥成立時,中國社會化物流總成本佔GDP比重18%,7年過後目前已經降到了14.6%,這雖然離不開中國物流界的共同努力,但馬雲無疑是那個衝在最前面的人。

阿里之後,再無電商。 我們看到,馬雲一旦把中國物流的短路打通,就對其他電商平臺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這個物流網絡,阿里肯定會開放,但是其他玩家從此就要寄人籬下了。 這是一張巨大的天網,讓對手絕望的天網。 那麼,它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在當下環境,任何人創業都要快速崛起,迅速形成行業壁壘,無論是模式壁壘還是技術壁壘,一定要修造別人進不來的護城河。 就像馬雲對阿里的操盤一樣,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

總結

電商是重資產業務、京東死死守住自家的京東物流才使得自己在每年都虧損的情況下而不被擊敗。美團經過這些年的醞釀自家的騎手們已經覆蓋大小城市、已經不甘於只做餐飲板塊的外賣業務、勢必在區域電商層面重新發力,這樣定會觸動阿里的利益,一場大戰彷彿正在醞釀。

直播電商也是前端流量口的生意、在流量口的後端還有很長的鏈條、短期內不可能完全擺脫與阿里系的合作而單獨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